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迎来“最强外援”,她载“芯”归来,或可解除芯片困境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小初

编辑|小初

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芯片这一高科技产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地位,从地上跑的汽车到天上飞的飞机,从每个人都有的手机,再到太空中翱翔的卫星,其中都有芯片的身影。

而我国的芯片和半导体行业因为起步较晚,一直以来都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卡脖子”,中国的芯片发展举步维艰。

可是这一切却因一位看上去柔柔弱弱的巾帼英雄的出现得到改善,带领着我国的芯片行业走出了困境。

那么,这位“最强外援”究竟是何方神圣?又为中国的芯片做出了哪些贡献呢?

多项成就集于一身

2017年,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开幕,其中一位来自江西的小姑娘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她就是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研究员,为我国的芯片做出巨大贡献的黄芊芊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这一奖项,在2004年设立以来,一共有184位女性科学家获得过此项荣誉,这些科学家们在后来也都成为了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其中还有10位女科学家成为了两院院士,7位科学家获得了“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并且我们熟知的制造出指哪打哪的“天眼导弹”的科学家魏诗卉,也是其中的一员,只不过她是第十五届的获奖者,而即将介绍的黄芊芊是第十四届的获奖者,由此可见,这个奖项的分量有多重。

而黄芊芊作为一个普通人,能够获得这样的成就,与她的家庭有着很大的关系。

平凡的家庭培养出了不平凡的人

1989年,黄芊芊出生在江西省的上饶市,在那个年代,重男轻女的观念在大多数人中还依然存在,家族中的其他成员对于黄芊芊的到来并没有展现出太大的喜悦,殊不知,这可是未来的女科学家。

但黄芊芊的父母思想却很开放,母亲还是一名人民教师,两人对于这个上天馈赠给他们的女儿很是宠爱。

再加上当时国家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黄芊芊的母亲作为国家在编的人民教师,也是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没有再给黄芊芊添上一个弟弟妹妹,这也让黄芊芊在一个丝毫不缺物质以及关爱的原生家庭健康长大。

父母也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了她的身上,而她本人的表现也确实没有让父母失望,甚至是给整个家乡的人带来了荣誉。

初中毕业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当地最好的高中“上饶一中”,进入高中后的她和其他的女性科学家一样,展现出了惊人的理科天赋,在数学和物理方面碾压班里的一众男生。

要知道,她所在的班级已经是整个年级最好的班了,里面都是一些大神级的学生,即便是这样,她依然能拿到前几名的成绩,并且一直稳定到了高三。

经历过高考的人都知道,高中时期会接触到各种诱惑,情感上的、娱乐上的等等,一些一开始成绩优异的孩子到了后期很可能就会迷失自我,逐渐堕落,那个年代的高中生中途辍学的也不在少数。

但黄芊芊的成绩却丝毫不用担心,在2006年的高考中,她凭借着稳定的发挥,一举成为了其他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考上了我国最高学府之一的北京大学。

在专业的挑选上,身边的同学和亲人都建议她报名医生,教育等专业,将来端上“铁饭碗”,但黄芊芊却早就有了报效祖国的心,并不想安稳度过一生。

好在她的父母在平日里就非常支持黄芊芊的决定,这次也不例外,根据黄芊芊的爱好让她报考了北大的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微电子学专业,为她未来在芯片领域的成就埋下了伏笔。

她考上北大的这波操作也让一直重男轻女的叔叔伯伯们对她刮目相看,殊不知,更厉害的还在后面。

黄芊芊做出的贡献

在那个计算机还没有普及的年代,黄芊芊学习的非常吃力,但她凭借着一直以来保持的良好习惯以及超强的学习能力,迎头赶上并超越了同门师兄弟,在学生时期就发表过许多非常有针对性的文章,并且凭借她的成绩完全可以拿到公费留学的名额继续深造。

可黄芊芊并没有选择出国,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继续留在北大搞科研,就连一些国外的研究所以及高校开出高价邀请她过去留学也仍然不为所动。

