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禁令收获奇效,美国向蒙古求助,越南跌落神坛,谁想分裂金砖

中国的出口管制禁令收获奇效,美国与韩国都被打疼了。美国向蒙古求助,合作开发稀土。越南跌落神坛,经济神话破灭。西方屡次造谣,想从内部分裂金砖。蒙古能解决美国的资源难题吗?又是谁想要金砖分裂?


中国出口限制令美国措手不及

勿在上游截流,因为上游之上还有上游。

这就是中美半导体之争给全世界最真切的教训。在美国去年出台“芯片法案”,开始实施芯片振兴政策,与中国进行半导体竞争以来,美国拉拢日本、荷兰组建了“半导体联盟”,完全阻断了中国获得先进芯片生产设备的途径;同时以政治手段拉拢台积电迁往美国,企图使美国成为未来半导体产业的全球中心,垄断这一决定全球未来的产业。

但是美国一直忽略了一件事——江河要由溪流汇成,钢铁要由矿石冶炼,一切半导体产业在如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都是由全球产业与供应链汇集各地的原材料生产而成,如果失去了原材料的供给,即便有再先进的技术,也无法生产出足够的半导体产品。

这就是8月1日中国金属镓与金属锗相关产品贸易限制生效之后,美国所面临的尴尬境况。中国生产了全球80%以上的镓和60%的锗,在出口限制令生效之后,境外客户需要提交申请,通过审查获得许可证之后,才能够购买相关产品。

而镓和锗这两种金属用于制造先进半导体产品,包括用于军事用途的高端芯片以及晶体管、二极管和其他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太阳能电池、车辆、医疗设备等等复杂用途。在限制令生效之后,美国获得原材料的难度大幅提升,相关半导体产品必然会迎来一轮涨价,甚至拜登雄心勃勃的半导体振兴计划都有可能受到挫伤。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8月3日就发布了一篇对资深顾问兼亚太事务评论员托马斯·小鲍肯的访谈报道。小鲍肯告诉该媒体,原材料的丧失将对美国促进制造业发展、建立国内工厂的努力造成“毁灭性打击”。当前拜登已经为恢复美国国内的电子元器件制造能力投入了500多亿美元,但原材料的丧失可能使这些钱“打水漂”。

此外,小鲍很还透露,他获得了一些消息表明,半导体巨头台积电正重新考虑在亚利桑那州开设工厂或半导体代工厂的问题;原计划在俄亥俄州建立一个主要芯片制造厂的美国半导体巨头英特尔突然也改变了想法,决定不会在俄亥俄州开设工厂,因为他们担忧失去所有的中国客户,而且由于出口限制,现在英特尔没有能力生产这些芯片。

这一切信息都表明,从中国7月份公布限制令到8月初限制令生效,美国政府都完全没有拿出让企业信服的解决方案,以至于各大企业都开始动摇。最初这些半导体企业参与到美国的半导体竞争中并非是为了“爱国情怀”,而是因为有利可图。如今利益前景非常暗淡,企业自然也就作鸟兽散。

而美国政府似乎直到现在还在“措手不及”的状态中没有恢复过来,面临一场可能造成美国国内“半导体产业灾难”的事件,美国政府仍未意识到原来补贴企业的政策已经失效,也没有认识到自身应该改变对中国的政策,而是继续采取“硬碰硬”的态度对待中国。希望强硬的遏制与施压能够使中国改变。

但如今的镓与锗金属禁令还只是刚刚开始。中国掌握了全球主要的稀土金属产能,向美国出口多达25种矿产原材料;美国的制药业原材料也大多来自中国;光伏、动力电池等美国需求极大的新兴产业关键设备,中国也处于全球主要地位,如果美国坚持在中国的上游“截流”,中国还可以在美国的产业上游筑起更多的“堤坝”。

现在的美国应该好好考虑对中国的产业政策,是否还要继续“伤敌八十、自损一百”的策略。

韩国原材料短缺,中国限制令出奇效

中国限制重要金属产能出口所获的奇效不只体现在美国身上,而是广泛的影响了国际市场。在8月1日限制令生效之后,许多工业国家已经陆续出现储量不足的现象。其中,中国周边依赖进出口的制造业大国韩国,已经陷入了储备严重不足的境地。

据央视新闻的消息,当前韩国包括镓在内的13种稀有金属平均储备量只有42天。其中用于生产电池的锂储备量仅有短短的5.8天;用于制造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重要金属钴的储备量为12.4天;钾的储备量则仅有40天,远远低于韩国目标180天的储备量。

