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顶尖战机毁于一神秘中国老人之手,知道他名字的国人不到1%

#头条创作挑战赛#

华人星光原创

作者:华人星光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美国空军,号称世界第一,

其战机都是全球最顶尖的那种。

技术,实力,

这是他们最引以倨傲的,

但若是不走正道,

只会让所谓的骄傲成为永远的痛!


当年发生过这样一起神秘事件,

美国某高端侦察机,

在窥伺别国的时候,

曾记录有7架被击落,

而其中5架,毁于一中国老人之手!

这个名字,

曾令美国人颜面扫地,

这个名字,

全中国知道的可能不到百分之一。


他叫,张履谦。

农民家庭出身的他,

怀揣着热血报国的炽烈顽心,

考上清华大学电机工程。

1951年一毕业,

他就被军委通信部招走,

进入这样的国家机密单位,

肩负神圣的使命和重担,

既是无上荣耀,也是风险挑战。


“很不幸”,他被分配到了雷达组,

雷达?

这玩意只在国外有,

中国哪得几回闻?

张履谦别说见雷达了,

听都没听过几次,

这对他来说就是个完全陌生的领域。

但,国家给的使命,

就是一入此门深似海,

令人大为吃惊的是,

从一个“小白”到“封神”,

他用的一招“神来之笔”,

居然只是几个罐头盒子。

1952年的某一天,

正研究雷达的张履谦,

被十万火急地送往中朝边境,

抵达后才知道要执行的任务有多难。

抗美援朝战斗中,

美军频繁出动轰炸机,

狂轰滥炸我军补给,

并使用电磁波干扰我军的雷达装置,

以至于志愿军很难发现敌机,

更难指挥反击。


张履谦临危受命,

务必解决雷达抗干扰问题!

当时志愿军使用的是苏式雷达,

他没有接触过,

经过昼夜分析研究,

脑中电石火花间乍现灵感,

可是有了抗干扰方案,

却苦于没有设备器材可用。


正发愁呢,

他看到了窗台上的罐头盒子,

灵机一动,

用麻绳把剪裁过的空罐头盒连接起来,

因为罐头盒是金属做的,

串一条线上同步转动,

会引起电容器频率的变化,

就这样实现了雷达的变频。

这个就好像变魔术一样的办法,

后来用特殊材料制成抗干扰装置,

加装到所有前方雷达上。

当美军轰炸机耀武扬威而来,

我军雷达的干扰信息却消失了,

大炮齐发重创美机。

如是几次,美军被打怕了,

再也不敢来轰炸我军后方基地。

他们后来才知道,

自己竟是败在几个小小罐头盒子底下!

有此奇招,四两拨千斤,

张履谦完成任务从前线回来后,

军委通信部部长高兴地直拍他肩膀:

“小伙子,

全军的雷达以后交给你管了。”

1953年,

我军第一个雷达干扰与抗干扰组,

正式成立,

年仅31岁的张履谦担任组长,

这是我军历史上第一个电子对抗组织。


进入60年代,因为空军实力不足,

我国领空总是被非法入侵。

尤其是美国生产的各种侦察机,

频繁骚扰大陆,

它们肆无忌惮掠过我们的天空,

妄图制造混乱。

我军先后动用300架次飞机拦截,

无奈对方战机灵活难缠,

由于失速、撞山或者触地等原因,

我国损毁4架飞机,

10名飞行员为保家卫国牺牲!


而在拦截这些侦察机的过程中,

我们最难发现也没能击落的,

是美军的U-2高空侦察机。

这款战机,以超高空飞行著称,

当时没有能够得着它的导弹,

也没有能飞得和它一样高的歼击机,

其在各国领空如入无人之境,

美军以此为傲,称之为“蛟龙夫人”。

1960年后,

这架侦察机入侵我领空次数最多,

搞“间谍”和侦察不走正道,

对我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无奈以我们当时的实力不能制服它,

因为这款战机,

似乎能感受到地面制导雷达,

每次我们的雷达开机,

它立即改变飞行方向,无法锁定。

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讨厌的“黑乌鸦”,

肆无忌惮飞来,大摇大摆而去。

这段悲伤屈辱的过往,

累累伤痕皆是血色回忆,

毛主席后来说:

“不惜一切代价打下来!”


