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38个儿女送国外,临终告诫:不准为中国效力,一女儿臭名昭著

前言: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猛烈爆发,清朝的统治权力迅速陷入土崩瓦解的状态。 最终,在袁世凯的迫逼之下,南北两方于人民期待已久的时刻达成协议。

经过几次“交锋”,最终在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在隆裕太后的“庇护”下宣布退位,至此,标志着历经漫长三个世纪的横跨华夏大地的清朝落下帷幕。

这一宣布退位的重大时刻,浸透着华夏大地数百年来的厚重历史。

作为宣布退位条件的一部分,清朝一众官员获得了《清皇室优待条例》

在这份条例的加持下,末代皇帝溥仪不仅保住了自己的尊严和在紫禁城的居住权,并且还能够每年获得由民国拨付的400万两的“零花钱”,以备生活之需。

并且,其他的清朝贵族也因循守旧制度,享有了私产的保护,自己的财产不被罢免,并且不用遵循民国号召的强制性兵役。

然而,在这种动荡不安的局面下,清朝遗留的“腐败官员”还是占据多数。

许多旧清朝的官员,对于民国罢免他们的职位心有不甘,更是有的官员用自己遗留下的财产,经过一段时间的奢靡之后,内心涌起了想要再立大清皇朝的想法。

更甚者,眼见复辟清朝无望后,他做出了一个叛国的决定,竟然将自己的38个孩子送往国外,并且在他们离开前,毫不掩饰地表达了他内心的想法:“以后,无论谁出人头地之后,不许为中国做出任何贡献,更不要扬言自己是中国人。”

此人,便是“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

爱新觉罗·善耆的生平

善耆生于1866年,当时正值清朝饱受第一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社会的动荡使国家形势举步维艰。

然而,在这个时代的背景中,善耆却不同于其他的清朝王爷,他比较更加重视即将亡国的危机。

身为豪格的后代,他自然要继承肃亲王这一爵位。

作为清朝的贵族,他自然也会像其他的王爷一样,迎娶众多王妃,而他的子嗣则达到了惊人的38位。

但此举并非出于个人私欲或追求快乐,而是在彰显他对大清王朝的忠诚。

在他年轻时,肃亲王就表现出了为大清王朝尽忠的想法,他在青年时期投身武道之门,志在平息当时混乱的时代。

在八国联军入侵清朝时,善耆看到了大量训练有素的皇宫禁卫军被外国人使用热武器射杀,就连他的肃亲王府也被八国联军的一团熊熊大火彻底夷为平地。

尽管中国遭受了八国联军的残酷摧残,但他并没有因此对列强怀有怨恨,反而愈发地崇尚西方列强的强大武力。

故此,他决定以后要将自己全部的子嗣送往海外,希望有朝一日可以重振清朝的昔日雄风。

在那个时候,他最常接触到的列强国家,就是只能给中国带来深深耻辱的日本。

时间来到1899年,当时刚刚逃脱了八国联军追杀的善耆认识了一位日本人川岛速浪。

川岛速浪在日本军队中担任翻译的职务。而善耆却与这位曾在四年前打败清朝的日本翻译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且还结拜为异姓兄弟,颇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随着《辛丑条约》的签署,善耆罕见的成为了清朝皇室依靠的满族贵族之一,他逐渐地成为掌握核心权力的关键人物。

1902年,他被任命为工巡总局的领导人物,这在当时是一个“油水”非常大的职务。

简单的说就是,他负责监管清朝皇宫内的所有工程,而在进行这些工程时,吃回扣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更何况在当时贵族获取的回扣是非常多的。

然而,善耆在面对回扣问题时,与其他权贵不同的是,他毫不动摇地展现了不为回扣所动的决心,他坚定地推动改革,严厉打击贪污腐败行为。

善耆的改革政策在他负责的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估计,他替溥仪挽回了相当可观的收益。然而,这些改革措施触动了其他王爷的利益,很快就引起了步军统领衙门中2万余名官兵对他的控诉,最终导致他被撤职。

