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竞技体育、巩固全民健身、推进乡村体育 加快推进体育河南建设这样做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加快建设体育河南从哪着手?2022年河南全民健身有何成果?2023年省运会、亚运会,2024年奥运会,如何备战争金夺银?8月4日,2023年河南省体育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总结回顾2022年以来全省体育工作,对于2023年工作重点提出了明确的安排。

河南体育场地总数达31.13万个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3505.4万人

据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宇峰介绍,2022年全省体育场地总数达到31.13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 2.48平方米,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0.73块,实现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乡镇和行政村体育健身设施全覆盖。

下达建设资金2545万元,支持相关市县建设体育公园、乡镇全民健身工程等32个完成全部灾后重建场地635 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日益均衡化、覆盖更加全面化。

2022年成功举办郑州F1摩托艇世锦赛、WTT 新乡冠军赛、中国超级跑车锦标赛、第五届“梦百合杯”世界围棋公开赛、郑开马拉松赛等,持续扩大赛事影响。

2022 年在世界、亚洲和全国最高水平比赛中共荣获20枚金牌,实现了办赛参赛“双出彩”,通过体育赛事带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3505.4万人。

推进体育社会组织改革,全省共有各类体育社会组织7396个、体育俱乐部2086个、社会体育指导员29.2万人。向国家输送运动员95人,输送教练、医务、科研等人员20人。完成了省第十四届运动会青少年竞技组24个大项预赛。

抓奥运、战亚运,力争“十四五”竞技体育进入全国三分之一行列

目前,省运会的比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河南健儿在大运会的赛场上为中原添彩挥汗如雨,亚运会也将在今年10月激烈展开,最重要的是2024年巴黎奥运会如何争金夺银,如何提升河南竞技体育综合发展实力?此次大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方法。

马宇峰指出,要抓实抓好省运会筹备,明确责任分工,各尽其职,加快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实施。

“今年亚运会、大运会、学青会和冬运会陆续举办,从目前情况看,我省亚运会参赛运动员为10人,大运会参赛运动员为11人,在大运会上已取得2金1银2铜和1个第四名、1个第六名的优异成绩。要抓住竞技体育发展关键点,强化科学施训,提升核心竞争力。”马宇峰说,从我省项目结构来看,要突出自行车、赛艇、武术等优势项目,挖掘游泳、射击等我省传统优势项目,夯实田径、体操等基础项目,抢抓街舞、小轮车等新兴项目,切实打造具有河南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的优势项群,力争“十四五”竞技体育进入全国三分之一行列。

推动“三大球”振兴发展,把握好政府办的主动权,完善并推进“三大球”协会建设和俱乐部发展,促进联赛、青训及训练水平全面提高。

竞技体育处处长谢国臣在接受大河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报告占用了大量的篇幅对竞技体育提出了明确要求,结合国家政策做好了我省竞技体育的顶层设计,为2023年的竞技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实施乡村体育后备力量“雏鹰计划” 为竞技体育输送优秀苗子

青少年体育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冠军的摇篮。河南作为人口大省、体育大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体育大省仍不相匹配。

对于如何培基育苗?马宇峰要求,要注重创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选拔、激励和保障机制,利用地方有条件的体校或学校,创办单项运动队。推进实施乡村体育后备力量“雏鹰计划”,摸清农村体育人才基础,打通县级以上体校选材与走进农村选材的渠道,发现竞技体育优秀苗子。

同时强化体校职能,选取3~5个市作为现有体校试点,采取依托办学模式、资源共享模式等,鼓励少体校与当地优质学校紧密结合,把少体校职能恢复起来,推动体校办学模式向“体校+青训中心”转型发展。

建强后备基地,建立基地运动员试训、入队、参赛等工作机制,每个项目每年向省队输送人才5~10人,力争“十五五”形成20个以上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金牌教练员团队。

对此,谢国臣认为报告解决“进口”与“出口”问题,省体育局正在积极联合教育厅、人社厅推动优秀运动员去大中小学校任教,解决运动员的“出路”,从而吸引更多竞技体育人才。

省羽毛球协会秘书长昌晓秋介绍称,下一步羽协将通过赛事引领,吸引更多优秀的青少年走进羽毛球队伍,发现优秀苗子,为省队输送人才。

补齐场地设施短板弱项 提升“15分钟健身圈”达标率

据了解,目前,河南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为2.48平方米,低于全国2.62平方米的平均水平。马宇峰指出,要利用“金边银角”,建设更多面向公众开放的多功能运动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球场等。积极推进21个县级全民健身综合馆、23个体育公园和22个乡镇(街道)补短板健身工程。打造“体育+公园”的全民健身绿色模式,提升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达标率,推动“10分钟健身圈”覆盖率。

同时,不断丰富赛事活动服务供给,各辖市要筹办1~2项体育品牌赛事活动,丰富“三大球”、自行车、马拉松、乒乓球和羽毛球等赛事活动供给,加快街舞、轮滑、攀岩、小轮车等新兴项目赛事活动的组织推广,巩固扩大少林、太极、龙舟等传统项目赛事活动影响,力争做到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活动。持续办好全民健身大会、社区运动会、“村BA”等活动,全面推进国球进社区、公园活动,促进全民健身生活化。全省年度各级各类赛事不少于4000场。

目前,我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36.4%,未达到全国37.2%的平均水平。马宇峰指出,要深化“体卫融合”,组织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专业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交叉培训4000人,试点建设5个基层运动促进健康中心,开展居民体质健康测评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不少于20万人次,持续开展“走基层送健康”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74场、服务1.3万人次。

大力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到2024年底补齐39个乡镇全民健身工程短板,乡镇和行政村设施达标率分别达到95%、90%以上。

郑州市体育局局长李雅说:“2023年,郑州将以全民健身三级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抓手,扩大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服务和体育运动。以体校的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作为抓手,提高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和输送,提升郑州市的竞技体育水平。以WTA郑州网球公开等重大赛事为平台,提升打造郑州新的城市名片。按照郑州关于推进体育产业发展的10项政策,为群众营造更多的体育消费新场景,实现体育产业的提质增效。”

“下一步,我们全民健身工作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优化、调整和创新,加强赛事和活动组织,深入社区、县区、乡镇,积极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等,力争让全民健身在中原大地遍地开花。”河南省全民健身中心主任贾占波说。

本文来自【大河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河南   体育局   竞技   体育   体校   夯实   郑州   运动员   乡镇   赛事   乡村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