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院士谈颠覆性技术:厚植根部技术 孵化未来产业

交汇点讯 近日,在2023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南京邮电大学分营,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黄维为营员们作《厚植根部技术,孵化未来产业,引领高质量发展》主题讲座,勉励热爱科学的青少年学子关注颠覆性技术发展方向,夯实相关学科基础,未来在颠覆性技术创新领域、研发领域大有作为。

“颠覆性创新决定国家未来。”黄维认为,进入新发展阶段,数字经济更需要智能制造的硬实力的支撑,而智能制造的根部技术是以柔性电子、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也是典型的颠覆性技术。他提醒青年学生要关注八大颠覆性科学技术:柔性电子、人工智能、材料科学、泛物联网、空间科学、健康科学、能源科学、数据科学,这八大领域都在孕育着巨型产业,对我省创新转型及我国掌握未来科技主动权发挥着决定性影响。

结合自己深耕数十年的有机电子学和柔性电子学,黄维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讲解什么是根部技术,以及颠覆性技术的特点。根部技术不是对现有技术的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基础性的、关键性的核心技术,甚至是颠覆性、变革性、原创性的技术。颠覆性技术则有4个非常突出的特征:变革性、导向性、广泛性和引领性。

以柔性电子技术为例,它是虚拟世界和现实之间的一个接口,没有柔性电子技术落地,很多元宇宙的概念将会成为泡沫。黄维介绍,作为根部技术,柔性电子可从多个角度服务国家战略,满足国家需求。比如,柔性电子可推动人工智能、数据科学、泛物联网的高度融合,铺设起“天罗地网”,实现数据共享与精准追踪;柔性能源电子、有机电子器件可提升特种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执行排爆、搜救等特殊应用;柔性生物电子、纳米电子可用于设计“仿生电子鼻”等柔性电子传感器,实现对易燃、易爆品等的检测。

未来产业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就是具有超高的产业附加值,可以引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时至今日,集成电路产业依然是整个工业的核心,很多相关产业都是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延伸、拓展。在碳基材料和光电过程融合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柔性电子技术,能不能孵化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未来产业?黄维的回答是:能。“在未来智能制造的发展中,柔性电子将成为其基石、核心、关键和未来。要加速发展以柔性电子为代表的具有超高产业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是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和根本保障,将有助于推动我省产业结构升级,为江苏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他分析道,目前柔性电子已成为我国在科学技术前沿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研究领域,他所领衔的先进材料团队(IAM/IFE)在有机光电子、柔性电子学科长期潜心研究,在柔性电子的相关关键方向取得了大量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已经站在了产业化的前沿。如团队研发的“钙铁矿光伏技术”“钙钛矿显示技术”“全透明光伏玻璃技术”等颠覆性技术正在逐步迈向市场,有望突破“卡脖子”技术壁垒及其根部问题,实现我国在柔性电子领域的“开道超车”。团队也在围绕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智慧启迪构建四位一体的柔性电子人才培养模式。希望未来能够打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把创新从基础研究移植到应用,加快推进成果落地,瞄准产业链的两端,即研发创新和品牌策划,谋划更高的产业化的附加值,推动柔性电子产业化,赋能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富美高”新江苏目标的实现。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蔡姝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未来   产业   颠覆性   技术   根部   人工智能   江苏   柔性   院士   科学   电子   黄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