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绿色疗法”助孩子止咳

“孩子咳嗽一直不好,用了很多办法效果都不好。想不到换成这种不打针、不吃抗生素的‘绿色疗法’,竟然有效果了。”近日,在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患儿家长黄女士连声感谢医护人员。

来到云南省中医医院就诊时,黄女士的孩子咳嗽已有两个月。儿科主治医师苏艳接诊时,发现孩子的症状很重,咳嗽、痰多、精神差。“经过CT检查后,发现孩子肺部有渗出病变,属于肺炎的表现,建议家长让孩子住院治疗。”苏艳询问后得知,来就诊前,黄女士已经带着孩子做过雾化,还在朋友推荐下买了止咳的西药和中成药给孩子吃。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帮助孩子排痰?苏艳想到,近2年来,医院儿科运用从省外学到的一种新的推拿技术,可以通过手法排出气道深部的痰液。苏艳说:“对于呼吸道深部痰液,可以在呼吸内镜下做肺泡灌洗,但这是一项侵入性操作,对孩子而言比较痛苦。而推拿这种不吃药、不打针的治疗方式,能提高患儿治疗接受度,减轻痛苦。经过推拿手法,刺激机体自主排痰。”想不到才做了一次手法排痰,第2天孩子咳嗽、咯痰、肺部啰音都明显好转。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在恢复期继续通过中药汤剂和院内制剂调理孩子的饮食问题,孩子胃口好、睡得好,身体恢复也就更快。

为何黄女士的孩子做了很多治疗,也吃了止咳中成药,却不见好?苏艳介绍,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导致咳嗽的原因很多,在没有分清根本原因的情况下,给孩子不对症服药,肯定不会有效果。因此,在接诊时,需要对孩子进行望闻问切四诊,望孩子的面色、痰色,听咳嗽的声音,询问大小便和舌脉指纹情况。经过详细问诊和观察,才能辨出病性,根据寒热虚实、脏腑等情况有所侧重,对症治疗才有效果。

中医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外感咳嗽一般起病急,病程短,多为感受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加之饮食不调等因素致病,多为实证,表现为风寒、风热、温燥等多种证型;内伤咳嗽大多属于西医慢性咳嗽范畴,是指病程大于4周,反复发作的咳嗽,病程长,多为虚实夹杂的病症。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不足,加上外感病邪,肺主皮毛司呼吸,外邪入侵,首先犯肺,肺气上逆,则为咳嗽,病程日久则出现气虚、脾肺虚弱。脾虚则生痰,虚实夹杂,病程缠绵难愈。所以“正虚邪恋”是慢性咳嗽的主要特点,需标本同治,以补虚为主。

“这也是为什么脾胃不好,容易有痰、引起咳嗽的原因。这段时间来就诊的患儿,有60%都是因为咳嗽问题。就诊及时、邪轻病浅,经过中医辨证后可以通过中药汤剂治疗。”苏艳表示,针对云南地区孩子常见的咳嗽问题,医院里历代名老中医总结经验,研制了8种院内制剂,方便对孩子辨证治疗,除了中药、院内制剂,还结合针灸、贴敷、推拿、中药熏洗等特色疗法,帮助孩子缓解症状、缩短疗程。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晓莉

责编:张曦

编审:周晓雪

终审:周健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汤剂   云南省   外感   孩子   病程   虚实   院内   儿科   制剂   疗法   中药   中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