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是4国并存,为何罗贯中了只写三国?被抹去的一国很熟悉

我们都知道战国时期有个“燕国”,派出荆轲刺杀秦王,嬴政“秦王绕柱”,差点“中道崩殂”。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三国时期,也有一个“燕”国,昙花一现,却不失绚丽。

罗贯中以一部《三国演义》使得三国这段历史家喻户晓,三国中竞争中华大地统治权的,有魏、蜀、吴三个主要的候选人,此外一些“打酱油”的如刘表、刘璋、张鲁等在小说中也都有涉及。

然而这个长期割据辽东地区,在三国间反复横跳的燕国政权,在《三国演义》中却很难找到踪迹。

家族发际,杀戮立威

燕国政权的奠基人——公孙度,早年随父亲迁徙到辽东,其父公孙延本是一个基层郡县的小公务员,在诸多地方豪强的夹缝中勉强讨个生活,是一位模范“打工人”。

公孙氏在当时本无出头之路,他们从打工人改当“老板”,自己开店创业,还要靠公孙延给自己的儿子取了个好名字。

公孙度的小名叫“公孙豹”,和当地郡守儿子的小名相同。就靠这个,公孙氏得到了郡守的厚爱,公孙度不仅有了学上,还讨到了老婆。

公孙度从此发迹,靠着同乡朋友的提携,于189年当了辽东太守,相当于省一级的高级官员了,但在那些豪门眼中,公孙氏永远都是从前那个在他们手底下谋碗饭吃的打工仔。

然而事实却给了他们血的教训。也许是从前被这些贵族老爷们欺压太久了,公孙度一上任就大开杀戒,杀了襄平的“市长”,一百多户当地有点势力的家族全家都被砍了脑袋。

把握机遇,自立门户

公元190年,中原地区闹了个鸡飞狗跳。先是董卓被诸侯联军群殴,见打不过诸侯军,他就带着可怜的小皇帝从洛阳逃到了长安,换个地方继续草菅人命,强男霸女。

诸侯军见打不到董卓了,干脆打一打自己人,结果大家各立山头,中原一片愁云惨淡,哀鸿遍野。汉朝这座四百余年的大厦日薄西山,即将土崩瓦解。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机会二字!公孙度就很会捕捉机会,他刘家的垄断企业眼看就要倒闭了,也许到了自己开店的时候了!

周边的邻居里,公孙度觉得高句丽像是个好欺负的,决定柿子先捡软的捏,于是“东伐高句丽,西击乌丸”,渐渐在辽东地界站稳了脚跟。

同是打乌桓(乌丸),曹操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观沧海》,在小说中添了一抹诗意,公孙度却默默无闻,笔者不禁要为他鸣不平。

曹操在中原“挟天子以令诸侯”,借着朝廷的名头封公孙度为“武威将军”,“永宁乡侯”。

公孙度自己打下的天下,已经自封为“辽东侯”了。这时曹操还没把中原的对手解决,袁绍在头顶虎视眈眈,背后还有西凉的马家,公孙度觉得爵位还是自己封自己比较方便。

拿破仑自己给自己戴上皇冠,公孙度则自己给自己扣了顶王的帽子,虽然他一生并未称王,但是身为土皇帝的他还是拒绝了曹操的“美意”,说:“我王辽东,何永宁也!”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公孙度去世,长子公孙康袭位。

此时袁绍已死,公孙康杀了兵败来归的袁绍的两个儿子,把首级送给了曹操,曹操因此封他为“襄平候”。

高句丽势力多次袭扰辽东,招降纳叛,同鲜卑部落一起构成了对公孙氏政权的威胁。

建安年间,公孙康出兵征讨高句丽,攻破都城,焚烧聚落。高句丽的一位王子和其部下率领三万多人投降了公孙康,被安置在浑江流域,这里是高句丽和后来女真族的发源地之一。

我们发现,公孙氏政权经营辽东,为边疆的巩固,民族的融合做出了很大贡献,历史影响力要大于刘表、刘璋、张鲁等人。

但要知道,此时公孙氏的邻居,是被视为“东夷”的高句丽和鲜卑。在传统“夷夏之防”的叙事体系下,自然无法被史学家和罗贯中等小说作者所重视。

以侄废叔,首鼠两端

公孙康去世后,他的儿子公孙晃和公孙渊还很年幼,于是公孙康的弟弟,公孙度的第二子公孙恭继承了哥哥的位置。后来曹丕继位,封他为“平郭侯”。

公孙恭这个叔叔,身体不太好,还患有一些男性特有的疾病,一直没有子嗣。于是他的侄子蠢蠢欲动,觊觎叔叔的爵位。

此时公孙康的两个儿子中,大哥公孙晃在曹魏做官,弟弟公孙渊大搞阴谋诡计,囚禁了叔叔,夺取了辽东地区的统治权。

公孙渊觉得自己是个外交家,于是在魏吴之间做起了墙头草。

他似乎觉得孙权可以牵制曹魏,于是便对吴国暗送秋波。孙权看公孙渊这人不错,派使臣去封公孙渊为燕王。

这时公孙渊突然发现,原来东吴离自己隔着大半个中国,还是投靠曹魏比较靠谱,他二话不说竟然杀掉了孙权派来的使者。

看公孙渊杀了东吴的使臣,魏明帝曹叡觉得这人还算识趣。公元233年,明帝派使臣封公孙渊为“大司马”,“乐浪公”。

哪知公孙渊脾气很大,陈兵设甲,对使者恶语相向,勉强接受了封号。幸运的是这个时候,曹魏正被诸葛亮的北伐搞的不堪其扰,没有心思去处理东方边陲的这块蛮荒之地。

三国小说整体的基调是“尊刘贬曹”,目光着眼于刘备集团为延续汉家“正朔”和曹魏进行的斗争。

此时《三国演义》舞台的中央,正上演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斗智戏码,辽东方向的这点波澜自然无法站到聚光灯下。