造成这种尴尬境况的原因是多样的,有韩国自身经济问题导致的财政紧缩,也有中国出口限制之后造成市场恐慌导致的原材料涨价,但战略技术储备持续不足的结果却是唯一的——韩国将跌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成为这场全球科技竞争的首个牺牲品。

这种结局并不令人意外,韩国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匮乏,却极度依赖进出口的国家,上半年还在美国的影响下与中国关系急剧降温,在镓和锗出口限制之后,韩国的结局就是注定的。

韩国以自身的案例告诉我们:在如今的全球化时代,任何单边的打压与遏制都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全球产业链的脱节,从而使自身也受到剧烈的伤害。尤其是中国已经逐渐成为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的核心国家,不论美国及其盟友如何遏制中国,对全球市场来说,中国都是不可或缺的。

想要通过联合打压中国来获取自身竞争力,本身就是不现实的,唯有合作,才有可能实现互利共赢的未来。

美国寻求蒙古合作开采稀土

不过美国似乎并不愿意承认现实,而是寄希望于找到新的矿产供应商。为此,美国把主意打到了蒙古身上。

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在8月2日访问美国时就表示,蒙古国将与美国强化在稀土开采方面的合作。同时他也警告中美之间的“新冷战”将损害全球经济。并呼吁大国之间负起责任,避免给其他国家造成经济的负面影响。

而美国方面则承诺对蒙古提供更多投资,帮助蒙古进行矿产、旅游业等产业开发。二者之间显然达成了“经济换资源”的共识。

蒙古确实是一个矿产大国,其稀土储量占全球总量的约16%,如果美国和蒙古之间能够达成协议,通过对蒙古的投资来换取关键矿产出口,确实能够缓解美国的资源匮乏问题。

但是,蒙古作为一个被中俄环绕的内陆国,缺乏与美国深入发展战略合作的条件。蒙古国的经济非常依赖中国,即便其想走一条“骑墙”的路线,在维持与中国友好关系的同时拓展与美国的合作,也面临着交通上的困难,大量矿产将不得不经由中国和俄罗斯向外运输,甚至连航空运输都没法完全避开中国。

而且从蒙古获得新的稀有金属供应渠道也不仅仅只是“合作采矿”那么简单,这相当于抛弃一条旧的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建立一条全新的产业与运输体系,这种全球尺度的大动作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也不可能很轻松地完成。美国会为此投入巨额的资金以及大量的时间,即便是最乐观的预期,新的产业链完全建成也可能需要到2030年代,届时中美之间的攻守之势早就已经转换。

很显然,在具有民粹性质的反华热潮之下,美国已经抛弃了理性,忘记了一切经济发展都应当从当下、从现实出发的原则,开始依照幻想来规划经济。拜登急于告诉国民美国政府能找到中国的“替代品”,但却不告诉民众,为了让这个“替代品”生效,美国要投入多少资金,修建多少基础设施,到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实现“替代”。

在当下的时间尺度上,从蒙古身上寻求替代没有任何意义。至少在中国影响力不断扩大的背景下,美国不可能从蒙古身上获得自己想要的战略利益。

越南进出口不振,经济发展“跌落神坛”

在这边美国新寻找的中国“替代品”还没有着落的时候,另一个被视作中国“替代品”的国家却出事了。

在前几年,借着中美竞争、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重组的背景,越南曾迅速崛起,成为了备受瞩目的新兴生产基地,也是外国企业“中国+1”策略的首选国家。但在今天,曾经被西方吹嘘为“中国替代品”、“东南亚新星”的越南,却已经开始“跌落神坛”。

据越南统计局7月29日公布的最新经济数据,在七月份时,越南出口下降3.5%,进口下降9.9%,连续五个月出口下降,创造了14年以来最长的连续下滑记录。同时,今年1到7月的出口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10.6%,进口则下滑了17.1%。其中,越南过去最依赖的出口产品智能手机在今年出口衰退高达18.3%,整个越南制造业趋于疲软。

