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名桥名人同述千古情

泉州名桥名人同述千古情

晋江吟啸桥为纪念“开闽文宗”欧阳詹而得名;德化西溪暗桥美其名曰“孝心桥”;晋江营边大桥深藏清朝官员爱民为民的情怀

千百年来,泉州人前赴后继地修桥筑路,用勤劳与智慧为每座桥缔造非凡的灵魂。历代名人踱行于众桥之间,或诗咏,或吟赋,或纪事,或留迹,更为古桥注入独特的历史记忆。泉州名桥与名人,缱绻而成不朽的人文画卷。

吟啸桥与欧阳詹

吟啸桥旧貌

吟啸桥今卧于湖上

吟啸桥位于晋江市梅岭街道双沟社区。据清乾隆《泉州府志》载:“唐欧阳詹尝吟啸于此,故名。”

欧阳詹少时读书于龙头岭,龙头岭即吟啸桥西北的紫帽山侧。欧阳詹从家乡潘湖村到龙头岭读书,吟啸桥是必经之道,为纪念“开闽文宗”欧阳詹,此桥故称“吟啸桥”。吟啸桥是当时八闽南北交通大动脉上的一座重要桥梁。从此桥往北,经御赐桥、新桥入泉州城,再出城东北的洛阳桥,通福州至浙江、江苏,而达京都;往南经古驿道,可达厦门、漳州至潮州、汕头,以及南粤。

吟啸桥始建于唐代,是泉州最早建造的石桥之一。据清乾隆《泉州府志》载:“吟啸桥,在三十都。唐日辉禅师架木为梁,刺史王延彬、余廷英相继修葺。宋咸平(998—1003年)中,邑人王养及僧行珍始为石桥。长三十五丈,宽丈余。”

吟啸桥为十六孔石梁桥,南北走向,长42.6米。现存桥墩11座,中间净跨6.2米,每条桥板长1.7米余,每墩6—7条石板不等,中部高两端低,成拱形,两侧有护栏。桥尚有粗雕栏杆12对,顶端束腰,雕成球冠(其中在桥中间有4对,不作球冠,而雕为四方冠状,以示区别),栏杆高约1.7米,1米多见方,显得粗壮古朴。南桥头东面立文物保护碑,北桥头东面有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重修碑记。1989年,晋江县政府拨款再修,恢复原貌。

夜观吟啸桥别有风情

《重修吟啸桥记》碑为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立,高220厘米、宽88厘米,庄文进撰,记重修吟啸桥事并录捐资人名百余。特别是记有赴台湾垦荒致富的乡绅吴洛捐资首倡修桥并终始其事,成为晋江与台湾渊源历史研究实证。额刻碑题“重修吟啸桥记”,楷书横排,字径10厘米;碑文楷书,竖排22行,字径3厘米。碑记称:“昔欧阳行周(欧阳詹)先生居潘湖,常乘小舟往来吟啸于湮浦(即湮浦埭)之下,后人因以名其村与桥。桥以‘吟啸’名,志前贤旧迹也。唐、宋以来,易木为石,废而复修者屡矣。其姓字、年代修载郡乘,不具详。自明万历(1573—1620年)间里人王万修之迄今,而倾圮特甚,风雨水潦为行人苦者,盖亦多年矣!岁丁亥(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余读礼家居,谋所以捐修之计。赠司训李公保为料工召匠,指画成规,并捐金为倡。嗣而封中宪大夫吴君洛回自海上(指台湾),又加意怂恿修复、捐助。余于是广徵乡好义绅衿父老,协力共襄,随分捐资……”将修桥因由说得明明白白。

明代庄一俊《咏吟啸桥》诗云:“欧子考盘处,潘湖是故村。偶寻山水迹,乘兴到桥门。逝者空怀古,鸥来欲断魂。平田野望阔,吾此驻黄昏。”

西溪暗桥与蒋高

西溪暗桥是德化最古老的桥梁之一

西溪暗桥位于德化县上涌镇

西溪暗桥位于德化县上涌镇西溪村村头石仔岭下,系唐僖宗年间(873—888年)蒋高所建,是德化建桥年代最古老的桥梁之一。

唐僖宗年间,兵部尚书左仆射蒋高弃官携眷遁隐至此,十分险要(原为独木桥),其父母年迈,立于桥头,心惊胆战,因是独木桥又搀扶不得。蒋高无可奈何,只好背着父母先后涉水而过。过溪后稍歇,蒋高叹道:“若是暴雨山洪,行人至此,如之奈何?”遂向天发愿:“此去不远,若有隐居之所,即用石板铺设此桥,永固于万年,造益于庶民。”果然,蒋高全家择地金山(山柄)定居,成为该地蒋氏始祖,随后即雇匠铺设此桥。桥为南北走向,桥面由五条约四米长的石板构成,宽2.85米、长10米、高7米。两侧桥台用长方形石块垒砌,与石板桥面的铺设配合协调,结构严密,非常坚固。

