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清朝为什么屡战屡败?基辛格:没有还手之力,却又妄自尊大!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大清在和西方列强的几乎所有战争中都是以失败而告终,而且败的狼狈不堪,纵观整个世界近代史都是非常少见的。

比如,和第一次鸦片战争同时期的第一次英阿战争中,上万英军被阿富汗人全歼,被称作新加坡战役前英国最大的败仗。

即使非洲的祖鲁人拿着长矛盾牌和少量火枪都有全歼英军的战绩,可清朝以全球1/3的人口和百万大军的纸面数据,竟然打得还不如祖鲁人。

关于近代清朝的糟糕表现,著名政治家基辛格先生在他的《论中国》这本书中评价到:

清朝政府在军事上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却又妄自尊大。《论中国:第三章, 由盛转衰》


(基辛格)


不得不说,基辛格先生作为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具备着超人的洞察力,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近代清朝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

之所以军事上没有还手之力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的巨大差距上。

熟悉清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清朝武力的巅峰期在明清战争期间,而随着全国各地逐渐被清朝控制,军队的战斗力也出现了大幅度下滑,到三藩之乱的时候八旗子弟已经不具备作为战场的主力,反而需要绿营兵为主进行作战。

此后的雅克萨之战中,八旗精锐也需要福建藤牌兵配合,才能在野战中压制住哥萨克远征军。到了雍正时期,开始大量启用生活在东北丛林中的索伦猎人,乾隆的军事改革中更是把索伦人作为战斗核心。

但是,索伦人只有几万,动员的极限也不过只有几千,而随着战争的消耗,到鸦片战争前的人口数量已经只有上万,单次募集的军队不过上千,算是被用废了。

可以说,到近代以前,清朝的总体战斗力都是在下降的,越来越缺少对外大规模战争的本钱,其根本原因是作为基本盘的八旗已经不能提供合格的兵源,又不愿意大规模在民间选拔优秀的人。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大清恭亲王奕䜣认为清军战败主要是武器、训练落伍了,清朝急切需要一支依靠西方武器和训练的新式军队,

“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中国近代史料丛刊:洋务运动》

清廷决定聘请英国人斯德佛力为教官训练出一支新军。

英国方面的意思是,既然帮助训练新军,那么至少要清朝提供1万人的合格兵源。

结果,大清从京师火器营、健锐营、圆明园八旗中只选出了126人。这点人加到一起也就1个连的部队,跟闹着玩似的,所以英国教官提出凑不出1万人怎么着也得5000人吧。

大清一看教官都这么说了,那就再找找?

于是,把选拔范围扩大到京师周边的大沽、天津等地,这才凑出了726人,但还是远达不到英国教官的要求。

这还是京师重地的清军兵源素质,至于其他地方也好不了多少,估计整个大清的军队真正符合要求的士兵也不见得能凑齐1万合格的。

难道是清朝人的体格弱而英国人的体格强?

并不是这样,即使到了1900年,根据瓦德西对京师及其周边的调查发现,清朝人的体格不仅不弱,甚至还要强过德国人,

“在生理上,实远较吾国多数工厂区域之下层阶级为健全”(出自瓦德西给威廉二世的报告)

也就是说,在瓦德西这位德国人看来,华北地区的清朝人体格超过德国工厂的工人阶级。


(瓦德西)


很多人可能奇怪,现代德国人动辄1米8几,体格不是挺健壮的吗?

其实这是一个刻板印象,在清末的时候德国人的身高和清朝人是差不多的,只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他们的生活水平快速上升,身高也水涨船高,才超过了国人。到1913年,德国的人均肉食消耗已经高达106斤,一个五口之家每年吃掉530斤肉,平均每天将近1.5斤,每顿半斤肉,这个水平恐怕咱们这里进入新世纪才能达到吧。

正是因为德国在营养上领先了上百年,导致他们的身高远超国人。

好在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人的身高也得到了快速增长,最起码现在北方正在逐渐接近欧洲平均水平。

(清末和西方人的合照显示身高是差不多的)


瓦德西还指出,清朝老百姓有着“无限蓬勃的生气”,“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以说清朝不仅有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兵源地之一。

那么为什么清朝连达到英国教官要求的合格兵源都凑不齐呢?