善耆当时可能也会像其他清朝士人一样感叹:“宁愿不要神明垂怜,也不愿限制吸纳人才”。然而,他的身份决定了他与当时的士人难以走同一条路。

因为当时士人真正渴望的是为中国尽忠,而他则崇尚为清朝效力。

这一事实他自己也非常清楚,有时甚至会不由自主地感到对自己生于清朝皇族而有些后悔。

从他释放汪精卫这一事件来看,他对此问题的态度表现得十分明确而严肃。

1901年,汪精卫带着爱国热情来到苏州,打算刺杀溥仪的父亲载沣。然而,他没有做好充分地思考和计划,结果刺杀行动失败,他被抓获。

善耆当时负责审理汪精卫的案子,最终不知何原因,善耆作出了释放汪精卫的决定,然而,并不止步于此,他甚至流露出这样的观点:“如果我不是出生在王族,我早就加入革命党并反叛朝廷了。”

托付希望于儿女,其女为日效力

随着同盟会成立临时联合政府,并推举孙中山先生为临时大总统后,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主导的帝制体制倒台,善耆等“宗社党”无论如何反对皇帝退位也无济于事。

正当善耆思考着是否应该赶紧离开北京时,川岛浪速前来拜访他。

川岛不断蛊惑善耆,试图让他逃到满洲。川岛称,善耆完全有能力在满洲建立一个“满洲国”,而日本将全力支持善耆的复辟计划。

他听到复辟二字之后,便毫不犹豫地投靠了日本势力。

善耆甚至大肆吹鼓“中日和谐”,在日本天皇死掉之后,他还穿丧服吃斋以示忠诚。

为了加深与日本之间的关系,善耆不惜将年幼的女儿交给川岛浪速收养。在善耆、溥伟、川岛浪速等人的支持下,宗社党在东京快速复兴起来。

然而,当他们计划利用袁世凯称帝来实现分裂目的的时候,军阀张作霖却击败了他们。

在袁世凯去世后,段祺瑞接任了领导职位。由于他与日本有密切关系,日本人将宗社党视为无关重要的存在,只是为了满足自身利益而保持其存在。

当时善耆感到复辟前景无望,他深感失望。

然而,他并没有丧失信心,仍然坚守着复辟的行动,直到耗尽了所有的财富。

尽管物质匮乏,年事已高,他决定将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子女身上。

善耆拥有五位夫人,共计有三十八个子女,除了曾经将十四女儿移交给川岛浪速之外,其他子女也都经过细致的嘱咐后被送往海外,而善耆是这样嘱咐的:“以后,无论谁出人头地之后,不许为中国作出任何贡献,更不要扬言自己是中国人。”

其中三个儿子被送到了英国、德国和比利时,而剩下的子女都被送至日本。

为了复辟,善耆可谓是用心良苦,最终,一代王爷在1922年抑郁而终。

而他送给川岛速浪的那个女儿从14岁便开始接受日本教育,并且改名为“川岛芳子”。

在被认为是川岛家的养女之后,仅仅14岁的川岛芳子开始接受严格的日本军国主义教育。

她的思想逐渐改变,意识中她已不再视自己为“清人”,更不用说是中国人,而是想成为一个真正的日本国民。

随后,川岛芳子加入了日军,并积极参与建立伪满政权的事业,最终荣获少佐军衔。

然而,在抗日战争的年代,川岛芳子凭借她婀娜柔美的外貌成功诱惑了许多国民政府高级官员,从他们手中窃取了大量重要情报,并交给了日军。

由于川岛芳子的汉奸行径,中国军民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至今,她的名字依然被唾弃,她给中国带来的伤害无法弥补。

直到1945年,这个多次犯罪的女间谍终于被捕。然而,即使在监狱中,川岛芳子也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她始终忠于日寇的利益,成为了他们的忠实走狗。

最终,随着抗日结束,1948年,川岛芳子在北京被执行了死刑,最终也没有完成其父的愿望。

结语

善耆痴心妄想恢复清朝,然而他不曾察觉到,他所称之为“日本友人”的川岛浪速,实则在策划一场阴险的阴谋。

不幸的是,在被欺骗的过程中,善耆以悲剧般的结局离世。更令人沮丧地是,他的38个子女几乎无一幸免地沦为汉奸。这种情况属实让人叹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川岛芳子   爱新觉罗   中国   士人   臭名昭著   日本   王爷   联军   临终   清朝   效力   儿女   子女   官员   女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