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清波狠批《罗刹海市》:低俗、歧视女性!那英是坚持审美的马骥

近日,华语乐坛爆出了一首名为《罗刹海市》的歌曲,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热议和吐槽。这首歌由备受期待的刀郎演唱,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歌词中的隐喻嘲讽,迅速风靡全国。然而,就在大家为其成功喝彩时,不少评论人士纷纷站出来批评这首歌的低俗性和对女性的歧视。


中国时事评论人邓清波在一篇长文中对《罗刹海市》进行了深入点评。他首先认为,这首歌的成功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方面,歌曲中的隐射嘲讽让不少人找到了共鸣,因为在生活中他们或多或少都遭遇过不公;另一方面,有些人对自己的成功有更高的期待,而《罗刹海市》恰好表达了他们的内心声音;此外,还有一部分人觉得娱乐圈的名利场非常复杂,他们将这首歌解读为刀郎对昔日低评他的几位红人的回应。


然而,邓清波并不认同这首歌的审美价值。在他看来,刀郎的其他作品如《2002年的第一场雪》、《冲动的惩罚》、《西海情歌》等都缺乏营养成分,听起来平庸无奇。而对于《罗刹海市》,他指出其中的低俗、浅薄和无聊之处,特别是将人体排泄物和对女性的歧视隐含其中,令人难以接受。


与此同时,邓清波赞美了歌坛巨星那英,称她是坚持审美原则的马骥。他指出,《罗刹海市》的内容源自蒲松龄的同名小说,小说通过抨击世道的不公和美丑的颠倒,赞美了那些在乱世中仍然坚守原则并发声的人。那英在刀郎红透的时候依然坚守自己的原则,并对缺乏审美观点的刀郎保持了抵制,这种坚持实非易事,正如小说里的马骥一般。


最后,邓清波呼吁音乐作品应该更多地描绘忠贞的爱情、浪漫的生活和温暖的亲情。他认为优秀的音乐作品不能只有怨气和戾气,而应该散发着正气和和气。


不难看出,邓清波与那英一样,都认为音乐作品应该是引人向上的,让听众在聆听之后能有所思考。然而,作为音乐人创作出来的作品,目的各不相同。有些赞美现实美好的,有些吐槽社会乱象的,每个人都有权利评论别人的作品,但过度批评却未必合适。


综上所述,《罗刹海市》这首歌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它的成功与否在于个人观点的不同,有人称赞它的独特风格和嘲讽,也有人批评它的低俗和歧视。无论如何,音乐世界本就多元而宽广,每个人都应该保持对不同音乐作品的包容和尊重,让多样性在这个和谐的时代得以共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罗刹   低俗   西海   女性   目的   华语   不公   音乐作品   批评   独特   原则   期待   风格   作品   小说   邓清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