在她看来,在国外的研究成果肯定会被剽窃走,在国内搞科研的话,无论最后结果如何,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是我们自己的。

在后来的短短5年时间里,黄芊芊以综合素质排名第一的成绩拿到了北京大学的理学博士学位,并且还在读博期间在IEDM发表了数十篇为第一作者的论文。

而这个IEDM则是国际电子元件会议的简称,代表着世界上半导体、电子元件技术、设计、制造、物理与模型等领域的权威,小小年纪能够在这样的平台发布文章,已经让黄芊芊小有名气。

2019年,黄芊芊因其在超低功耗微纳电子器件基础研究领域的重要贡献,获得IEEE电子器件学会青年成就奖,那一年,放眼全世界,获得这个奖项的也只有三个人,不仅如此,她还登上2019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榜单,可以说是半导体行业一颗耀眼的新星。

许多国外研究所也抛来了橄榄枝,开出天价的薪资来吸引黄芊芊,可她却选择薪资并不高的国内芯片的龙头企业“中芯国际”。

她和中芯国际合作研制了超低功耗原件,同时摸索出了世界上首个基于12英寸CMOS生产线的互补隧穿器件集成技术,并且还和爱国企业华为合作,为其芯片摆脱进口的情况进行助力,华为研制出的重磅产品海思芯片中就有黄芊芊的身影。

而她之所以没有选择出国搞科研,一方面原因是对祖国爱的深沉,另一方面原因就是她清楚祖国半导体行业面临的现状。

我国半导体行业的严峻形势

我国的半导体产业由于起步较晚,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一直像是襁褓中的孩子,好不容易从28nm逐渐壮大到了14nm,又遭遇了中美贸易战的爆发。

从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以后,美国就对我们的半导体行业实施了制裁,对制造芯片所需的技术进行了全面封锁,并且禁止半导体企业将芯片出口到中国,华为等企业面临着无芯片可用的困境。

2020年,国内的芯片制造龙头企业又被美国列入了“实体清单”,意味着未来所需要进口的制作芯片的设备都需要经过美国的同意才能买到。

就连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ASML,也因为美国的集团是大股东而听命于美国,停止向中国出售制作芯片所需的光刻机,更加限制了我国芯片行业的进展,好在有黄芊芊这样的科学家的存在,带领着我们的半导体行业前进着。

再告诉大家一些关于我国芯片的好消息,目前,由中芯国际牵头成立的四家代工厂已经又两家将于今年年底实施量产,并且是28nm和14nm制程的生产线。

虽然和西方国家的工厂有着一定的差距,但看着国产芯片正在一步步的变好,也鼓舞了一众科学家和群众,在这两个制程的生产线中,黄芊芊就做出了巨大贡献。

并且我国的光刻机制造企业上海微电子在制造光刻机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90nm的光刻机已经开始量产,成功制造出28nm的光刻机指日可待。

结语

她的经历告诉我们,中国的教育机制也能培养出优秀的科学家,我们的高等教育丝毫不逊色于西方国家,并不是只有出国留学这样唯一的途径才能成为行业领军人物,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的实施“闭关锁国”政策,要进行适当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也让我们知道在每一项高端科技的背后,都会有像黄芊芊这样的伟大的科学家在背后默默付出,才有了如今的便捷的生活。

如今的黄芊芊,在对我国芯片事业殚精竭虑的同时,也继承了母亲的衣钵,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在北大作为博士生导师教书育人,培养更多的半导体行业人才,并且获得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正如我国的各类武器装备的历程那样,从仿制到创新再到自主研发,我们的芯片正在自主研发的道路上埋头苦干,相信,距离我们自主研发的高端芯片问世的一天,已经离我们非常接近。

相信,在众多向黄芊芊这样的科学家领导下,会有一代又一代的年轻科学家前赴后继,冲上科学研发的“战场”,早日让祖国屹立在世界之巅!

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剩下后续事件有新的进展能够让您迅速关注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中国   芯片   华为   光刻   外援   美国   半导体   困境   科学家   最强   成绩   我国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