命令下达,

当年用罐头盒子挫败美军的张履谦,

再次叫美国感受到什么叫颜面扫地。

拥有多年电子对抗经验的张履谦,

在观察分析中觉察到了蛛丝马迹,

“黑乌鸦”的机身上,

一定装载了某种报警系统,

一旦雷达开机,便会有警示。

但这种先进的秘密技术是什么,

国内没人知道。

可怕的不是打不过,

可怕的是对手未知而强大,

面对这团看不见摸不着的迷雾,

张履谦可谓是耗尽了心血。


他通过分析,

大概确定了“黑乌鸦”的飞行范围,

提出了一定要“近打,快打”,

就是雷达先不开机,

在即将进攻的前一刻,

马上开雷达同时开打。

但这个时机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

提前开机了,人家跑了,

开机后打慢了,人家又跑了。

我们遵循了这一策略,

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雷达显示屏明明显示跟踪了目标,

但是“U-2”飞机并没有被击落,

这种情况前所未有。

能解决难题的也只有张履谦了,

大量周密的计算后,

他确定对方装了信号干扰系统,

导致我方雷达定位瞄的越准,

实际打的位置越偏。

我们急需新的制导雷达,

但当时我们的导弹,

还不能做到和雷达配合得万无一失,

于是张履谦又去搞导弹制导。

他带着一帮刚毕业的大学生,

经过千万次的试验,

相继完成了:

东风一号地地导弹、

和红旗二号地空导弹的,

制导雷达的仿制工作。


1962年的一天,我国的领空中,

再次出现不可一世的“黑乌鸦”,

瞅那倨傲的样子,

其压根还不知道,

我们的雷达制导系统已经瞄准了它!

那天的江西长空,

划过一道闪光的弧线,

美国最顶尖的U-2高空侦察机,

第一次被中国击落!

在拆下来的残骸中,

发现了该机能感受到雷达的秘密:

红外线行扫描仪。

这个仪器被另一位叫汤定元的巨星,

拿去研究,

开创了中国又一个绝密的领域。

汤定元,点击图片查看他的故事


而当时国外称,这次只是偶然,

U-2是打不下来的。

可后来接连4架都被我国打掉,

拜张履谦所赐,

U-2可谓损失惨重,颜面扫地,

这灰溜溜的“黑乌鸦”,

后来再也不敢入侵我国领空了。

也因为有他,我们的天空之上,

拥有了几十年的安宁!

赫赫功勋,何止于此,

整个70年代,

张履谦进行反导系统雷达总体设计,

突破相控阵雷达关键技术,

相控阵雷达,

被誉为“雷达中的皇冠”,

该领域中最顶尖也是最难的技术,

因为有他,成果遍地开花。

此外,

他研制了导弹精密跟踪雷达,

卫星超远程引导雷达。

雷达,

被称为是火箭、导弹的“眼睛”,

是他为导弹装上了这双千里眼,

是他为中华民族,

拼出了这千万里和平!


70年代末,我国开始研制,

第一颗地球同步试验通信卫星。

张履谦被任命为第七机械工业部,

卫星地面测控系统工程总设计师。

为了完成任务,

大病初愈的他,带着氧气袋出差,

攻坚了各类难题,

研制出微波超远程引导雷达,

1984年送卫星成功上天,

开启了我国卫星在地球赤道上空,

占有轨道位置的历史!

这还只是开始,后来的20多年里,

他参加了我国气象卫星、

通信广播卫星、对地观测卫星、

导航定位卫星、

数据中继卫星等项目的研制,

是中国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空间站、载人登月工程的,

主要科学家之一。


如今97岁高龄的张履谦,

早该颐养天年,可他闲不住,

仍在参与我国应用卫星、

载人飞船、

月球探测和空间测控等多方研究,

为新时代中国航天发展出谋划策。

老人家脚步蹒跚,

却是中华巍巍砥柱,

为国为民,情丝变成白发,

星辰大海,追逐永无止境!

张履谦,一生心藏一深爱,

八十载未曾宣之于口,

却愿为之竭尽此生赴汤蹈火。

这辈子,

为此爱不念名利,不计代价,

隐于角落,一生静默,

不必花团锦簇,不必人尽皆知,

只要这山海记得我,

只要这天地我来过,

全部的深情不对人说,

但于无声处,

他胸腔里那深埋的五个字,

早已如滚滚惊雷响彻寰宇之间:

我爱你,中国!


他是沉默的守护者,

他是大国的托举者,

在看不见的战线上,

为我们每个人带来和平安稳!

从雷达到导弹,从导弹到卫星,

从卫星到飞船,从飞船到登月,

他这一生为之拼搏的伟业,

桩桩件件当青史垂名,

他的故事,

也当被所有中国人永远传颂铭记!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美国   战机   中国   颜面扫地   领空   侦察机   抗干扰   我军   罐头   乌鸦   导弹   美军   盒子   国人   干扰   老人   名字   神秘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