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编辑马立诚:南京大屠杀不存在,日本没有必要对中国道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沧海南柯

编辑|沧海南柯

马立诚本可以成为中国梦的践行者,但一次到日本的交流之行却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此后,他频繁发表亲日言论否认南京大屠杀等历史事实,甚至在钓鱼岛问题上公开站在日本立场,引发公愤。他为金钱所诱,背弃正义,沦为日本民族主义势力的代言人。

但马立诚为何会在短时间内做出如此大的世界观转变?日本右翼势力究竟采取了何种策略拉拢马立诚?

一、奋斗者马立诚

1946年,马立诚出生在刚经历二战洗劫的南京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生活拮据。那个时代,能让孩子读上书就是父母的心愿。尽管家境平凡,马立诚从小就勤奋好学,成绩名列前茅。父母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改变命运。

然而,无情的毁灭性的文化大革命让马立诚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那些年,他和千千万万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样,被迫停课下乡,在农村过着清贫的生活。马立诚没有气馁,而是坚持阅读,相信书本会改变命运。

1977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大地,高考终于恢复。马立诚意识到这是改变命运的时刻,他毅然决定报考大学。经过日以继夜的努力复习,马立诚如愿以偿,考入了武汉大学中文系

大学给了马立诚机会实现梦想。他潜心钻研文字,励志成为一名作家马立诚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很快就受到关注。大学毕业后,马立诚被分配到人民日报任编辑。

改革开放初期,马立诚敏锐地捕捉到了社会思想解放的契机。他著有多部畅销书籍,其中《交锋》一书销量高达20万册。马立诚的文章深刻反映时代特征,表达了人们的心声,因此深受读者欢迎。

步入中年,马立诚不忘初心,继续以文字记录时代变迁。2009年,他凭借《交锋三十年》获得国家级大奖。如今,马立诚已是人民日报资深编辑,他的事业达到高峰,但仍保持平和谦逊的作风。

马立诚用一生践行“平凡就是幸福”的人生哲学。他从普通人成长为大众作家,用文字记录时代变迁,以平和的心态过着简单的生活。马立诚的故事激励着人们不断奋斗,无论环境如何都不轻言放弃,坚持梦想,最终梦想会成真。

然而,一次日本之行却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让他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耻辱。

二、卖国背叛的马立诚——中国梦的反面例子

20世纪90年代,马立诚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新闻圈崭露头角,并以正面报道积极向上的中国梦而小有名气。当时的马立诚以其犀利的笔锋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关注而闻名。他最让读者津津乐道的,是他揭露权贵腐败的深度报道。

这些报道无不展现了马立诚作为记者的正义感和责任担当。如果他能始终坚持这份正义感,马立诚本可以成为推动中国进步的重要力量。

然而好景不长。2002年,马立诚有幸代表中国参加在日本举办的东亚文化交流会。这本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但它却彻底改变了马立诚的世界观,让他走上了背叛祖国的道路


会后不久,马立诚就在个人博客上发表文章,批评中国人在日本的糟糕表现,比如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他认为中国人应该正视自己的问题,才能有自信。这还能理解为马立诚希望提升中国人的整体素质。但让人震惊的是,他却对日本靖国神社问题闭口不提,这已经让许多读者感到不满

此后,马立诚开始频繁发表亲日言论。2004年,他出版长篇专访《日本不必向中国道歉》, 主张日本军国主义所犯下的罪行早已过去,中国人应该“转怒为喜”,与日本建立友好关系。

他甚至否认存在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实,声称当时南京人口并未大规模减少。这番荒谬言论立刻招致公愤。马立诚完全背叛了自己的职业精神和责任担当,将自己变成了日本右翼势力的喉舌

2012年的钓鱼岛事件中,马立诚再次站在日本立场,公开宣称钓鱼岛属日本,引发全国范围的抗议。此后,马立诚被开除公职,只得逃亡日本。在日本,马立诚受聘为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继续发表亲日言论。马立诚彻底沦为日本民族主义者的打手,出卖国家利益

马立诚为何从爱国新闻记者一夜变成卖国作家?真相很快被披露——日本右翼势力曾经给马立诚提供巨额资金,要求他在中国传播亲日思想。金钱的诱惑让马立诚背弃了正义,出卖了国家利益。

马立诚的例子警示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个人理想必须服从国家利益。一个民族的崛起需要每个公民内心的正义与坚守,任何以个人利益为先的背叛都将遭到历史的严惩。马立诚终将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当作反面教材永远记住。

马立诚作为一位一名中国人,更是一位南京人,他是如何将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实不存在这样的言论说出口的,他难道是不知日本在我国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吗?

三、南京:绝处逢生的反抗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在这座古都展开了长达两个月的血洗。可就在这场噩梦般的屠杀中,绝望的平民和军民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对侵略者进行了令人动容的反抗。

当日军顺利打开南京城门,涌入城内后,他们仿佛得到了蹂躏人类的许可。手持刀枪的日军四处搜捕平民,有的直接枪杀,有的被押解到江边集体处决

日军将上万名手无寸铁的军民赶到草鞋峡江边,命令所有人坐在湿冷的江滩上,双手背在身后。一声军号响起,日军举起机枪对跪坐的人群扫射。就在生命垂危之际,囚犯中的一个年轻人咬断了绑在自己手上的绳子,然后帮助身边的人一起解开绳索。

、在乌龙山,日军也进行了残忍至极的集体处决。手持机枪的日军将数百名军民围在一起,随时准备扣下扳机。就在这时,一位年轻的士兵突然高喊一声“救国”,如疯狗般扑到最近的日军身上,一口咬住日军的手臂。其他人见状也纷纷加入反抗的行列。日军被突如其来的反抗惊住,陷入了混乱。

在街道小巷,居民也在进行着英勇的近身格斗。一位中年妇女双手被反绑,日军正要将她押往刑场。妇女猛然回头,一口咬住日军的手腕。日军吃痛松开了手中的刺刀,妇女拼命伸长胳膊想要够到。就在这时,另一名日军举枪射杀了这个勇敢的妇女。



在长达两个月的血洗中,超过30万无辜的生命在南京惨遭杀戮。日军士兵将杀人视为一种娱乐,残忍畸形的行径令人发指。而手无寸铁的平民,以自己微薄的生命力量,对这群魔鬼进行了感人至深的反抗。尽管反抗往往以失败告终,但这种绝不屈服的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四、笔者观点

马立诚是一个充满正义感与同情心的记者,他的报道揭露弱势群体困境,表达了普通民众的心声。如果马立诚能始终坚持新闻职业的理想,他本可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然而,一次到日本的访问改变了他的世界观,让他走上了背叛国家的不归路。马立诚开始频繁发表亲日言论,出版专访否认南京大屠杀,后来甚至在钓鱼岛问题上公开站在日本一方。

马立诚为何从理想主义者沦为叛徒?在利益的诱惑下,一个人的理想真的能保持纯净吗?这件事警示我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个人与国家的关系需要慎重把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日本   钓鱼岛   中国   人民日报   右翼   正义感   军民   南京   日军   世界观   势力   言论   中国人   力量   理想   编辑   历史   马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