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一等功臣回国,毛主席表示:你的名字不太雅,我给你改一个

前言:

1951年国庆前夕,为了庆祝国庆佳节,党中央决定邀请志愿军内的杰出英雄,参加国庆典礼和“群英会”。

毛主席对这些英勇战士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还在怀仁堂设宴招待这些“最可敬的人”。典礼结束后,毛泽东突然提名要推荐坦克英雄参加全国政协第三次会议。这一举动,引发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佳话。

贫穷少年创造奇迹

苏吊蛋生于1929年,出生在中国山西太原的一个贫困家庭。他的父母是地主家的长工,生活十分艰辛。由于贫困,家里人只能称他的小名为"吊蛋"。

在旧中国,穷人的生活非常苦难。苏吊蛋很小的时候,他的父母因为遭受地主的虐待和过度劳累而去世。而他的四个年幼的弟弟妹妹也没有幸免,只有大姐和姐夫不辞辛劳地抚养着他们。在社会动荡不安的内战时期,苏吊蛋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不确定性。

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苏吊蛋从小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精神。他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在艰难的环境下,他学会了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大姐和姐夫的悉心照料让苏吊蛋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他们一家人相依为命,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尽管身处逆境,苏吊蛋不放弃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他认为只有通过奋斗和努力,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帮助别人。

苏吊蛋的成长经历和家庭背景,培养了他无私奉献的品质。他懂得珍惜每一份温暖,每一份关爱,也深知在动荡的时代,国家和人民需要团结一心,共同面对挑战。这样的信念和品质将引导他未来更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标,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1945年,年仅16岁的苏吊蛋怀着满腔热血,决定投身八路军,成为了吕梁军分区十七支队的一名青年战士。他的家乡正深受日本侵略者的摧残,他决心为保卫家园、为抵抗侵略而奋斗。

然而,当他加入抗日战争时,日本侵略者已经处于败势,虽然还有些残余势力,但已经难以为继,犹如秋后的蚂蚱,只是蹦跶不了几天了。苏吊蛋坚信,只要自己的努力,必定能为战争的胜利贡献一份力量。

苏吊蛋参军后的第一场战役是一次名为“东堡村伏击战”的战斗。在那场战斗中,他初次尝到了杀敌灭寇的胜利滋味,也意识到战争的残酷和严峻。就在他准备继续投入战斗的时候,日本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战争终于画上了句号。

苏吊蛋并没有停歇,他在接下来的解放战争中继续奋战。在战斗中,他不断成长进步,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战斗技巧,屡立战功。他和战友们并肩作战,用血肉之躯守护着自己的家园,为国家的解放和和平付出了艰辛努力。

在太原解放战役中,苏吊蛋是一名普通的士兵,虽然并非高级指挥官,但他心怀赤诚和对祖国的忠诚使他成为了部队中的一面旗帜。在太原杨家堡阻击敌军的战斗中,他奋勇前进,决心死守阵地,保卫家园。

在那场激烈的战斗中,敌人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进攻,导致局势十分危急。苏吊蛋在一次冲锋中,腿部不幸中弹,鲜血顷刻间染红了大地。尽管伤势严重,但他没有退缩,咬紧牙关,坚持在战场上,为了部队的胜利,为了民族的尊严。

战斗结束后,医生对苏吊蛋的伤势进行了简单的处理,但他知道这远远不够,他需要休养和时间来康复。然而,苏吊蛋对自己的责任感和军人的使命感让他不愿离开战友,更不愿放弃保卫祖国的战斗。所以,即使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他又毅然决然地返回了战场,继续投身战斗。

随后,苏吊蛋所在的部队再次受命参加太原冶峪山的防御战。太原冶峪山地势险要,地域复杂,成为阻碍敌军西进的重要屏障。为了稳固这一防线,阎锡山调集了重兵,让苏吊蛋的部队负责攻打狼坡山,该山位于太原白家庄西面,是通向陕西、内蒙等地的重要交通要道。

苏吊蛋所在的部队遭遇了顽强的敌人,战斗异常惨烈。他们面对着敌军的猛烈炮火和强大的阻击,但在苏吊蛋的带领下,士兵们奋勇向前,坚持不懈地攻击敌人。最终,经过艰苦的努力,他们夺取了狼坡山的阵地,为保卫祖国西进的退路立下了赫赫战功。

1949年1月19日,阎锡山调动了4个师,共计万余名士兵,对敌进行了猛烈反扑。苏吊蛋所在的部队勇敢地迎战,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持续了整整四天四夜。

在这场战斗中,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苏吊蛋所在部队不幸损失了1000多名战士,但他们坚决守住了阵地,同时也成功歼敌2500人。在这激烈的交火过程中,苏吊蛋也不幸多处受伤,但他毫不退缩,继续坚定地指挥着战斗。