越南当局将其归于全球经济低迷与国内需求不振的原因。但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制造业的衰退只是越南经济问题的表象,在此之下,今年越南的房地产问题、负债风险问题都已经展露出端倪,表明越南很可能已经走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当前的越南,实际上正在一个经济发展的“十字路口”位置,它既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挑战那些高收入发达国家;曾经的人力资源优势也已经因为近些年经济的发展开始逊色于更后起的劳动资源密集型国家。卡在这种不上不下的地位,越南很容易会在短时间内失去大量投资,遭遇产业转移,甚至开始经济衰退。直到其衰退到人力资源再度具有竞争力的时候,外资才会重新青睐。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在全球发展中国家身上一次又一次发生的实际案例。很多不熟悉越南的人可能不知道,越南虽然被吹捧为“下一个中国”,在几年内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但实际上却并没有太多自己的产业,而是极度依赖外资注入。外资持续注入、经济持续增长,越南就一直是那个神坛上的越南,对外贸易一旦出现问题,越南就必然陷入经济衰退。

而且越南是典型的“举债发展”模式,很多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国家产业发展都是通过借贷的方式筹措资金,一旦经济发展停滞,债务问题就会立即凸显出来,形成恶性循环。

但这样的越南也并非没有出路,作为一直效仿中国进行外资引进、经济改革的国家,越南完全可以参考中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答案,只要“抄好作业”,越南就有可能避免最坏的结局。

当年的中国在引进外资之后并没有单纯依赖外资发展,而是通过外贸收入逐步建立自己的产业体系,实现自主化的生产与制造,将产业资源由外部掌控变为本国掌控,并依托这一基础开发技术,推动自身产业升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如今的越南正处于积累阶段,可以开始利用外贸受如逐步建立自己的产业体系与技术开发能力,进行初步的产业升级,跟随中国的经验跨过“中等收入陷阱”。

只不过,中国实现这一目标耗费了数十年时间积累。如今的越南心比天高,在西方“第二个中国”的一声声吹嘘下,想在短短几年内走完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的道路,自然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而且如今恰逢全球经济低迷,越南能否迈过这道坎,还是未知数。

有人想要分裂金砖,金砖机制必须保持团结

在节目的最后,我们需要关注一件爆炸性新闻——在金砖国家身上,又出现了带有政治目的的假新闻舆论共识。

在此前,有关普京“逮捕令”的舆论浪潮结束后,西方曾经发起过一阵“印度热”,宣称印度是金砖中的不稳定因素。彭博社曾引用“知情人士”的话宣称,印度“反对金砖机制接纳新成员”;还有媒体宣称,因为普京将缺席今年的峰会,莫迪也决定不赴南非出席峰会。

由于印度今年快速拓展与西方之间的关系,所以这一系列新闻的迷惑性非常高,令很多人的都相信,印度会成为金砖国家中的“破坏分子”,配合西方国家破坏金砖峰会。

但这时候,印度出来辟谣了。据印度国际新闻社8月3日报道,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巴格奇当天主持记者会时表示,关于印度对金砖扩员持保留态度的说法不属实。印度当前正在与金砖成员讨论扩员的指导原则、标准和相关程序,完全没有对金砖扩员持保留态度。

印度总理办公室也在8月3日发表声明称,印度总理莫迪当天在与南非总统拉马福萨的电话中确认,他将亲自参加今年在约翰内斯堡举行的金砖峰会。

与此同时,针对巴西反对金砖扩员的假消息,也把巴西总统卢拉亲自辟谣。

很显然,此前的新闻都是假消息。有人害怕金砖国家扩员,在制造谣言破坏金砖机制内部团结,甚至想要分裂金砖。

而这个对象我们都很清楚,就是对中俄虎视眈眈的美国。

美国方面无非担心金砖扩员是否会纳入诸如伊朗、委内瑞拉、古巴等“反美国家”;以及金砖扩员会不会“挖西方的墙角”,纳入沙特、土耳其这两个关键国家;还有金砖扩员是否会加速全球去美元化,促成“金砖货币”的诞生。

但是这一系列问题都可以在明面上来说,以造遥手段来分裂金砖内部,在谣言澄清后反而更让美国下不来台,完全是得不偿失的行为。

而且美国的行为还让外界可以用逆向思维来推导——既然美国如此担忧,甚至不惜以卑劣手段干扰金砖峰会,那么金砖机制现在就是正在蓬勃发展,并正朝着反霸权主义的正确方向发展,这无异于给他人指明道路。

不过现在我们还不能放下警惕。如今中俄印三国已经确认扩员态度,巴西总统卢拉也在8月2日确认坚定支持扩员,现在就只剩下南非仍旧担心扩员削弱自身影响力,我们要警惕南非成为美国破坏金砖机制的“突破口”,保障今年的金砖峰会顺利举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4

标签:蒙古   越南   美国   中国   美国政府   储备量   南非   神坛   印度   奇效   韩国   禁令   峰会   半导体   原材料   国家   全球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