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逃离“体制内”?国企改革风潮袭来,背后有国家三重考量

文章共约2200字左右,预计需要8分钟左右,阅读前麻烦点一下关注,便于您后期持续关注相关内容。

很多人对体制内趋之若鹜,但是国家也不断进行体制内的整改,这也让很多人感叹“铁饭碗”不保,当前多个地区已经开始进行编制内人员的清理,国有企业也迎来改革的风暴,停薪降薪屡屡发生,这背后是什么原因呢?在改革的背景下这些人该做什么?

国企改革风暴袭来

国企改革的三年行动一直在轰轰烈烈展开,体制内多次整改也主要是为了改善经济,实现开源节流,同时让很多人大喊铁饭碗不保,稳定不在!

除了体制内进行整改外,国家也开始对国企进行改革,早在2020年国家已经着手对国企进行整改,三年的改革成效满满,近期国企又有了新的改革政策。

那么,国企的改革都有哪些措施,从哪些方向入手改革?

8月1号,国家针对国企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以前改革的一些措施之外,重点强调了要加快未来产业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国企向高质量方向迈进。

国家提出的改革措施都是针对当下社会实际情况的考量,这次会议上对国企改革的主要有5项举措,前三项主要围绕服务质量的高水平化,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及战略安全展开。

但是重点还是落实在提高国企的科技创新水平,向新兴产业不断迈进。

这一措施提出后已经有部分省份开始落实了,例如7月28号永州市开始举办推进国有企业现代化的培训班。

这次培训班中参加人数共129人,对国企改革相关政策以及工作中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同时还重点强调了国企智慧转型以及科技发展的相关举措。

除了最新的改革之外,相信很多国企等编制内人员开始有紧迫感,体制内裁员现象屡屡皆是,国企也不例外。

特别是地产行业,地产行业一旦改革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些建筑系的公司近期出现降薪欠薪的情况,编外合同工人员裁员状况频频发生。

很多建筑行业的人跳槽到国企的主要心态就是因为虽然工资不高,但至少可以实现领到薪水,养家糊口,但是目前国企也频频爆出工资停发,这让很多人的安全保障失去了。

那么,国家在进行国企改革的主要考量是什么?

国家的三重考量

刚开始国企的改革主要是为了打击贪腐,随着国内经济开始复苏,国家为了改变经济发展不力的局面,应当实现进一步的降本增效,因此开始降薪裁员。

具体来说国企实行改革主要是因为以下三点:

从降本增效,维护社会公平的角度来看,改革有一定推进公平的作用,体制内很多人因为稳定,也不会有被辞退的风险,但是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在经济状况不好的情况下大多数私有企业纷纷倒闭,而国有企业却不会有这样的风险,这使得一些人抱怨不公平。

同时国有企业的福利待遇也比较好,五险一金、上班时间等各方面也较为正规,而私有企业会有各种各样的考虑。

随着疫情三年消耗的资金越来越多,导致很多地方财政状况不好,国有企业为了盈利要实现降本增效。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国企与私企的盈利能力不同,私企的盈利水平远高于国企,《第一财经》统计过国企与私企在同一行业中盈利能力的比较,在调查的36个行业中,其中29个私企的盈利水平超过同一行业的国企。

因此,为了避免国企内部大量占用资源,利润下降的情况,国企应当实现改革,降薪裁员大规模袭来,特别是去年对国企金融行业的整顿较为严重,如中金公司去年高管的薪酬同比下降56%。

降薪裁员的措施实行下去,这让很多国企内部出现了很多新人,增添了新鲜血液。

从打击贪腐角度看,对国企的改革也是国家打击贪腐的考量,早在今年3月份就已经出手了,特别是能源行业的整顿很受人关注。

3月23号当天就已经有6名高官接受调查,其中5名都是能源行业的,当然能源行业仅仅是一个信号,之后的调查还会涉及到其他领域,如中铁、中石油等企业。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为了避免社会不公平现象屡屡发生,国家开始进行整顿,我国为了提高国企的运营水平,提高企业盈利能力进行人事等制度改革。

但是执行过程中部分企业内部存在贪腐行为,这也导致资源的浪费以及流失,引起公众不满情绪增加因此从这方面看,国企改革势在必行。

最后从金融风险方面来看,之前我国某些地方城投债较为严重,负债价高地方很难负担债务问题,国家已经说过“谁的孩子谁抱走”,很多城投公司出现偿债困难现象。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很多地方出现钱不够花的现象,但是法律有规定不能从银行贷款,一些地方因此成立很多国有企业帮忙去银行贷款,从而形成了很多城投公司。

城投公司虽然为我国的基建经济有一定作用,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也会出现贪腐问题,这导致部分国有城投企业负债加大。

因此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国家提出对一些不合理的项目进行改革,这次我国推出要加强国企向新兴产业迈进,增强科技创新,也是一种把钱花在刀刃上的考量。

面对改革普通人应该怎么办?

当前我国编制内的改革一直都在很有节奏的进行,早在今年3月份部分省份已经开始对编制内进行改革了。

今年3月份哈尔滨市就已经开始进行清理编外人员等行动,同时湖北十堰也对编外人员进行一刀切,以前人们向往的安稳的体制内生活将不再来。

受影响的员工应该尽早了解公司的裁员政策和降薪方案,可以咨询相关的法律专业人士,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也可以主动更新自己的简历和求职技巧,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进修课程,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或者在相关领域开展自己的业务。

总之,面对国企裁员和降薪,受影响的员工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寻找新的机会和发展途径,当前不管任何时候应当保证自己的竞争力,不要以为稳定就能一劳永逸。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点赞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国企改革   体制   编外   国家   私企   风潮   国企   袭来   国有企业   现象   措施   水平   人员   我国   行业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