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韩蒙稀土订单已签,但如何运出去呢?

稀土是镧、铈、镨、钕等17种金属元素的统称。随着近些年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新材料的稀土,越来越多地被广泛应用于高科技领域。

由于稀土元素的电子经过非常特殊,具有极为丰富的光、电、磁、热特性,几乎每过3到5年就会发现稀土的一种新用途,平均每4项高新技术发明中就有一项与稀土相关。

中国稀土储量最多时占世界的71.1%,目前占比在23%以下。事实上,中国并非世界上唯一拥有稀土的国家,但在过去几十年里,却承担了世界稀土主要供应国的角色,结果付出了破坏自然环境与消耗自身资源的沉重代价。

稀土和石油、煤炭等资源一样,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而且是发展航天、科技、军事和计算机等高科技产品不可或缺的材料。然而,中国稀土没有卖出“稀”的价格,却只卖出了“土”的价格。

中国是从2010年开始实施稀土出口限制的。但是,2012月6月,美国、欧盟、日本在世贸组织提起的有关中国稀土的出口诉讼案,最终以中国败诉而告终。

面对这一被动局面,中国显然不会任人宰割,于是充分发挥我国古老的中华大智慧,通过加速稀土产业、技术的升级,拥有了世界最先进的冶炼分离技术,同时申请专利数世界排名第一,至此,中国稀土终于成功实现逆袭。

美国发现,自己千方百计采取低买高卖手段从中国获得的大量稀土,要想实现分离和冶炼,最后还是离不开中国的技术和专利,必须运输到中国,才能达成这一目标,而中国的稀土分离和冶炼技术世界第一,没有任何国家可以替代。

近些年来,中国对于稀土出口的严格管控引发了其他国家对稀土供应的担忧。中国政府通过限制出口配额、提高出口关税等手段,限制了稀土出口的数量和价格。我国稀土政策的调整,使得许多国家对稀土供应的不确定性和依赖性增加。

对于美国来说,基于对稀土的巨大需求,当然想摆脱对于中国稀土的依赖。然而,中国多于美国的23000多件专利,导致重建稀土产业已然失去了意义!

实际上,美国政府早已意识到稀土对于其经济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近些年一直在积极寻求替代能源和多样化供应链途径,以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为了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美国和韩国将目光投向了世界稀土存储量第二的蒙古,希望通过与蒙古国的合作来解决国内的稀土需求。今年6月,美韩蒙三国签署了稀土合作协议。

不过,由于蒙古国的特殊地理位置,夹在中俄之间,经济发展受到了限制,而此次与美韩签署的稀土订单,也必须经过俄罗斯或中国的陆路通道运输方能得以实现。这就意味着,蒙古国要将稀土顺利运出,必须得到中俄的同意和支持。如果采取空运方式,由于运输成本太高,美韩都不可能接受。

众所周知,美国主导挑起的俄乌冲突至今仍未结束,美国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制裁,俄罗斯不可能为美国提供运输稀土的通道,让美国制造更多的尖端武器援助乌克兰,投放到俄乌战场。

从中方来看,近些年来,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美国对中国高科技领域采取了一系列制裁、打压、封锁等手段。古语说,“来往不往非礼也!”对于美方的肆意打压,中国不可能坐以待毙,而是采取相关措施予以反制。7月3日,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布了一则出口管制通知,中国宣布对禁止出口两种稀有金属镓和锗。

由此可见,在中美贸易冲突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中国也不可能为蒙古国的稀土运输提供通道。在此情况下,蒙古国政府竟然异想天开地向中国政府提出,免费租借天津一处港口,并打通蒙古国到天津铁路的要求。对于蒙古国的这一无理要求,中国政府明确给予了拒绝。

面对稀土运输难题,蒙古国曾想将稀土加工冶炼后再运输的方法,这样可以缩小稀土体积,方便运输。但是目前蒙古并不具备此项技术。虽然澳大利亚表示愿意提供一种先进技术对稀土进行提纯,然后通过空运方式运输稀土。

但蒙古如果采用澳大利亚这一先进技术,必然会大幅提高稀土成本,从而超出美韩蒙稀土订单的价格,看来澳国的方案不具有可行性。

蒙古国为了摆脱地理上受制于中俄的困境,于1994年提出了一个“第三邻国”战略。即蒙古国通过拉拢印度、日本、韩国、美国以及欧洲国家作为自己的邻国,以借此减少中俄两国对蒙古的压力。

然而,蒙古国的这一外交战略在实践中根本行不通,没有任何可行性。近些年来,蒙古为了讨好西方国家,多次撕毁了与中国的贸易协定。

今年3月,蒙古刚刚与中国签订了煤炭出口协定,转眼就撕毁了条约,并将煤炭加价后,通过中国的铁路卖给印度。这么做,相当于是在羞辱中国。而蒙古如此迎合讨好西方,最终的结果却是什么也没得到。

结语

中国虽然掌控着大量的稀土资源,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手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我国的卡脖子战略正在逐渐失效。事实证明,稀土战并没有给我们带来长久的好处,反而促使被卡脖子一方的技术创新和产品替代。

目前,稀土的节约和替代技术不断发展,使得对稀土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特斯拉今年发布的稀土替代计划更是指向了无稀土技术的应用,这充分说明稀土的重要性及影响力正在逐渐减弱。

由此可见,卡脖子战略并非长久之计。我国仍要加快技术创新和稀土替代品的研发,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热点我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稀土   中国政府   中美   蒙古   俄罗斯   美国   中国   订单   年来   蒙古国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