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评朱德“度量大如海”,评彭德怀却用了12个字,这是为何?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在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中,毛主席被称作伟大的领袖和思想家。毛主席毫不避讳地赞扬过很多杰出的将领,他们在解放战争和建设新中国的过程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毛主席对这些将领们的评价不仅是对他们的英勇才能的赞美,也是对他们忠实革命事业、鞠躬尽瘁的认同。这些评价不仅展现出毛主席对于他们的崇高评价,更反映出对他们所获得的辉煌成就的充分肯定。




在1935年9月的草地分兵后,朱总司令在张国焘率领的红军左路军中忍辱负重,凭借自己极其坚定的革命意志和极大声望,率兵拥护党中央的同志们与张国焘展开了坚定斗争,为红二、四方面军克服艰难险阻,与红一方面军在1年后的胜利会师立下赫赫战功。

因此,毛主席落笔写下
“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10个大字,高度赞扬了这名与自己从井冈山时期就生死与共的老战友。



但就在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1年前,毛主席还特意为彭老总题过词,并且,一提便是12个字,比评价朱总司令的题词多出了2个字。

毛主席在革命生涯中,亲笔为同志题字的机会就寥寥无几,在题词中更加是惜字如金。

那,为何毛主席会给彭老总这般“不惜笔墨”呢?

彭老总的戎马一生

彭老总本名得华,号石穿,1895年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彭家围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

出生的时候家庭情况不算太差。据彭总回想,家里有伯祖父、祖母、父母亲并我兄弟四人,八口之家。几处茅草房,八九亩荒林山坡地,山地上种一点棕、茶、杉和毛竹,荒土种红薯、棉花,勉强维系最低标准生活。



彭总念过2年书,因母亲去世,父亲生病,家中穷困潦倒,接着中途辍学。

彭老总生来就是一个领兵战斗的奇才。从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毕业以后,彭老总没多久成为了湘军的排长,后来又成为了连长,营长,蜕变速度之快引发国民革命军的高度关注。1926年,国民革命军向彭老总所属的湘军抛出橄榄枝,那时的时局让湘军没多久同意被纳入了国民革命军。

全方面抗战时期,
彭老总已经成为中央军委委员、八路军副总指挥了,他与朱德总司令指挥八路军获得了百团大战、平型关等战斗胜利,创建抗日根据地,指挥对日军大反攻。



中国解放战争时,彭老总身为第一野战军司令、解放军副总司令,他在国民党20多万人攻击陕甘宁地区时,以弱胜强,在攻占延安的战斗中出奇致胜,以劣势战胜优越性兵力。

彭老总就是一个坚毅的人,并且骨子里具备战士那一种不惧怕困难的品质,但就是他的敢于坦言,在特殊时期遭受不正确的对待,免除了他国防部长的职位,但他仍大局为重,对全新的工作勤勤恳恳。看待不公平的对待时据理力争,坚强不屈。

毛主席为他赋诗

1935年10月19日,曾任红军陕甘支队司令员的彭老总率该支队第2、第3纵队抵达陕北吴起镇。第二天早晨,彭老总到吴起镇与毛主席商讨红军行动计划时,忽然得报,蒋介石为阻拦陕甘支队与陕北的红15军团汇合,派一路跟随的宁夏军阀马鸿宾部和东北军白凤翔部3个骑兵团2000多人攻击,试图一举将陕甘支队吞掉,情况危急。

毛主席觉得,让敌军骑兵队一路跟随红军进陕北苏区不好,务必“
砍掉这一个尾巴”,击退追敌,并且要将打好这一仗,做为与陕北红军会师的“见面礼”。通过探讨,确定由彭老总指挥这场战争。



彭老总亲临前沿勘察地势,探讨了敌骑兵特征,便运用吴起镇的高塬深沟,摆兵摆阵。

21日一大早,不远处黄尘腾空而起,一开始是马鸿宾的第35师骑兵团气势汹汹地扑上来,进入红军的伏击圈。
这时候几十挺轻、重机枪一起射击,子弹像雨滴一般向敌骑兵飞过去,手榴弹连续不断地在敌群中炸开,毫无戒备又冲在前面敌军陆续落地,后方的骑兵马上从马背上跳下去,提枪战斗,但一手提枪、一手牵着马的攻击行动,难以做到协调,没几轮,就被揍得狼狈不堪逃跑,一些滚下马的伤员,被乱马活生生踩死,有些脚还悬挂在马蹬上,被惊马拖着狂跑。


这次“砍尾巴”战斗在彭老总的指挥下,经数小时对决,共歼敌1个团,击溃2个团,打死击伤敌600余人,俘敌700余人,其中还有马术教官、兽医及会钉马掌、修马鞍具的人员,查获一大批轻重武器和约1000匹战马,增加了红军新成立的骑兵连。

毛主席得知战斗胜利后非常高兴,深感彭老总的英勇善战,
书写了那一首赫赫有名的六言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横纵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彭总以少胜多的战斗

彭总的胆略古往今来十分少见!