最终,苏吊蛋所在的部队取得了胜利,稳固地掌控了阵地。为了他在这次战斗中的英勇表现,苏吊蛋再次被授予一等功,表彰了他的杰出贡献与英勇勇敢。

抗美援朝,智胜美军

朝鲜战场上,苏兆丹内心的热血再次沸腾起来,他坚定地面对着来自美军的进攻。

“即使坦克冲到甘凤里,我也能一辆一辆炸毁!”苏兆丹壮志满怀,怀揣着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和保家卫国的决心。

刚刚抵达前线,苏兆丹明显感受到了美军与我军之间的巨大差距。战斗刚开始,美军便调动了各种先进飞机和坦克,向着我军展开了惊人的火力轰炸。

然而,我军的炮弹资源极度匮乏,对于只接受过临时炮兵训练的苏兆丹来说,想要多放几炮以熟悉操作,已经成为一种奢望。每一发炮弹都被精打细算地使用着,不能有任何浪费。

尽管如此,苏兆丹并没有退缩的意思。他以顽强的毅力和高昂的斗志,不断钻研战术,提高自己的战斗技能,用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发挥最大的战斗力。他知道,在这场保家卫国的斗争中,每一颗炮弹都是金贵的,必须用在刀刃上,给敌人以巨大的压力和打击。

7月27日,苏兆丹所在的部队按照上级的命令,在甘凤里一带悄悄展开了埋伏。情报显示,美军可能会派出一支步兵队经过这片地区。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我军制定了详细的行动计划,准备在这里进行步战行动。

然而,就在一切准备就绪时,意外的情况突然降临:出现的并非预期的步兵队伍,而是一连的坦克!这让苏兆丹感到压力倍增,但他没有因此胆怯,而是迅速做出反应。他立即指挥其他战士迅速分散至两侧的茂密树丛中,既观察着美军的阵型,又等待着来自指挥部的进一步指示。时刻保持警惕,准备随时发起必要的突袭。

与此同时,不远处传来剧烈的爆炸声。苏兆丹心中一紧,意识到指挥部已经遭到了美军的轰炸。通讯器中只剩下呲呲作响的电流声,无法再与上级取得联系。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局势变化,他明白必须依靠自己和战友们的力量来完成任务。

坚定地站在掩蔽点上,苏兆丹聚精会神地观察着敌军的动向。他能清晰地看到,美军部队开始加速向指挥部方向推进,呼啸而来的坦克轰鸣声随风传来,令人心悸。然而,苏兆丹并未感到畏惧,而是将焦点放在了挫败敌人的计划上。

他迅速调整战术,利用树丛和地形的优势,安排战友们在两翼隐蔽处采取防御姿态,尽可能削弱敌人的冲击力。虽然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情况,但苏兆丹没有放弃希望,相信凭借着团结和冷静的指挥,他们仍然有机会成功完成任务。

不容分心地注视着眼前的战场,苏兆丹等待着新的指示,准备展开关键的突袭行动,为保卫指挥部和部队荣誉而奋勇战斗。他相信,只要坚守阵地、紧密合作,并始终保持战术上的灵活性,他们将能够克服困境,战胜敌人。

眼见着先头坦克即将突破安全线,苏兆丹陷入了紧急的决策之中。他意识到,如果不采取行动,敌军坦克将会直接冲入我军大本营,我们将面临灭顶之灾。 然而,现在开炮可能会暴露我们的位置,引来敌方的空袭。

再者,我们手上仅有四门可用炮,而且对敌军指挥车的具体位置尚未确定…… 就在犹豫间,敌军指挥车突然出现在视野中。不容再有任何犹豫,苏兆丹毅然下令开火。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冒着被敌方发现的危险,迅速采取行动,集中火力对准指挥车。

我们必须以快速而精准的打击,消灭敌方指挥车,才能有效削弱敌军的指挥和控制能力。在火力覆盖下,其他炮台也应该寻找最佳位置,对即将冲至大本营的敌军坦克进行有力的打击。 同时,我们需要做好防空准备,以应对敌方可能发起的空袭。

密切监控敌方动向,及时采取反制措施,并且保持通讯畅通,确保我军能够及时作出应对。 这是一个充满风险的抉择,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通过果断行动,我们将有机会扭转局势,保护大本营的安全。

炮弹填装完毕,瞄准目标,立即开火!听到炮长苏兆丹的令声,四门火炮同时发射,每一发都命中目标,迅速摧毁了美军的指挥车以及其后的四辆坦克。

美军万万没有想到他们也会遭受到交叉炮火的袭击。在失去了指挥官的情况下,他们陷入混乱之中。慌乱地后退,我军立刻展开追击,将敌人歼灭个个干净。超过两千名敌人被我军彻底消灭。

