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保国制服闹事醉汉,你可以质疑他的武艺,但不要怀疑他的人品

近日,马保国再次冲上热搜,但这次很多网友对他却好感倍增,因为他当时做的事情确实让人很难不赞一个。当时有网友在河南省的一个车站内,发现70多岁的马保国,正在制服一名醉酒闹事的男子。

在那名网友的视频当中,有一名膀大腰圆的醉酒男子,在火车站的候车区不遵守公共秩序发酒疯,候车区的很多群众敢怒不敢言。这时马保国主动走上前,三下五除二就制服了那个醉酒闹事的男子,并且警告男子不要再闹事了。


这个视频在网络上被传播以后,很多人开始对马保国开始黑转粉。别的不说,就马保国主动出手制服闹事的醉酒男子这一条,就比当年胡锡进躲在旁边看热闹要强很多呀。

有网友翻出来胡锡进在2019年发的一个帖子,在帖子中他说在前往香港的时候遇到暴乱分子,看到暴乱分子围殴一个黑衣男子,他只能躲在一旁,什么都没有做,甚至连他作为记者的专业素养记录事实,都没有实现。再看看当时环球日报记者付国豪,在香港机场面对暴乱分子的表现,高下立判!

而在今年七月初,胡锡进在评论某些事情的时候,刻意使用了马保国的名字来形容他的看法时,是这样说的:“我们不能是马保国,我们必须是张三丰”。


这种用别人姓名评论时事,却并没有使用很好的语境的做法,引起了马保国和胡锡进在网络上的隔空对峙。马保国在知晓这件事情以后,利用自己的个人社交账号巧妙回应:“律师函就算了,我们做人不能太“胡锡进”。

这件事情其实很多网友,都站在马保国的那一边。因为是胡锡进主动挑事,而且丝毫就没有顾及当事人马保国的感受。要知道胡锡进当时评论的事情嗯,跟马保国一点关系都没有,就这样拥有深厚文字功底的胡锡进还能把马保国扯进来,就让人有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虽然事后胡锡进为此道歉,但总感觉落了下乘。


而马保国的回忆相对比较和缓,甚至带有一丝调侃。胡锡进虽然已经从《环球时报》退休,但是他在评论时事的时候,多次论点互相矛盾,希望以此来迎合民意,但是却让大家看穿了他善于和稀泥的习惯。

比如在笑果文化辱军事件当中,胡锡进发表观点,希望大家能够原谅笑果文化这一次,要带着治病救人的心态。到西部战区发布声明声讨笑果文化的时候,他仍然保持这种观点。直到北京市文化部门开始对笑果文化进行调查以后,胡锡进的口风却完全变了。他声称要按照有关部门的部署,依法严惩笑果文化。

这种前后矛盾的事情胡锡进干了不止一次,也让很多网友对他不再信任。而马保国本人虽然因为混元太极的事情,一度成为了网友们的笑料,甚至成为了某些网站鬼畜文化的一种代表。

但是就人品而言,马保国确实不错。看到大家拿他的视频素材做成鬼畜视频,他也就是嚷嚷两句而已。这一次在车站制止醉酒男子闹事,也让大家对他的印象更好了。


同样都是退伍军人出身,怎么马保国和胡锡进之间的区别这么大呢?


#时事热点头条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暴乱   醉汉   武艺   人品   时事   车站   主动   分子   事情   男子   网友   文化   视频   马保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