小丑跳梁,自取灭亡

公元233年,是诸葛亮北伐的间隙,但诸葛亮在各处道口积蓄粮草,准备伺机而动。辽东这块地盘,有周边游牧民族部落的威胁,动荡不安,向来不被重视。

但是魏明帝还是觉得,这个不自量力的小国不收拾一下难解心头之恨。慑于蜀汉的威胁,曹叡一时不敢轻举妄动。到了公元237年,即诸葛亮死后的第三年,曹叡终于准备动手了。

237年,魏派毋丘俭征讨辽东,公孙渊率军在辽隧(今海城市)击败了毋丘俭。这一来公孙渊好像觉得自己成了军事天才,不用忌惮南方的魏国了。

公孙渊被胜利激励,自封为燕王,改了纪元,还刻了大印,送给鲜卑族的单于,拉上西边的兄弟一起到曹家“踢馆”。他在中原边境招降纳叛,下定决心要和魏国掰掰手腕。

公元238年,这个反复横跳的“燕王”又有了新的想法。他感觉自己的力量还是不够对抗曹魏,于是又向吴国称臣,隔着千山万水和吴国打得火热。

238年春天,不胜其烦的魏明帝把司马懿从西线调了回来,令其率军征讨辽东,打算彻底解决东部的隐患。

历史进展到这里,司马懿还未从员工变成老板,蜀吴两国也未能对曹魏构成严重威胁,《演义》中终于为公孙家费了一点笔墨。

《三国演义》第106回用数百字的篇幅,对司马懿消灭燕国的这段历史做了描述。据《三国志》记载,当时的辽东还很贫瘠,国力自然无法同据有关中和广大中原地区的曹魏抗衡。

虽然燕国有压制高句丽和鲜卑的能力,但是资源、人口以及人才储备上的差距,决定了燕国没有逐鹿中原的资本。有侧重地描绘曹、刘之争的《演义》忽略燕国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年二月,司马懿大军进抵辽东,两军在辽隧摆开阵势。公孙渊派出步兵骑兵数万人,由大将卑衍和杨祚率领,并环绕军阵挖掘了二十余里的堑壕。

司马懿率军灵活机动,穿越堑壕,佯作攻打敌军营垒的态势,而后突然向东北方向迂回,直取燕国首都襄平。

前线的燕军将领发觉首都被偷袭,急忙率军回援,而此举正中司马懿下怀。失去后方的燕军在首山这个地方被司马懿击溃,襄平城被团团包围。

此时正下着暴雨,河水暴涨,直接淹到了城下。司马懿大军无法发起攻城,城中的公孙渊因此苟延残喘。

三十日之后,大雨停了。司马懿大军垒起土城,攻城的投石机,连弩等不断向城中射击。城中粮草已尽,军心涣散,不断有将领出城投降。

公孙渊见大势已去,带领数百骑兵趁夜色突围,然而跑不多即被尾随的魏军追上,公孙渊父子同时被处死。司马懿率军进入襄平城后,屠杀了上千平民,杀光了燕政权几乎全部的官员和将军。

司马懿命人将城中的尸体收集到一起,堆成一座小山包,然后用土覆盖,形成一座土丘。这种用无数无辜者的尸体堆砌而成的土丘,有个好听的名字——“京观”。

也许是这种淫威吓倒了辽东的人们,收取襄平后,司马懿传檄辽东,燕国剩余的地区全部投降。从公元237年公孙渊自立为王,到公元238年襄平城陷,燕国仅存在了短短一年时间。

演义非历史,功绩垂竹帛

封建史家在记载历史的时候,往往以中原政权作为“正统”的标志,“夷夏之防”;“内中华而外夷狄”等观念在罗贯中生活的时代依旧根深蒂固。

罗贯中生活的时期,淮河以北已经有二百多年未纳入当时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华”了。辽东地区更是以蒙古,女真人为主体。民族意识使得罗贯中未能关注辽东的历史。

罗贯中著《三国演义》的时间,由元末延续到洪武初年。这个时代正是国内阶级斗争尖锐,民族矛盾激化的时代。

农民战争,群雄争霸,以及后来的洪武北伐,辽东地区均未有大规模的战争。

作家写一部小说,很难在自己没有了解,极少涉足的领域多费笔墨,元末明初的政治局势也是罗贯中未能更多描写燕国的原因之一。

总结来说,燕国被罗贯中从小说中抹去,有这么几点原因。

其一,燕国实力弱小,无法参与逐鹿中原。

其二,小说写作必然有侧重和倾向,在重点描述曹刘之争的背景下不能面面俱到

其三,传统的民族观念和元末明初的政治军事形势使得罗贯中并不关注辽东地区的历史。

然而演义毕竟不是历史。

公孙氏三代人在辽东,为边疆地区的开发和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种贡献,不会随着燕政权在罗贯中笔下被抹去而失去其光彩。

#头条创作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中原地区   辽东   公孙   中原   鲜卑   东汉   演义   政权   公元   地区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