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水20年的三峡大坝,号称鱼类天堂,里边最大的鱼究竟能有多大?

#所见所得,都很科学#

你知道吗?我国最具标志性的三峡大坝却备受西方国家排斥,声称它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导致大量鱼类灭绝。

据统计,长江流域生活着400多种鱼类,占全国淡水鱼总量的40%,其中有十余种属于洄游性鱼类,例如我们熟知的中华鲟,它们会在夏秋时节游行3000多公里,来到金沙江附近产卵,孵化出的幼苗则顺着江水进入大海,等发育成熟后再回归上游,可三峡大坝的建设,却相当于给这些鱼类的洄游路上加了一座山,这对它们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然而我国在设计三峡大坝时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专门给鱼类修建了鱼道,他们在大坝旁挖出一条河道,方便途径三峡的鱼类通行,不过三峡大坝水流落差超过180米,很多鱼类路过时难免体力不支,为解决这个问题,设计师特地在鱼道中修建几个池塘,相对于给鱼类留出休息站,此外,三峡还给鱼类修了电梯,它们可以先游进特定水箱内,再利用升降机运输,以此帮助鱼类顺利回到上游水域。

那么问题来了,三峡蓄水20多年,水库里的鱼到底多大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三峡水库里的很多常见鱼类,可能长得比你还大。

修建三峡大坝前我国专家就曾表示,附近水流过于湍急,很多鱼类和鸟类没有栖息之地,等水库建成,不仅会形成宽阔水面和宜居气候,还能顺势将附近河流的食物阻拦下来,让水库环境变得异常富足,果不其然,三峡水库的确成了周围动物的天堂,据说曾有渔民在这里捕捉到128公斤的青鱼,甚至还有人发现了体长三米,重达300多斤的鳙鱼,但因为三峡附近大雾弥漫的缘故,人们无法深入内部,所以水库里最大的鱼能有多大,根本无从得知。

而外媒提到的影响生态,主要是因为其他水电站妨碍了鱼类活动空间,加上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导致长江生态再度陷入危机,从2007年开始,白鳍豚等珍惜鱼种相继灭绝,连活化石长江江豚也只剩下1012头,为更好地保护长江生态,我国于2020年1月1日开始实施十年禁渔计划,不允许任何人在此大规模捕鱼。

看到这里有人会问,如果战争时敌人向三峡大坝投放核弹,附近会不会被淹没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你敢相信吗?我国三峡大坝的坚固程度超乎想象,即便老美也不敢轻易进攻。

首先,攻击这种关系到亿万民众的工程违反国际法,一旦做了将遭到唾弃,或许有人会说,战争期间谁还能管国际法,除非脑子不好,其实这点建设三峡的专家早就想到了,建设初期就进行过七次核武器模拟试验,他们发现如果有100万吨级的核弹命中大坝,就会将其撕出1000米的缺口,可这种级别的核弹并不常见,当初袭击小日子的也不过1.5万吨,这就说明需要几十枚核弹同时攻击,才能对三峡造成威胁。

况且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能轻易攻击到位于中国腹地的三峡大坝,因为我国早已在附近部署了强大的防御系统,导弹基地和雷达全天候运作,三军部队将这里保护得严密周到,哪怕真有敌人不开眼,我们也能第一时间拦截,并以东风快递作为回礼,再者,一旦发生大规模战争,我国还可以提前开闸放水,即便三峡真的被炸,最多也只是损失大坝,不会让人民群众受到生命威胁。

你对三峡大坝有哪些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交流,我们下期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鱼类   长江流域   长江   国际法   核弹   大坝   水库   生态   战争   我国   天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