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不是发达国家,应让出联合国五常席位!俄网友的回复一剑封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在油管上,有这么五个国家特别爱打嘴炮,怼天怼地怼了全世界。因此,他们被戏称为“油管五常”,他们分别是印度、韩国、波兰、土耳其与越南。

在这五个国家中,又以韩国人最为自信,毕竟,在他们眼中,整个世界都是宇宙起源国的。

前不久,一位韩国网友这样叫嚣道,“中国和俄国又不是发达国家,凭什么占据联合国的五常席位?”他还在评论区补充道,“中俄应该自觉把联合国的席位让给韩国。”许多韩国人也在论坛上附和他。

此言论一扩散,马上遭到了世界各国网友的“狂怼”与嘲笑。其中,有位俄罗斯网友这样回复他,“我们和中国不是发达国家,但是能让你们变成发展中国家!”

五常是“打”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

韩国人对于自己似乎总有着一种荒谬的认知,他们坚信“大韩民国”有着五千年以上的历史,自己才是亚洲文明的起源。不管是汉字、汉服还是中国新年,他们都冠以韩国起源之名。

但是,事实就是事实,仅凭嘴炮可改变不了韩国曾是古代中国藩属国之一的历史,更改变不了中俄一直都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成员这一铁定的事实。

五常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现在五常的地位,是在二战时候凭借实力“打”出来的,而不是靠嘴炮“喊”出来的。

二战结束前夕,关于建立一个共同的组织以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战争,成为了人们的主流思想。出于这个目的,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了关于“联合国”的构想。

那么,该由哪几个国家管理这个组织呢?公认的条件有:必须是二战最主要的战胜国、要在地方区域上有一定的影响力。

一战二战加起来,总共经历了十多年的大战,全世界元气大伤,国际格局也随之颠覆。作为战争发起国的轴心国集团,自然没有资格成为联合国的管理者,而欧洲也一片狼藉。

此时,话语权最大的便是美苏两国。于是,关于联合国管理者的席位选择,变成了一场实力主导下的制衡之争。

英国作为前任世界霸主,又与美国同根同源,自然获得了一个席位。与此同时,日渐衰落的英国担心自己日后的话语权不敌美苏,便拉起了隔壁的法国加入了管理者的一行。

而这最后一个席位,该给谁呢?按明面上的选项,自然是作为二战最主要战场、以及占据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

但当时的中国还是蒋介石统领下的中华民国,国力衰弱,只是一颗美国用来制衡苏联的棋子。因此,苏联极不同意中国的加入。

罗斯福却认为,拥有四亿人口的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之一。在罗斯福的据理力争之下,中国留了下来。

然而,实力才是决定国际话语权与国际地位的根本因素,如果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实力的话,即使作为“五常”之一,也没有任何话语权。因此,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根本没有权力拒绝或者同意,也无力影响会议的走向,只能听从大国的安排。

现在来看,这可能是美国后来最后悔的一件事情了。因为仅仅在4年之后,新中国便成立了,占据着联合国席位的蒋介石集团变成了非法集团。

艰难重返:国力不行,什么都不是

按理说,随着政权的更替,联合国的席位理应该归新中国所有。但还是那句话,没有实力,有理也没用。在当时的冷战两极格局下,新生的社会主义共和国还很稚嫩,我们遭受到了以美英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坚决反对,美国全力支持蒋介石集团的非法占据。

1950年,一无所知的新中国派出了一支代表团前往纽约,参与联合国席位交接的讨论会议,可我们的代表团却被拦截在了会议室的门口……

原来,以美国为首,加拿大、波兰、印度等共7个国家,成立了一个专门商讨中国问题的委员会。经过了漫长的讨论,他们表示:中国问题太过重要,因此将“暂缓”会议。

我们的代表团忍着愤怒,回到了酒店等待会议的商讨结果。但时隔十天,会议的结果却还是:委员会无法做出进一步的意见,将再次“暂缓”会议。

忍无可忍的中国特派代表伍修权,在会议上对着美国人提出坚决的抗议,却一次又一次被无理打断。他们还颠倒黑白地宣称:中国“入侵”了朝鲜!还把中国代表强行驱逐出了会议现场。

中国代表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这个世界,只要有实力、只要拳头大,黑的能说成白的,白的也能被污蔑成黑的!他们垂头丧气地回到了祖国。

毛主席沉思着,他对着代表团成员安慰道,“这是一个国力问题,就算挤进去,也不过是自取其辱!看蒋介石那边,他们只敢用英文发言,连汉语都不敢讲,这没有意义。”

转折点是在1953年,也就是抗美援朝这场立国之战的胜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预料到在他们眼中如此羸弱的中国,可以战胜强大的美国。至此,正义的天平终于开始向新中国这边倾斜。

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了一些细节:即使是美国,为了联合国明面上的信誉,也不能公然违反《联合国宪章》明面上的规矩,想要搞些小动作,就只能绕开联合国会议,或者找个借口利用规则上的漏洞。

最初,我们只要在联合国会议上拿到半数的赞成票,便可以恢复合法席位,但美国却强行把席位更替问题列为了“重要问题”,因为《联合国宪章》规定:“重要问题”需要三分之二的投票才能通过。

利用这个规则,我国机智地想到了联合数量众多、却一直被忽略的第三世界国家与美国对抗。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共和国获得了他们的许多支持。

后来,伴随着中国对印自卫反击战、与苏联的珍宝岛保卫战等的胜利,在越南战争中发挥的协调作用,更重要的是我们“两弹一星”工程的实现。这些逐渐让国际社会意识到了:中国是国际事务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联合国无法离开中国。

最终,于1917年10月25日,共和国凭借着自身的实力与智慧,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为什么都想加入“五常”?

五位常任理事国最大的权力便是我们常说的“一票否决权”。顾名思义,联合国的一百七十多个成员中,仅有五常拥有“一票否决权”,只要5个国家中的任意一个国家投否决票,这个提案就不能通过。

其实,不只是韩国,位于我们隔壁的印度也十分想成为五常的成员国之一

截至目前,印度已经第六次向联合国提出要求加入常任理事国的申请了,但每一次都被拒绝了。去年,印度还提出了“取消常任理事国一票否决权”的荒诞要求,自然也被否决了。

因此,互联网上流传着这样子一个笑话:印度每申请一次入常,都会有四个国家同意,然后被剩下的一个国家轮流否决……

为什么印度被拒绝了6次还要继续申请呢?因为想要入常的不只有印度,还有韩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印度认为,能够每隔几年就代表这些国家提出入常的请求,也是一种国家实力的体现。所以,他们才会每隔几年就来“刷脸”一次。

因此,五常的身份是一种国际地位,以及国际实力的体现,如果没有这些,连担当非常任理事国的资格也没有。

毫无疑问,现在的五常,仍是综合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最大的五个国家。尽管中国与俄罗斯目前都属于发展中国家,但是我们都是拥核国家,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凭借着强大的国际影响力,稳居在五常的位置之上。

今年3月10日,我国还凭借着自己的外交智慧,在北京成功地帮助了伊朗与沙特阿拉伯这两个国家,让互相敌视多年的他们达成了和解,让世界为之震惊。

中国为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时刻履行着大国责任与担当。这种程度的外交成就,韩国能做到吗?

所以,韩国人如果没有在军事、经济、科技、国际话语权等各个领域,彻底超越五常中的任何一个国家之前,就不要再妄想着入常了,还是好好地继续在油管上打嘴炮,当自己的“油管五常”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联合国   席位   罗斯福   苏联   油管   否决权   印度   韩国   美国   蒋介石   发达国家   中国   实力   会议   网友   国家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