因为,清朝根本没打算在民间募兵,即使在兵源数量远达不到要求的时候,也只不过将兵源募集范围扩大到了汉八旗这里,又挑选了376人。

“京营续挑选八旗汉军官兵三百七十六员名学习外国枪炮”《中国近代史料丛刊:洋务运动》

所以,随着八旗子弟逐渐腐化,大清就虽然国家庞大,但仍没有多少可战之兵。

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淮军、湘军等地方部队崛起,在短时间内提振了清军的战斗力,但是过不了多久很多军队的战斗意志也出现了大幅度下滑。到甲午战争的时候,面对接受新式训练的日军进攻,著名清军将领叶志超狂奔500里逃回国内,把无数物资留给了日军,以至于被日军看做笑话。

资料显示,日军击败平壤清军后,经过清点发现战利品的总价值高达上千万两白银,除了大量枪炮之外,还有数不清的金银财宝,仅缴获的金砖、金锭就有100公斤,银锭500多公斤以及大量银元;缴获的粮食够日军吃一个半月,完全可以支撑日军攻入大清本土。

除了士兵的作战能力下降之外,武器装备方面也不尽如人意。

明清战争到清准战争期间,清朝对火器的使用上下了不少功夫,但随着清朝逐渐步入稳定,火器的改进陷入停滞,到鸦片战争的时候已经有100多年没有进步了。

就在清军士兵使用的火器技术还停留在明末清初的时候,西方的武器技术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

鸦片战争期间,清军虽然火枪的装备率达到了3成,但是几乎全是连瞄准星都没有的火绳枪,而且有的枪已经使用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著名学者茅海建曾经指出,他见到的资料中,有的火绳枪竟然使用了166 年!

也就是说,这根火绳枪第一次参加战斗的时候三藩之乱刚刚爆发,吴三桂正率领原关宁军从云南一路势如破竹攻入长江流域。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根火绳枪见证了康雍乾三朝的波澜壮阔,也经历了嘉庆、道光朝的急转直下,是一根有故事的火绳枪。

但是,这样的武器早已落伍了200年,它所面对的是工业革命加持下的褐贝斯燧发滑膛枪,其射击速度至少是火绳枪的5-10倍,甚至还有少量可以在200米之外精准射击的线膛枪,足以在射程之外狙杀清军指挥官。

而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在清军的火枪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时候,英军已经开始大量列装恩菲尔德1853式前装线膛步枪,射速高达每分钟3-4次,射程可达1.14公里。

至于火炮方面落后就更多了。

和火枪一样,打完明清战争之后,大清的火炮技术就陷入停滞,所以技术水平一直停留在18世纪之前。

尤其是沿海一带因为承平日久,很多火炮得不到更新成了老古董,有的甚至是明朝的东西。

先不说技术水平怎么样,以当时的保养水平,大多数火炮已经不能正常发射了。

而英国方面在鸦片战争中使用的却是当时最先进的火炮系统,其中用于野战的74毫米口径轻型前装滑膛炮发射3磅炮弹,有效射程365米,熟练的士兵在1分钟之内可以发射2发,比清军的火枪射速还快。而且重量轻,只有200多公斤,1个士兵就能推走。

如果按照当时普遍的1发炮弹杀伤5人的效果计算(欧洲战场,在亚非拉当地的战斗杀伤效果只高不低),100门火炮在1分钟之内理论的杀伤能力可达1000人,所以往往仅靠大炮的轰击,就能在短时间内击垮清军的抵抗意志。

经历了洋务运动之后,清军的武器装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相对于来说还是个花架子,吓唬人行,真打起来才发现不中用。

以清朝面对的最弱列强日本为例,甲午战争爆发的时候,清朝北洋水师已经有十几年没有购置新装备了,不仅技术水平比不上日本,主力军舰总量也远远落后于日本。

此时,日本海军共有大型军舰31艘,其中28艘可以出海作战,而清朝的北洋舰队只有15艘大型军舰可以出海作战。

也就是说,双方如果在海上进行主力对决,大清方面几乎是以一敌二,即使技术水平相当,也几乎无取胜的机会,更不要说日本有后发优势,大量军舰都是战争爆发后不久采购,几乎都装备了速射炮,弹药的投放能力远超北洋水师。

到了鸦片战争到时候,清军的战术相对于100年前不仅没有改善,反而出现了大幅度下滑,即使面对屡次战败,也依然因循守旧。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军就因为英军火炮的犀利被打得屁滚尿流。

而到了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清军竟然寄希望通过冷兵器为主的马队围歼英法联军。

在八里桥之战中,清军马队的战术是骑马到弓箭的射程内和英法联军对射,可清军在冲锋时不仅遭到火炮的大规模覆盖,也遭到每分钟3-4发射速的恩菲尔德1853式前装线膛步枪攒射,等杀到几十米内的弓箭射程内的时候已经所剩无几,而清军每一次弯弓搭箭都会遭到数十倍子弹的回击。

而且,英法联军不缺少骑兵。

在击退清军后,骑着高头大马的英法骑兵可以以每分钟300多米的速度追击清军。相对来说,清军的战马平均肩高也就1.3米左右,虽然耐粗饲料不容易生病,但是在战场上无论是冲击能力还是速度,相对于肩高1.6米的西洋马都处于绝对的劣势。

