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手参加马拉松猝死,机构却发现他是替跑者,这锅该谁来背

文|硒小松

编辑||知法明律晓理


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不管是跑步、游泳,还是瑜伽、打球,运动对人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伴随着奥林匹克精神深入人心,各种体育赛事也举办的如火如荼。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在运动开始前就做好保护措施,让自己能够安全运动。

然而,在厦门的一场马拉松赛事上,一名男子却在比赛过程中猝死,之后他的妻子还将相关人员告上了法庭。

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呢?主办方是否应该赔偿呢?

«——【·案情回顾·】——»

比赛途中,突发意外

十二月,全国多个城市已经进入了冬天,气温越来越冷,风吹到脸上,都能感受到一阵阵寒意,人们也纷纷穿起了冬衣。

然而在厦门,却是另一番景象。阳光撒在身上依然是暖洋洋的,空气中弥漫着花香,一场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事将在这里展开。

参赛选手小吴穿着一身崭新的运动衣裤,脚下踏着一双漂亮的运动鞋,正在出发点做赛前热身。他一边做着运动,让自己的身体放松下来,一边和周围的其他参赛选手聊着天。

对于此次马拉松,他非常期待。但他此刻能够站在这里参赛,其中是颇费了了一些周折的。

早在赛事的消息公布之初,他就对此非常感兴趣,但之后因为工作太忙,他就把报名这事错过了。

本以为这次无缘参加,却没想到,同事尤姐告诉他,自己朋友之前报名参加了这个马拉松,但后来有事不能去,如果小吴感兴趣,可以把名额转给他。

小吴自然欣喜答应,他拿到了对方的参赛号码布条,开始满心期待这场比赛。

此时,工作人员向众位参赛者通知,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于是大家都来到了出发点。赛事主办方针对此次马拉松比赛发表了讲话,希望参赛者们能够享受这场比赛。

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小吴也跑了起来。他起步非常和缓,想先保持着适中的速度,让自己的状态稳定下来。

小吴调整着呼吸,一边跑步一边看着周围的风景,厦门四季如春,即使在冬日也是非常漂亮的。

赛程过了一半,周围就渐渐有人跑不动了,眼看着大家的步子都慢了很多。小吴也觉得自己有点胸闷,但想着自己已经跑了这么久,应该是运动量太大导致的,是正常的情况。

于是,他依旧保持着这样对速度,往终点跑去。可越跑,小吴越觉得这种不适感变得强烈,到了距离终点两百米的地方,这种不适感达到了顶峰。

但小吴并没有停下来,总归只有几百米了,跑完就可以休息了,于是他仍然卖力向前跑去。忽然,小吴感觉自己眼前一黑,下一秒他便直接倒在了地上。

丈夫去世,妻子追责

马拉松的工作人员注意到了倒地的小吴,立刻带着医生上前,医生查看了小吴的情况,迅速对他进行了急救措施,但措施做完也并没有什么作用,于是便立刻找来担架,抬起小吴上了救护车,向医院赶去。

到了医院,经过医生的抢救,确认小吴已经死亡,于是通知家属速来医院。

当小吴的妻子娟子接到医院电话的那一刻,他还以为是别人的恶作剧。但当她赶来医院,看着已经永远沉睡的丈夫时,她却不得不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就在早上的时候,丈夫还兴致勃勃地和她告别,说自己要在马拉松比赛上取得一个好名次,这才几个小时过去,丈夫竟然就这么去世了。

“您节哀,对于您丈夫的去世,我们感到很抱歉,马拉松比赛里遇到这种事也是有的,虽然很遗憾,但是希望您不要太过难过了。”工作人员安慰着娟子。

但这话落在娟子耳里,却让她觉得讽刺至极。丈夫本来是不去参加这个比赛的,但是因为有人将参赛名额转给了他,他才去参加了,结果就再也回不来了。

而且丈夫是参加马拉松出的事,那比赛的主办方就应该负这个责,像现在这样不痛不痒地安慰几句,就想把这事揭过去吗?

娟子并不理睬旁人,跟着护士去帮丈夫办了手续。之后,她和家人们给丈夫举行了葬礼,看着墓碑上丈夫的照片,娟子觉得这真是造化弄人,但这事不能就这么结束了。

于是,娟子来到了法院,直接将马拉松赛事的主办方和给自己丈夫转让参赛名额的小李,告上了法庭,向他们索赔128万。

两度起诉,维持原判

面对娟子的起诉,主办方和小李觉得非常无辜,意外发生,人人都为之惋惜,但过错与他们何干?于是,二人对法院方给出了自己的回复。

主办方认为,自己在赛事筹备之初,就已经将安保、医疗等团队安排好了,在比赛当天也是时刻注意着选手们的状况。当天小吴倒地之后,工作人员和医生也第一时间去急救了,小吴的死是意外,他们对此没有责任。

而小李则说,是小吴想去参加比赛,自己才把参赛机会转给他的,如果不是因为他是尤姐的朋友,自己也不会给他参赛号码牌。如果知道会发生这事,当初她就直接放弃比赛机会,也不至于闹成这样。

于是,经过仔细审理,法院对这事做出了一审判决:小吴的死是意外,主办方和小李不需要承担责任,也不需要对其进行赔偿。

败诉之后,娟子觉得不服,便找到律师想办法。娟子的律师注意到,小吴拿着小李的号码牌去参加比赛,主办方却并没查出来,反而让小吴直接参加了比赛,这是主办方的失职。

于是,娟子选择再次上诉。这一次,她将索赔金额降到了55万。

二审很快就开始了流程,这一次,法院查到了一个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小吴之前也参加过马拉松比赛。

既然小吴之前参加过,那就应该对自己的身体情况有所了解,但他却还是来参加了这个比赛,那么他就得对自己的猝死负责。于是,二审结束,法院依旧维持了原判。

离开法院时,娟子脸上已经没有了表情,这段日子,每一天晚上她都睡不着觉,一闭上眼,脑子里就是丈夫的脸。

她总觉得丈夫的死不能就这样轻轻揭过,一定要找到人为此事负责,好像这样做就能为丈夫的意外去世找一个合适的理由。

但这段日子下来,她觉得自己非常疲惫,好像老了好几岁。娟子非常想念自己的丈夫,但在此时,她却不得不承认,丈夫已经永远离开了他,仅仅因为他自己的不知分寸,他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本案中,赛事主办发是否有触犯法律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承担补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在本案中,马拉松赛事主办方在比赛中配备了足够的安保人员和医务人员,最大限度的确保了参赛者的安全,尽到了安全保障义务,其行为未触犯相关法律。

对于广大公民来说,在参加公共活动之前,一定要确保该活动提供了安全保障,包括安保和医疗等各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要确保好自己的身体状态是否能够参加公共活动。

«——【·结语·】——»

运动本是好事,积极参加比赛也值得鼓励。但小吴却忘了好好衡量自己的身体情况,盲目乐观地上了赛场,最后的结果却让人如此痛心。其实,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像小吴这样,抱着“没关系”的态度,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毫不在意,最后酿出一个个惨剧。

生命是可贵的,也是易碎的。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是一棵白杨,但其实只是株小草,经得起风吹雨打,却抵不过一瀑流水。

所以,对待生命的时候,我们何不谨慎、再谨慎一点,当感觉自己无法承受的时候,不妨早一点“喊停”,让自己及时得到休息。逞强不是美德,放弃也不是软弱,向自己的身体妥协,是大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马拉松   参赛者   安保   赛事   选手   法院   丈夫   意外   身体   发现   机构   医院   责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