蒋高为人孝亲敬老,体察民瘼,为官忠诚坦荡,不事权贵。蒋高归隐德化深山后,一方面表明了他开拓山林之宏愿;另一方面,昭示其意志坚定如山,不为功名利禄所动,不肯趋炎附势。其背母过河、修桥利民、清廉自律、开拓山林等事迹,在德化民间广为流传,因此暗桥又美其名曰“孝心桥”。

营边大桥与陈国道

营边大桥位于晋江市池店镇营边村南

营边大桥位于晋江市池店镇营边村南。明代,因桥东畔有一座军营,故名“营边村”,桥以村名而称。大桥中间高,首尾低,人在桥头,看不到桥尾,远远望去,形似乌龟的背部,故称“隐龟桥”。清《晋江县志》载:“白石九十九溪之水,出清洋陂经此桥,与沿江陡门会。”营边大桥与吟啸桥、御赐桥都是福州通往厦门、漳州以至潮州、汕头,以及南粤交通大动脉的必经桥梁。营边大桥建造于泉州海外交通日益活跃繁荣的时期,曾对促进泉州古代海外贸易的发展做过积极的贡献。

清道光《晋江县志》记载:该桥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历代有重修。该桥为梁式石桥,南北走向,中间高、首尾低。全长45.6米,宽4.5米。酾水12道,方形石墩13座,每间架巨大石板5—6条,每块重达3吨左右。两侧立有望柱并卧扣大石板作护栏。桥头建廊亭1座,尚存维修碑记2方、石塔1座。桥北约20米处有个小寺庙,村人称为“观音庙”。大桥历经800多年风雨、地震的破坏,仍牢固如初,其粗犷雄壮的气势犹存。

观音庙内有石经幢

营边大桥虽然牢固实用,却属实不长,为何会称之为“大桥”,说起这名字的由来,民间流传着一个爱民护民的官员修桥故事。传说,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在朝廷户部做官的陈国道,奉旨到泉州府视察民情。由于水田受淹,稻谷严重失收,房屋被冲毁倒塌,财物被水漂走,灾民缺衣少食。陈户部坐立不安,彻夜难眠,心想:若是呈文将灾情上报朝廷,来回要一两个月,远水救不了近火。我何不以户部名义预先向晋江知县暂借仓库里的粮食,赈济灾民,以解燃眉之急,事后奏请朝廷开仓赈济时再偿还不迟。当老百姓领到陈户部借来的赈济粮后,渡过了生活难关。

陈户部回京禀报泉州特大水灾的严重情况,恳请皇上拨粮赈济灾民,以求社稷安定。奈因朝中有人从中作梗,胡说灾情并不严重,无需轻易动用官粮。因此,朝廷拨粮赈济灾民之事未能如愿。陈户部心想:“擅自动用库粮,犯了欺君之罪,一旦事情败露,十死而无一生。如此重大之事,必须认真对待,方可转危为安!”他回到府中,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个“移花接木”的计策来。次日早朝的时候,陈户部向皇帝奏道:“这次臣奉旨到泉州府视察民情,看到那里交通不便,溪流阻隔,官路不畅,影响往来,老百姓诸多怨言。乞望皇上能布泽天下,拨款修桥,造福民众,以利国家长治久安。臣愿不辞劳苦前往泉州,督造大桥,万望皇上恩准。”当时宋朝注重交通建设,朝廷支持各地建桥铺路,于是,陈户部的请求得到批准。

陈户部领旨后,火速赶往泉州,配合泉州知府和晋江知县,经过实地勘测,选择适宜的桥址,聘请造桥专家设计,招募著名石匠施工,挑选质地良好的花岗岩做材料,一座大桥终于建成了。陈户部回朝复旨时,皇上询问:“这座大桥的造价这么高,到底有多大呀?”陈户部答道:“回禀陛下,南方雨水多,江面宽。这座大桥呀,桥头看不见桥尾!”于是,皇帝派遣官员到泉州来验收。当钦差大臣到了大桥现场视察时,傻眼了,这不过是一座普通长度的桥,怎么会是“大桥”。但桥梁中间有较高的拱起,的确像陈户部所说“桥头看不到桥尾”!原来,陈户部把按原计划修建石桥所节省下来的大量钱财,拿去购买粮食,弥补因救灾赈济暂借的全部库粮,做到“两全其美”。钦差大臣鉴于陈户部纯粹出于爱民之心,实属无可奈何而为之,又兼念及陈户部是好友,动了恻隐之心,在回复皇帝时采取“瞒天过海”之计,让陈户部渡过验收大关。

营边大桥以花岗岩为材料

陈户部及其夫人仙逝之后,当地百姓为感念他的恩情,颂扬他的功德,特地为他俩塑造了两尊形象逼真的泥像,虔诚地供奉在距离大桥北边的观音庙内,让四方游客前来瞻仰。人们来观音庙给观音妈上香时,都会顺便在陈户部塑像前点上三炷香奉敬,表达对他爱民为民情怀的崇敬。为此,闽南民间还流传下一句“陈户部傍观音妈三条香”的俗语。

(本文原载于泉州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编《泉州古桥》(泉州文史资料新三十四辑))

责任编辑:黄冬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泉州   德化   晋江市   欧阳   晋江   户部   大桥   朝廷   石板   千古   观音   名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