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个国家收到“邀请函”,却唯独不邀请中国,中方霸气回应!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 渣叔

编辑 | 渣叔


前言

2023年5月13日,欧盟亚太部长级论坛在瑞典首都斯德尔摩举行,有65个国家代表受邀出席这次会议,令人意外的是,中国竟然没有出现在邀请之列!

中国可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自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亚太地区所有国家几乎都借此吃到了红利。

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国家,欧盟召开亚太论坛却没有送去邀请函,这究竟为何?

“亚太”与“印太”一字之差

其实,欧盟召开的所谓“亚太”部长级论坛,并非亚太地区论坛,准确地说应该是“印太”地区部长级论坛,“亚太”和“印太”一字之差,含义却天差地别。

亚太地区是根据地理位置划分的出来,指的是亚洲地区和太平洋沿岸地区的简称,中国毫无疑问属于亚太地区,而印太地区则是由美国在地缘政治上提出的“新词”,重新定义传统的亚太地区,即印度洋-太平洋-亚洲地区,主要目的是通过强调印度洋在整个地区的重要性来隐藏亚洲地区的主体地区,并借此进行隐藏式的打压来削弱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不仅联合组建了上海经合组织,还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与亚太地区的各个国家都充分开展了友好合作与交流,大大推动了亚太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

亚太地区的快速发展对于整个地区的各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遇,然而,对于美国来说,这无疑是他们“称霸世界”的强大阻力,亚太地区的日益壮大意味着美国在亚太的影响力逐步降低,中国的影响力逐渐上升,这让美国越发感到忌惮。

自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了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开始在国际上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打压其他国家的发展,来巩固其霸权地位。

于是,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发展趋势,“印太地区”这一地缘政治的新词被他们抛出,2013年3月,美军太平洋战区司令洛克利尔在国会作证时首次提出这个词汇,借此要抬高印度洋沿岸的印度、缅甸等国的重要性以此来集中优势针对中国

这是美国自2011年提出“重返亚太”战略后,对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地位进行的人为的隐蔽和降低,美国希望通过此举来把中国排除在亚太合作之外,成为他新提出的“印太地区”的敌人。

对于美国给亚太地区“改名”一事,中国自然是不认同的,并且多次点明美国人的意图,本质上就是要在亚太地区引入大国对立,制造阵营对抗,美方所作所为是为了改变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现状,破坏亚太国家和睦相处的为邻之道,扭曲亚太地区的产供链,弱化以东盟为中心的地区合作架构,美方放弃了开放、包容的地区政策,与亚太地区不断繁荣发展的大潮流背道而驰

“印太阴谋”早就在中国眼里展露无遗。

欧盟为何没有邀请中国

欧盟声称要促进与亚太地区各国合作,共商发展大计,却唯独不邀请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亚太地区影响力最大的中国,引起了外界各种猜测,有人猜测,这可能是因为欧盟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与中国产生了冲突,还有人认为,与欧盟对中国存在的偏见和误解有关,所以中国被排除在外。

而对于为何没有邀请中国,欧盟方面也曾给出理由,是因为中国与“在印太合作框架观念内的合作伙伴理念和观念不合”,但实际上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虽然中国仍然是欧盟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但是中国早已从单一的贸易伙伴转变为经济方面乃至各个方面的竞争对手

因此,欧盟与中国进行合作的同时,还处处提防着中国,这次部长级会议虽是由欧盟主导的,但中国的体量着实太大,如果邀请中国参与进去,那么中国在会议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很有可能会盖过欧盟,这无疑是与欧盟组织此次会议的目的相悖。

欧盟召开这场所谓“亚太地区”部长级论坛,旨在加强欧盟与印太地区间的政治、文化等多领域交流与合作,以求提升欧盟在印太地区的经济利益及其政治影响力。

另一方面,欧洲自二战后便受到了美国的控制尤其是最近俄乌冲突,美国通过北约大大降低了欧盟的战略自主性,使得美国对欧洲的控制大大加强,而在对华政策上,欧洲也随之与美国有趋同的趋势。

而现阶段美国非常担心中国的崛起会对其利益产生影响,处处针对中国,不断地制造矛盾和争端,这也导致了欧洲在对华关系上趋于紧张态势。

这次事件可以说揭示了欧盟在地缘政治格局中的角色和立场,尽管此前欧盟一直宣称不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但是此次无疑用实际行动表明了欧盟与美国在对待中国问题上的趋同,并在全球政治版图上有了定位。

中方回应

对于欧盟举办印太论坛一事,中方早有表态

亚太是合作发展的热土,不是地缘政治的棋局,任何地区合作框架都应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增进地区国家间的互信与合作,体现开放、透明、包容,而不是执着于过时的冷战思维,以意识形态划线挑起分裂和对抗。

而未被邀请参加论坛时,中方第一时间表示遗憾,并呼吁各方避免排斥和歧视想象,希望建立一个包容和平等的国际合作环境

可以看出,中方态度十分明确,中欧之间应该坚持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彼此之间的战略沟通与合作,携手共进,在全球性挑战不断加剧的当下,要形成自身包容的世界观,对各国的发展要给予尊重,毕竟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只有合作才能共赢,只有交流才能发展

中国一直寻求合作共赢的方式发展,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推动多边贸易体系的建设,都是为了促进全球发展和繁荣

这不仅给中国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力量,也为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还赢得了许多国家的认可,纷纷选择与中国合作,加入“一带一路”当中。

反观美国提倡所谓的“印太策略”,试图以“孤立”中国来谋求所谓的共同发展,非但不能带领亚太地区走向繁荣,反而破坏亚太国家和睦相处的为邻之道,扭曲亚太地区的产供链,注定与亚太地区不断繁荣发展的大潮流背道而驰

不过,无论怎样,中国的立场都不会有丝毫的变化,中国自始至终追求都是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幸福选择的是与各国和睦相处,共同发展,走的是合作共赢的道路,得到的也必将是亚太地区国家的支持与肯定亚太地区近年来显著的区域发展成果更不会在边缘政治中被抹去

结语

中国虽然没有接到欧盟印太论坛会议的邀请函,但对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地位没有丝毫的影响。

毕竟中国在亚洲这片土地上已经繁衍了数千余年,这中间虽然有过辉煌,也有过没落,但中国在这片土地的影响力永远没有断绝过,更何况,如今的中国已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再加上中国提出的一系列合作共赢的措施早已赢得了全亚洲乃至全世界许多国家的认可,这一切不会因一次小小的会议而抹除。

中国不畏惧挑战,更不屑于恶意挑衅,中国愿意始终保持着最大的诚心,与每一位愿意和中国合作的国家展开友好交流,共同构建更加包容和共赢的全球合作环境,只有坚持对话与共建共享,才能实现全球更为长久的和平与繁荣!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后续事件有新的进展能够让您迅速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亚洲地区   中国   印度洋   国家   部长级   地缘   欧洲   亚太地区   邀请函   美国   霸气   中方   欧盟   亚太   影响力   政治   地区   论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