战事结束后,我军的高级指挥官亲自前往前线,询问是谁指挥开火的。苏兆丹误以为他将会受到责备,于是毫不犹豫地承认了自己“擅自开炮”的行为,并摆出一副甘愿受罚的姿态。 然而,令苏兆丹始料未及的是,高级指挥官听后大笑起来,而非责备他。相反,他竟然对苏兆丹的勇敢行为进行了高度赞扬,并且授予了他一等功。这个意外的表彰使得苏兆丹备受鼓舞,赢得了他在后来回国参加会议时的机会。 在会上,苏兆丹受到了毛主席的关注和认可。毛主席不仅认出了他的名字,还为了纪念他的壮举而给他改了名字。

参加议会,主席改名

当年9月下旬,一批英勇的志愿军战斗英雄受党中央邀请,回国参加“群英会”和国庆大典,而“打坦克英雄”苏吊蛋也身在其中。

苏吊蛋心知,这次离开部队后不知何时才能重返,就算他再怀念与战友们并肩杀敌,朝鲜战场的动态变化也让他无法追上炮兵部队的行军速度。

因此,他离开部队时,首长嘱咐他:“你虽然是功臣,但无论何时都要对自己要求严格,要去最艰苦的地方,为社会主义再立新功!”

刚下火车,苏吊蛋和战友们在鲜花和人群的欢呼中,乘坐专车前往中南海。

在怀仁堂,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为这些“最可爱的人”设宴款待。当毛主席亲自举杯祝酒给志愿军英雄们时,苏吊蛋内心感到无比荣耀!

这是他一生中品味过的最美妙的酒,一杯入口,香气四溢,令人陶醉。

10月1日,苏吊蛋和他的战友们齐聚天安门城楼下,参加了庆祝新中国建国两周年的盛大观礼活动。沐浴在欢呼的人群中,苏吊蛋下定决心要毫无保留地为新中国奉献自己的一切力量。

随后,首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三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苏吊蛋以他在朝鲜战场上英勇表现的志愿军英雄模范代表的光荣身份参会。开幕仪式上,他座落在毛主席的后排位置。

在分组讨论环节中,苏吊蛋幸运地被安排到和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总理同一组。他亲眼目睹了伟人们的威严风采,亲耳聆听着他们的智慧论述。

会议上,毛主席提出了增加生产和厉行节约的重要战略方针。为了推动我国工农业的发展,他倡导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一批革新能手、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以此来节约国家的资金,并为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志愿军战士们提供支援。

这一战略方针不仅能够为国家节省大量资金,还将激励全国人民积极参与生产,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苏吊蛋深深地被伟人们的智慧和领导力所感染,他立志要发扬光大这一方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不懈努力。

当时的苏兆丹虽然仅22岁,缺乏文化背景,但他性格直率坦诚,心无旁骛,从不隐瞒自己的想法,亦不拐弯抹角。

在一次会议上,有人提出考虑取消志愿军军服的衣领和衣袋,以节约布料。听到这一建议,苏兆丹立即站起来发表了不同的观点。他表示,军服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没有衣领会显得不够美观,没有衣袋也会让冬天暖手变得不便利。

他的大胆言辞和直率态度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于是毛主席询问道:“同志,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部队的?”

苏兆丹转身向毛主席敬礼,并回答道:“报告主席,我叫苏吊蛋,是志愿军炮兵第31师401团一连一排的排长。”

苏兆丹原本出生在太原狄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母也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出于传统观念中的"粗名易养活"的想法,他们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叫做“吊蛋”,寓意着调皮、淘气。

主席看着面前的年轻人,微笑着说:“噢,你就是那个英勇地面对坦克的勇者。不过,你的名字不太合适,我想给你取一个新的名字。”

话音刚落,主席拿起毛笔,在纸上写下了“苏兆丹”三个字。周总理接过纸张看了看说:“这个名字起得好,兆是多的意思,丹是红的意思,这是个吉祥的好名字呀。”

“谢谢主席!”苏兆丹接过纸张,看着上面陌生的名字,内心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会议结束后,他还与毛主席、朱总司令等领导人合影留念,这张照片成了他一生的宝贵回忆。

当晚,他回到住处,内心的激动已经无法压抑,喜悦如洪水般涌上心头。他的室友被他兴奋的状态吓到,急忙问他发生了什么。他兴奋地说:“主席给我改了名字!主席给我改了名字!”那一晚,他的心中充满了甜蜜和幸福,笑容挂在脸上,红光洋溢。

退伍后低调生活,隐入尘埃

自从苏兆丹从北京回到家乡,他的日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部队为了培养他成为一名军官,安排他前往辽宁速成中学学习。这个安排意味着他要先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以便将来顺利毕业并直升为军官。然而,就在学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辽宁速成中学却突然被撤销了。这时,部队正忙于战场,无法与他取得联系。于是,在这种突如其来的情况下,苏兆丹不得不面对现实,选择了转业,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太原。

