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出反常必有妖!美国情报局局长口出狂言,此般异常高调说明了啥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上月20日,在阿斯彭安全论坛上,有记者向美国情报局局长伯恩斯抛出尖锐问题:在华的十几个美国情报局线人是否已被逮捕或“被处决”?这问题本身就带有相当刻意的针对性。

而美国情报局局长伯恩斯却声称: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都在努力增加情报人手,用以补充情报获取的渠道。在关乎国家安全的问题中,这样的回答无疑非常地高调、危险。

美国情报局长的这番高调言论,不可能不引起我国的注意。我国外交部随即表示:对于美国随意散布开展情报搜集活动,我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维护我国国家安全。

一直以来,国家之间的情报搜集活动都是比较隐晦,不益宣讲的事情。而美国这次的反常规行为让人不免心生疑虑。美国情报局长能毫不避讳地将情报工作透露,其背后必有反常。

美国反常行为隐藏了什么?

通常来说,国家的情报活动都是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悄然进行的。以美国向来狡黠的思维来分析,其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如此反常的公开行为,其背后一定有“阴谋诡计”。

美国不断以所谓“中国间谍论”频频污蔑我国。美国对外声称发现我国间谍攻击了其安全网络,而这所谓的“我国的间谍”至今仍无证据,纯属“子虚乌有”的事情。

长久以来,美国对我国的“图谋不轨”就从未停止过,对我国安插的情报人员,对我国的网络攻击也一直未中断过。我们没有找他的麻烦,他倒先来个“恶人先告状”,可恶至极。

而美国这些年在我国为了获取到有用的情报,可能真就大费周折地网络了一些情报分子,或是不惜成本地使用了一些卑劣的手段,妄想通过间谍手段从我国捞取一些重要的情报。

然而,无论美国如何“偷鸡摸狗”般使用其拙劣的谍报手段,在我国安全部门高度的监管和防御之下,其谍报成果可谓收获甚微,甚至他们费尽心思搜集的情报也是毫无价值。

此次伯恩斯嚣张的言论,可能就是想要误导我国加大间谍防御工作,从而影响我国政府工作的稳定环境,转移政务人员注意力。

我国如何应对?

美国的这一招是“损人不利己”的一招,其意图诱发我国政府内部人人自危的现象,想要通过言论,从内部对我国造成伤害。而且,美国此举的意图应该也不止这一点。

伯恩斯此举有意向其他国家表示:美国可以在我国安插足够数量的情报人员,美国可以随意监控我国。这或许也是在向其盟友“秀一秀自己的伎俩”,表现得自己足以控制别人。

对于美国这种毫不掩饰的“流氓”行为,我国是万万不可入其陷阱,上其诡当。我们要保持绝对的冷静态度,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不能任其摆布。

关乎国家安全问题,我们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假设美国真的在我国安插了情报人员,我们要对人员,对网络等信息渠道加强管控,不可造成信息泄露的情况。

对于我国政府机构,要确保机构内部人员身份确凿,要确保机构内部电子设备来源可靠。对于普通民众,我们要培养爱国护国之心,遇见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绝不姑息。

而对美国这种赤裸裸的挑衅国家安全的行为,我们也要给予有力的反击。我们要冲破美国试图监视我国构架的屏障,向其他国家表示:谁也不能有窃取我国安全信息的企图。

培养护国精神

无国便无家,国家安全关乎我们每个人。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承担保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如果发现有任何有意损害我国国家安全的事情,绝对不可容忍,坚决维护。

如今电子科技手段越来越先进,已经不同于过去只靠人来获取信息。我们普通公民在日常使用电子设备时,也有可能会给国外不法分子无意间提供盗取信息的机会。

所以,对于来源不明的电子设备,或者含有风险的网络通道,我们都要多加防范。国外的谍报部门在伺机通过我国普通民众的视角获取有用的国家安全信息。

我国与美国之间的博弈已然到了关键时期,情报的获取或是泄露对于国家的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保护我国的信息不外漏,是每个中国人都应当肩负起来的重任。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本文由“是谷小雨吖”原创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转载、搬运,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情报局   美国   反常   局长   铁粉   口出狂言   谍报   高调   电子设备   国家安全   间谍   情报   异常   手段   人员   我国   网络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