1947年3月胡宗南部队进攻延安,中央机关和部队提早疏散,彭总坚持在最后走。

警卫员始终催促他走,彭总就是不动,连指挥部的电话也不撤。说,只要是总指挥部的电话仍在,各部队的士气自然就不会乱。

直到国民党军的枪炮声响起,甚至可以远远地往见远处国民党军士兵向城里扑上来,彭总才坦然撤出,撤离时走的1条僻静小路,乃至警卫战士们都不太熟悉。原本这小路是彭总平日独自散步时找到的,可直达延安城外山中。



彭总指挥2万多人,直面胡宗南25万大军,常言道艺高人胆大,敢于在敌军层层包围、数路紧逼中,集中兵力不断打出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3场经典战役,以极微小代价击溃胡宗南好几个旅。

特别是羊马河伏击战,彭总亲自指挥军队围堵敌135旅,以4个旅打敌1个旅,全歼该旅4700余人,俘敌少将旅长麦宗禹。



青化砭歼灭战给胡宗南迎面1个闷棍。他不敢吱声,归纳教训是因为兵力分离而被歼。西安绥署则在“得与失反省”中觉得:三十一旅之所以能够被歼,一因军力薄弱,再因疏忽搜寻警戒,三因未走山坡地而专用川道,遇埋伏无法立即占领高地作坚强之抵抗进而全军覆灭,是前车之鉴。

因此采取其国防部制定的“方形战术”,实施宽正面集团式的“滚筒”前行。队伍开到时集结好多个旅为一路,数路并排,减小间隔,相互之间接应。白天走山窜岭,随便不下山沟;夜间露营山岭,构筑工事,稳扎稳进。

对于敌方的改变,我军安排小部队在敌兵团的前后左右持续进行侵扰,长时间的疲倦耗费敌人。我军以少许军力同敌人周旋,使胡宗南的数万部队,在增加、延川、清润、子长一带兜了个大圈子,到处落空。敌军在陕北的千山万壑之间转12天,“武装力量游行”400余里。胡军战士在众多山梁之间跑来跑去,睡野地、啃干粮,还常常挨游击队围攻,精疲力竭,斗志消沉。

4月11日,我军在开始迎击敌人侵略中,获知敌第72团接任瓦窑堡防务,判定敌第135旅很有可能南进,并密切关注和侦察其最新动向。

4月12日,敌军主力军8个旅,逐渐向榆树峁子、新庄沟的方向侵略。13日,我第1纵队将敌阻滞于李家岔、上白家坪、宋家沟、新庄沟以南地域。我阻击部队的积极行动,使敌觉得我军主力在瓦窑堡、蟠龙大道以西地区。敌整编第1军5个旅向三皇峁、南家湾方向攻击;整编第29军也从新庄沟继而往西攻击,并急令第135旅快速南进,向右翼看齐。



4月14日8时,领命快速南下的胡军一三五旅离开瓦窑堡,沿瓦、蟠大道两旁高地逐山挺进。上午10时许,我军小部队边阻击,边撤离。胡军且战且进,顺利进入羊马河往北高地,被事先埋伏在此地区的第二纵队和教导旅、新四旅包围。一三五旅前不可以进,后退不了,急电胡宗南速派援军救场。

下午两点左右,彭老总到前线的一个团指挥中心,详细观察作战进展情况。他看到三五九旅和独四旅打出去的炮弹净在敌群中盛开,
胡军像丧家之犬似的乱窜瞎撞,连声赞扬:“打得好,打得好!”由于对敌情判断准确,部署周密,指挥果断,部队机动勇猛,至下午4时,全歼一三五旅4700余人,创西北战场歼敌一个整旅的先例



结语

彭老总的生平和他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中的重要地位。虽然彭老总已经逝去了50年,但他的影响力却长存不朽。他通过他的一生展示了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展现了英勇无畏的英雄战士的品质,以及作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的标准。

彭德怀元帅的名字将永远和中国的历史紧密相连,他的光辉将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尽管他已经离世,但他的精神将永远伴随着他为之奋斗和捍卫的祖国和人民。

彭德怀元帅的贡献将永远被人们所铭记,他的名字将在人们心中永垂不朽。

作为一名文章作者,我的初衷就是希望将最优质的内容分享给读者,并得到读者的认可和喜爱。

如果你认为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让你受益匪浅,我希望能够得到你的支持,让我有更多的动力和热情去创作更多的优质文章。

您可以点击关注,并在本文下方留下您宝贵的评论和意见,也可以点击文末的打赏来支持我的创作。您的每一份支持都会激励我更加努力地创作出更好的文章,希望您能够给我这个机会,同时也是对我文章的一种认可。

最后,我谨代表所有作者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非常感激您的打赏和鼓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瓦窑   国民革命军   解放战争   新庄   陕北   延安   湘军   纵队   敌军   我军   支队   度量   骑兵   红军   老总   部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