这次回乡,对于苏兆丹来说,实际上是一次战功赫赫、功成名就的衣锦还乡之行。然而,尽管他取得了如此显著的成就,他却没有将自己的身份和英勇事迹提及于人前。他不谋求任何特殊待遇,而是保持谦逊的态度,默默地遵从安排,无私地为人民大众提供服务。

当时,苏兆丹手握着部队为他开具的介绍信,证明他是一位功勋卓越的士兵,他还拥有四次负伤的伤残证明,以及被授予正排级转业的文件。然而,他并没有拿出这些文件来炫耀自己的过去,也没有试图以此来争取任何特殊的关照。相反,他静静地将这些宝贵的文件收好,只是默默地将自己比作一颗螺丝钉,默默地为人民大众做出贡献。

因此,苏兆丹被分配到了当地的瓦砖厂工作。然而,厂长并不了解他的英勇事迹,只是把他当成一个普通的新员工来对待。苏兆丹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失望或气馁,他依然充满了干劲和奉献精神,尽职尽责地履行着自己的工作职责。,

他也确实没有居功自傲,默默地承担起各种重活累活,作为党员和战斗英雄,他始终铭记集体利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坚信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日子就这样平静地一天天过去了,虽然安稳,直到1961年10月的一天,一个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了——没有被敌人欺负的英雄竟然被一个权力滥用的人欺负了。

在厂里,有个小领导,凭借手中的权力,肆意纵容自家亲戚吃空饷,明明没有上班劳动,却白白领了国家的工资。

然而,小领导并不知道,眼前的这个人正是保家卫国的英雄,曾经保护过祖国江山的人。他怎能容忍这些蛀虫浪费国家的资金?

工人们都敢怒不敢言,唯有苏兆丹敢于挺身而出,义正词严地质问领导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小领导怀恨在心,不久便随意找了个借口将苏兆丹开除出厂。

此后,苏兆丹回归了农民的老本行,娶妻生子,踏实地生活。

由于被开除的缘故,他总是遭遇着偏见和歧视,生产队总是将最脏最累的活派给苏兆丹,像是掏厕所、挑粪这样的辛苦活。

然而,苏兆丹默默承受着,他不喊冤,不制造麻烦,因为他坚信:这不是党的安排,党会认识到他的价值!

于是,这漫长的等待延续了整整18年。在等待中,他始终保持着对党的信任和对国家的忠诚。

经过漫长的18年寻觅,英雄的归宿终于显现。 当年,部队内外都心焦如焚,无法理解一个如此杰出的军官为何会在读书时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然而,那个时代的通讯技术尚未成熟,茫茫人海中寻找一名军官就如同大海捞针般困难。

部队为了找到这位英勇的军官,曾多次跋涉于北京、西安、上海等地,可惜一直毫无线索。直到1978年,部队的脚步终于踏入了狄村,那一刻,他们终于找到了苏兆丹,正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 苏兆丹是个坚强的战士,曾上阵杀敌,经历了无数生死考验,但他从未在战场上流露过一丝眼泪。甚至在一次差点丧命的重伤中,他也没有低声下气。

然而,当他看到部队的老友,那些曾一同并肩作战的伙伴们,他终于失去了控制,泪水如雨倾泻而出。 整整18年的光阴,英雄默默承受着冤屈与委屈。部队得知真相后,立即下令展开彻底调查,终于查清了苏兆丹受冤的事实。 然而,时间已经不再眷顾,时光留下了痕迹。

到了2011年,已经83岁高龄的苏兆丹,不幸患上了脑萎缩病。他的记忆开始变得混乱,时常会忘记一些重要的事情。然而,每当他看到当年与毛主席、朱德将军等伟大领袖们的合影,那些曾经的历史瞬间依然清晰,他的眼中依然会涌现热泪,感动之情溢于言表。

总结

许多英勇的战斗英雄在战场上默默书写着自己的传奇,然而这些壮举却鲜为人知。直到21世纪初,一场名为“搜寻英雄,颂扬英雄”的活动,终于让苏兆丹这位杰出的一等功臣,其英勇事迹逐渐为人所知悉。

当号角声响起,他们毅然决然地踏上战场,义无反顾,浴血沙场。战争胜利之后,他们默默隐藏功名,心甘情愿沉溺于平凡生活。他们毫不犹豫地将一生奉献给祖国的建设,默默无闻,从未远离。这些英雄的壮举应该永远被铭记在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志愿军   指挥部   指挥车   太原   敌方   敌军   我军   功臣   英勇   坦克   美军   祖国   部队   敌人   名字   英雄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