李四光曾预测山东地下的郯庐断裂带有大地震?德州地震会有预兆?

#暑期创作大赛#近两年来,山东及周边的河北、江苏一带,陆续发生了近七十次地震,基本都是5级以下的小型地震,所以并不为人所注意。但这次德州平原县发生的5.5级地震,算是近5年来最大的一次地震,这让不少人对山东省地下的郯庐断裂带有了些许担心,甚至联想到了“中国地质学之父”李四光对我国“四大地震带”的预测,并称其他三条都震过了,只剩下郯庐断裂带...。那么真有此事吗?

山东地下的郯庐断裂带

郯庐断裂带,是贯穿我国东部的一条深大断裂,属于东亚大陆上一系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在中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宽几十至200公里,切穿了中国东部的大别造山带、苏鲁造山带、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及合肥盆地等大地构造单元,为滨太平洋构造的典型代表,规模巨大,结构复杂,每年的水平滑移速率约为2.2 毫米。

郯庐断裂带的名称是以最早发现的一段,即山东郯城到安徽庐江两个地名命名,但实际上这条断裂带从北至南纵贯整个中国东部,南止步于湖北的武穴,然后经安徽的宿松、潜山、庐江、嘉山,江苏的泗洪、宿迁,山东的郯城、沂水、潍坊,跨越渤海,穿过辽东半岛、东北三省一直到俄罗斯,整体呈北东-北北东走向,是中国东部规模最大的断裂带。

据统计,自1400年以来,以郯庐断裂带为中心的2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8.5级地震1次,7.0-7.9级地震5次,6-6.9级地震11次。其中最严重的就是1668年的山东郯城8.5级地震,属于千年罕遇的特大地震,影响了大半个中国,甚至朝鲜、日本也有震感。

海城7.3级强震后现场

空穴来风的李四光地震预言

可以说郯庐断裂带一旦发生大地震,将严重影响我国北方东部的社会稳定。为此特别查阅了李四光在 1977 年出版的《论地震》一书,他在其中一篇名为《关于大力加强某些地区地震地质工作的意见》的文章中写道:“地震现象在我国较为普遍,尤其在一些重点建设地区,有史以来一般是地震强烈的地区。在这些地区的许多地点,现在还陆续发生强度不等的地震”。

不过,在这本书中李老并没有提到“四大地震带”的预言,而是把我国的地质构造带,划为华北、西北、西南、中南、东北、沿海等 6 大区域进行分析。并且基于历史地震资料和地质构造特点等,指出我国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地震带: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华北的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西南青藏高原及其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这几处地震带都是从地质年代时间尺度作出的关于地震趋势的判断,并不是大众通常理解的地震预测。因为地震作为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应力突然释放引起的地球表层振动,由于地球的不可入性、地震孕律的复杂性和地震发生的小概率性,致使地震的预测预报到目前为止都还是世界难题。

网传的四大地震带不过是华北地震区内的断裂带
所以李四光本人并没有做过这种预测,也没有没有说过 " 四大地震带 ",更没有预测过 " 四大地震 "。而网上流传的“四大地震带”其实也只是我国众多地震带中四条,且属于李四光所划的“华北地震区”。具体而言如下:

第一条就是郯城—营口地震带,即前面所讲的郯庐断裂带中段,从安徽滁州至辽宁营口,中间经过河北、山东、江苏等省,是我国东部最大的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比如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中部的7.4级地震、1975年辽宁海城的7.3级地震,都发生在这条断裂带上。

第二条是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向南延到天津东南,经济南东边达宿州一带。是对京、津、唐地区威胁最大的地震带。1679年的河北三河8.0级地震、1976年的唐山7.8级地震发生在这条地震带上。据统计华北平原地震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至7.9级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

第三条是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大同盆地、忻州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至渭河盆地,是中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1303年的山西洪洞8.0级地震、1556年的陕西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这里。有记载以来,汾渭地震带内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级地震7次;8级以上地震2次。

最后一条是银川—河套地震带,位于河套地区西部和北部的银川、乌达、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区。1739年宁夏银川8.0级地震就发生在这条地震带上。最早的地震记载始于公元849年,但由于历史记载缺失较多,据已有资料,该地震带共记载4.7级以上地震40次左右。其中6-6.9级地震9次;8级地震1次。

其实这四条地震带也只是华北地震区内的地震带,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台湾地震区、西南地震区,西北地震区、东南沿海地震区和青藏高原地震区,合计有23条地震带。这涵括中国所有地震在内的六大地震区域中,华北地震区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

华北地震带中备受关注的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条北东向的巨型断裂带。历史上,郯庐断裂带及其附近两侧确实发生过很多中强地震,说明它确实具备孕育强震的能力。但由于郯庐断裂带处在强烈挤压并兼有右旋扭动的断裂段,它遭受的正应力大,剪切应力也大,一方面易于积累大地震的能量,另一方面也致使发生地震的频度低。特别是地震的发生需要一个孕育过程,大地震的原地复发周期一般长达几百年甚至几千年。

德州5.5级地震

所以虽然德州此次发生的地震在地震类型属于构造地震,但由于德州位于郯庐地震带西侧,本身并不处在地震高频地段,属于相对来说比较弱的地方。所以并不一定认为郯庐断裂带进入到活跃期。同时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目录显示,德州平原县的震中周边200公里内近5年来发生3级以上地震只有8次,均属于小型地震。

2019年全年山东地震震中分布图(红色圆点:天然地震;蓝色圆点:爆破;绿色圆点:塌陷;黑细线:断层)

所以大可不必过于紧张,华北平原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基本没有再出现7级以上地震,基本处于地震平静期。

上期回顾:郯庐断裂带:中国东部最大的地震带,是德州平原地震的罪魁祸首?

备注:本文是《地震和火山合集》系列的第15章,仅为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转发。另文中配图部分引自网络,如有版权私联请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德州   平原县   山东   东向   华北平原   郯城   青藏高原   大地震   华北   河北   盆地   预兆   中国   地下   发生   我国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