主要体现在两点,1,欺上瞒下,2,各自为战。

1,欺上瞒下。

战争开始后,由于清政府做不到对各级执行机构如臂使指,反而给了底下人发战争财的机会。

例如,吃空饷现象令人发指。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名义上大清有百万大军,实际是多少就是个烂账,谁都不清楚。

英军攻占定海之后,处在浙江前线的军官虚构了一支 9000 人的“南勇”,为此骗了10万两军费。

总兵郑国鸿的子郑鼎臣更过分,他虚构了一支20000人的水军,骗了清政府30多万两白银。

所以,当道光在紫禁城里排兵布阵以为数万大军正在对英军合围的时候,体现在战场上可能连个人影都没有。

2,各自为战。

到了清末,表面上看上去大一统的清朝早就破碎不堪。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驮马不够,除了前往琉球、菲律宾等地购买之外,还在东南沿海一带购买。北上时,沿海大部分地区都成了英军的补给点。在上海,英军还和清军一道抵抗了一下攻入上海郊区的太平军。

英军在大连湾和锦州一带采购物资的行为也没有收到当地清军的阻拦,更不要说攻击了。

随着大清的逐渐衰落,对地方的控制持续下降,在战争中的各自为战的情况就更多了。

甲午战争中,前线作战的清军分别来自60多个不同的部队,武器各式各样不说,在指挥上也往往各不统属。

到了八国联军之役,清朝内部就更乱了。慈禧对是否对八国开战一直下不定决心,廊坊大捷之前竟然命令沿线清军不得干扰联军,而东南沿海一带更是自成一体搞东南互保,和清廷切割私底下于列强媾和。

(东南互保情况,大部分精华之地已经实际脱离了清廷的控制)



反观列强,虽然在侵略清朝的时候也会出现不和,但侵略清朝这件事上从来都是一致的。

所以,各方面巨大的差距,导致清朝在军事上不堪一击。

在“妄自尊大”这件事上,更是被清朝演绎的淋漓尽致。

基辛格在这一点上用了一个关于《南京条约》的例子。

《南京条约》里面加了一项条款,明确保证中英两国官员今后“往来,必当平行照会”。中国的记载(至少是外国人能看到的记载)不再称英国人“恳请”中国当局,或“不胜惶恐遵命”。《论中国:第二章,叩头问题和鸦片战争》

清朝在建立之后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对来自外界的信息保持着高高在上的心态,不仅不虚心学习还往往不屑一顾。

比如,马嘎尔尼访华的时候,准备了大量代表着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产品。

包括,最新的地球仪。

如果清朝能够正视这次访华,那么就会知道1793年的世界是什么样,在鸦片战争的时候道光不会问出:英吉利和回疆是否有旱路可通。

甚至,到了鸦片战争时期,清朝的英国的情况还十分匮乏。

清朝两江总督豫堃上奏声称:

(英国人)的身体结构跟清朝人不一样,他们身体僵硬,双腿笔直不会打弯。一旦跌倒,无法依靠自己站起来。在陆地上作战,他们绝无获胜的可能。

实际上,英国早在清初就已经和清朝开展贸易,到了乾隆时期就已经成为大清第一贸易伙伴,但大清的上层对英国人的认知却荒唐到这个地步。

而英国人对清朝的情报工作却做得非常深入,马嘎尔尼访华就是一次对大清内部详细的刺探,直接导致多年后英国下定了和清朝作战的决心。


(马嘎尔尼访华)


就在鸦片战争爆发的8年前,也就是1832年3月到9月期间,英国军舰阿美士德号就已经开始对广州地区进行了详细的军事调查,报告声称:广东和福建共有海军官兵5237人,其中广东4078人,福建1159人。

可见,英国不仅在侵华这件事上蓄谋已久,而且工作开展之深达到了惊人的地步。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仅凭这一点,只要英国入侵清朝就已经证明他们有了必胜的信心和手段。

大清的妄自尊大不仅体现在前期和英国人的战争中,即使到了清朝末年也是如此。

慈禧作为清末的实际统治者,不顾和国外的巨大军事差距和内部的割据,竟然敢向全部列强宣战。

于是,大清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列强剥削中国的帮手。

写在最后:

回顾这段历史,大清的腐朽固然让人痛心,但是不能否认近代以来列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非拉地区的剥削是非正义的,整个近代史就是列强对弱小民族的欺凌史。想要避免被列强侵略,那么就要自强不息,既要认清对手,也要强大自己!

而关于大清在近代的糟糕表现,基辛格作为旁观者看得可能不全面,但却值得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基辛格   清朝   鸦片战争   火绳   兵源   妄自尊大   屡战屡败   作战   火炮   列强   英国   英军   近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