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透视:贷款电话背后的“黑灰产”

推销银行贷款的电话,你接到过吗?有的时候,对方甚至还能够精准地说出你的姓氏、工作、家庭情况,这些电话真的是银行信贷中心拨打的吗?电话的背后藏着怎样的“猫腻”?个人信息又是怎样泄漏的呢?最近,市场监管部门对贷款中介开展了专项执法行动,贷款电话背后的黑灰产业链浮出了水面。

“我这边是上海银行信贷中心的,目前我们是有一款免抵押,免担保的贷款产品。”对于这样的电话,市民们纷纷表示很熟悉:“对方会知道你的姓氏、你的手机号码,还有一些其他的信息。”“不知道是哪里获得的我的联系方式。”“你在网上随便搜点什么,马上就会有人给你打电话。”

这些电话是从银行拨出的吗?电话背后又是谁呢?根据线索,上海市市场监督局执法总队锁定了一家贷款中介公司。7月20日上午,执法人员对这家位于商务楼宇内的公司进行突击检查,在现场发现,每个业务员的电脑里,都存着密密麻麻的手机号码,还有详细的跟踪信息。业务员的手机微信里,则有着名目繁多的“业务对接群”。而在公司负责人的电脑里,执法人员还发现了一份表格,里面详细记录了“初筛”后的客户信息。

执法人员调查发现,企业通过短信平台,一天能够群发22万条信息,设定的是“我是农行信贷中心”等话术文本。负责人介绍,发送40万条信息,需要花费8000多元,主打一个广撒网。该贷款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最后能发成功多少是不知道的。”

除了群发短信,这家公司还在今年4月开始尝试AI语音电话推销,不用雇佣真人接线员,却能随意更换各大银行客服人员的规范化口吻和客户通话。在交易记录中,一个更换“话术”的请求引起了执法人员的注意。根据新的线索,执法人员又锁定了为贷款中介提供语音定制服务的一家公司,进一步调查发现,本次行动查处的25家企业中,有超半数企业是这家网络信息科技公司的客户。

该网络信息科技公司工作人员说:“不同的客户用的话术也不一样。外呼的名单一般是客户自己的,如果他没有,我们也可以提供。”

不仅为客户量身定制话术模版,甚至还能提供号码库供客户选择。大量的个人信息,就成为了这些企业的牟利工具,调查中,执法人员发现,个人信息被盗取的来源五花八门。市市场监管局执法总队十四支队副支队长陈欢欢表示:“有涉及到一个楼盘所有的业主信息的,怀疑他是通过开发商或者物业公司内部工作人员获取信息的。”

这也让消费者在接到贷款中介电话时,难辨真假,对方甚至能准确报出自己的姓名、住址甚至是工作单位等信息。而一旦消费者确有资金方面的需求,业务员就会自称某银行信贷部门,以低息贷款、免手续费等话术诱导客户贷款。

特别是对于因征信问题贷款困难的客户,企业会包装个人征信记录、买通银行操作人员等方式,帮助客户获得贷款,以此收取不等的手续费。“我们发现这些贷款中介公司,在帮助客户获得银行贷款的过程中,有涉嫌向银行的贷款审批人员行贿的违法行为。”陈欢欢说道。

目前,市市场局已对查处的25家经营主体进行立案调查,发现涉嫌犯罪的,将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市市场监管局执法总队指挥处副处长王振龙告诉记者:“数据中心梳理了各类涉案的个人信息近100万条、涉案违规通话时间91万分钟。持续打击非法收集个人信息的活动。”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如果消费者收到此类贷款电话、短信,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轻信。为加强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保护,市场监管部门也将在房屋中介、房屋装修、教育机构等行业继续开展专项执法活动,欢迎消费者提供线索。

记者:龚海韵

摄像:金狄

实习编辑:邵亦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贷款   电话   总队   透视   消费者   中介   客户   市场   信息   公司   企业   新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