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眼”去哪里了?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

老虎岩水库风光。

在烟台,如果有人问你“老虎眼”,你首先想到的会是什么?

是烟台动物园里百兽之王那杀气腾腾的眼睛?还是塔山、南山之上某块酷似老虎眼睛的巨石造型?

那些“老烟台”们会微微一笑,说: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老虎岩”,老虎岩大桥、老虎岩水库……再多说点,那可是烟台啤酒的肇始源头,最早,就是“老虎眼”的泉水酿出来的啤酒呢。

那么,“老虎眼”去哪里了呢?

一湾沉默中的水

自然要去“老虎岩”寻找“老虎眼”。

家住上夼西路的一位热心市民主动当起了“向导”。沿着胜利南路老虎岩大桥南侧一条岔道,跨过一道大门围挡,迤逦穿行过茂盛的草丛和大小树木,就来到了大桥下,“这就是老虎岩水库。”

这是一湾沉默中的水。

准确地说,从久远年代走来的它更像是一个沉睡的塘坝。水间有丛生的芦苇、浮萍、睡莲,还有一些杂草垃圾漂浮其上。环水而筑的一圈水泥坝上,散落着几个垂钓的人。

“老虎眼应该就在那个偏东北的方位,上夼村这边的老人都知道。不过,现在应该早就淤死了吧,你看这水,死气沉沉的,哪像个活水的样子。再说了,周围一圈排水口,一直往这里面排放呢,也不知道啥水,反正有时候臭烘烘、脏乎乎的……”经常在这里钓鱼的老于说。

淤泥?排污?果真如此,如此水质怎对得起“老虎眼”的名头?

负责老虎岩水库管理维护的是塔山集团,不过真正的管理者是其委托管理人李先生。没想到,这位管理人正一肚子苦水无处倒。

他表示,早也知道周边很多老百姓的反映,尤其是紧邻老虎岩水库的南山嘉园小区的居民纷纷吐槽老虎岩水库的水体臭烘烘的,大夏天里出门遛个弯,味道扑鼻而来。现在的问题在于水库周边有多处排水管,根本无法控制所排水质。同时,历经多年的遗留积压,如今的水体内淤泥满满,他们在清理杂草和水面垃圾时,有时根本都不敢操作。

李先生带记者找到了那几处排水口,他表示,东南方向管道为山体泄洪管,但即便不下雨,也总是水流不断,西南方向两条较大的管道是南山公园的排水管,经常流出动物园冲刷动物笼舍产生的臭水。“此前曾经跟公园沟通,公园也表示沉淀过滤处理,但连那些经常在此钓鱼的老百姓都知道,流出来的水时常又黑又臭,这怎么解释?”

还有两处排水管道,分别在南边和东边,但时常有生活污水排出,源头难辨。

李先生介绍,其实这几年奇山街道办事处和自己为此都付出了不少努力,他们也不想让这湾记忆中的“活水”如今变成一汪“死水”。不过,他现在很无力,因为水体状况,无法进行有收入的项目运营,没有任何管理经费,也难以自筹资金。清淤工作解决不了,排污问题解决不了,根本谈不上管理和维护。

一湾有故事的水

关于“老虎眼”的准确所在,略有争议。记者走访了几个对于烟台地方史志掌故有所研究的老人,大多数人毫不犹豫指向老虎岩大桥下面,还有个别人则说是在南山公园人工湖附近。但一个共识却是,“老虎眼”,那可是烟台一湾有故事的水。

这个故事和烟台人喝了几辈的烟台啤酒有关。

“老虎眼”是烟台啤酒的开源地,是烟台啤酒的根脉所在——这话是2020年烟台啤酒百年华诞系列活动中,烟台啤酒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多次提及的。

史料记载,1900年,俄国人在哈尔滨兴建啤酒厂,这是啤酒生产工艺最早引进到中国。1918年,荣成人王益斋在东北海参崴经营钱庄,见俄国人嗜好啤酒,便想,烟台依山傍海,气候适宜,水陆交通发达,客货运输方便,再加之开埠已久,洋行林立,外轮进出频繁,特别是夏季众多外国人到此避暑休闲,在烟台兴办啤酒企业,销路肯定不成问题。

1919年,王益斋和李介臣从海参崴来到烟台,着手筹备创建啤酒厂。酿造啤酒水质是关键,走遍烟台细致考察,他们发现位于市区南山北麓、上夼村西北部有一名胜,其岩石形如卧虎,人称老虎岩,老虎岩下有一泉眼,名“老虎眼”,常年不干,泉水“味甘若醴”,醇香沁骨,余味绵绵。当时芝罘人家,多用其泉水泡发黄豆,豆芽儿长得又快又壮;富裕人家到此取水煮茶或熬制烟土,别有滋味。芝罘适宜的气候和老虎岩水质优越等自然条件,坚定了他们的信心。

1920年12月,王益斋和李介臣筹资5万大洋购买老虎岩周边10亩河沟崖地,建设厂房,购置设备,建成一座利用老虎岩泉酿造啤酒的企业,取孙中山为张裕题词“品重醴泉”其中“醴泉”两字为厂名,定名为“胶东醴泉酿酒厂”,也就是后来的烟台啤酒。

当然,对于老烟台人来说,和“老虎眼”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家门口熟悉的企业,他们的回忆中,老虎岩水库里有童年和过往,有着很多寻觅甘泉饮用及至洗澡、洗衣、玩乐的难忘回忆。

一湾可期待的水

“老虎眼”的故事值得续写。

在老虎岩水库边的堤坝上,一眼望去,瓦蓝的天空、数十根雄伟巨柱构建的桥体、粼粼水光以及水面上楼体的倒影、葱绿的浮萍和茂盛的芦苇,构成一幅绝美的画面。

的确很美。“市中心的地角,隐藏着这么一个可望见山可看得见水的地方,多么难得啊!如果能好好规划开发一下,让这里变个身,该有多好!”市民陈先生的这番话代表着许多老烟台人的心思。

作为代管方的李先生对此有着自己的想法。他近年来提交过一个策划方案,其中提到,从烟台山的烽火台到塔山的三和塔,这条堪称烟台“中轴线”的其间,有600多年历史的所城,有百年历史的醴泉啤酒。已经沉寂数十年的那口“老虎眼”,理应是这条中轴线上永不干涸的生发之泉,但如今却已经在老虎岩水库里沉睡数十年。如何让“老虎眼”尽快复苏,将城市休闲和公益景观融为一体,打造一个全新的文化旅游打卡地,亟待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扶持。

“水面十亩,陆地十亩,可做的文章很多。但清淤,实在无力……”他欲言又止。

而在2020年的那次烟台啤酒百年庆典中,记者注意到,烟台啤酒方面也表示,将围绕环山路100号百年历史的老厂房和“老虎眼”两个点,全力实施“文化传承保护”规划改造工程。眼下,这一工程已经开始,今夏以来,利用闲置厂房探索打造的“2023烟台啤酒——微醺生活节”消夏活动风生水起,未来可期。

有历史,有故事,有风景,有想法,“老虎眼”,这湾沉睡太久的水值得期待。

可是,“老虎眼”到底在哪里呢?

YMG全媒体记者 李德强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王蕾

审校:赵伟业

本文来自【烟台日报-大小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海参崴   茂盛   老虎   水体   烟台   水质   水库   南山   啤酒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