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街头最离谱一幕”冲上热搜,坑惨了多少上瘾的中国年轻人

01

前段时间,有这样一个视频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上海安福路,一位黑人大哥,带领着一群中国年轻人,在大街上自由随性地跳舞。

他们所有人都戴着耳机,外人是听不到任何音乐的,只能看到一群人在那摇头晃脑。

所以这段“无声dance”,在路人看来也许会觉得诡异中透露着一丝好笑。

离谱的是,领头的黑人大哥也许真的是沉浸在这种氛围感之中,手舞足蹈的动作并没有什么特定的规则。

但他身后的那群中国年轻人则不同了,每个人都在照葫芦画瓢。

黑人抬手他们也抬手,黑人低头他们也低头,生怕自己做错了动作,硬生生地把一段“Free style”跳成了有样学样的广播体操。

视频评论区里,也几乎都是嘲讽的声音:

“汗都快松弛出来了。”

“他们是很刻意的表演,不像黑人小哥一样是发自真心地享受音乐。

其他人是完全在刻意模仿黑人小哥的动作,眼睛都不敢离开,生怕没跟上。”

有人更是一针见血地概括了:“有一种国人特有的紧绷松弛感。

这种紧绷松弛的“街头无声dancing”,不知道是不是最近愈演愈烈的“City walk”潮流中的一个变种。

什么是City Walk?用最简单最接地气的说法,就是“压马路”、“瞎溜达”、“出门遛个弯”。

然而,这种最朴素、最原始的饭后消食活动,却被小某书网红们包装成了一种新型的、洋气的、松弛感满满的“都市潮流”。

令人哑然失笑的是,被包装后的“压马路”,居然都要收费了:

付39.9,就能在气温直逼40度的三伏天,跟着一群陌生人一起在街头漫无目的地乱走,属实不亏。

更有钱点的,还能选择价格99元~258元不等的高级City walk套餐,让人不禁感慨:

大城市就是不一样,连随便逛个街都能分出三六九等。

更时髦点的的,除了能像开头那群年轻人那样,跟着老外一起“无声dancing”,还能参加英文版“City walk”。

从开始到结束,全程只能用英语交流,不懂说的也可以瞎比划,就是不能蹦出一句中国话。

不是很懂,同样是两只脚走在大马路上,换个英文名就得交钱了?

把普通日常的概念包装得再好,也不过是新瓶装旧酒,割爱跟风的年轻人韭菜罢了。

02

和“City walk”一样被重新包装的,还有被网红带火的各种“生系食品”。

之前,上海新开了一家网红面包店,一条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日式“生吐司”,就卖到了98元。

每天限量400个,不到半天就全部卖完,而黄牛卖的价格更是高达“一条300元”。

从开业第一天起,门口每天都有人排起长队,而且还只是先取号,要过5、6个小时才能拿到货。

至于口感嘛,据吃过的人描述,并没有网红吹捧得那么神乎,但依旧吸引了无数年轻人前来跟风排队打卡。

还有最近火出了圈的“日本生可乐”,一位网红为了带货,把这种普普通通的碳酸饮料,吹成了仿佛富含各种营养物质的保健品:

“我很少给我孩子喝汽水,喝的话,一定要喝日本进口生可乐。”

“哇,真的,一辈子怎么都要喝一次。”

“你不要觉得它贵啊,怎么也要给家人喝一次好东西嘛。”

还有37元一杯的星巴克生咖,被吐槽味道就像小学门口一块钱的旺旺碎冰冰;

11元一颗的无印良品有机生菜,让人萌生出“多有钱才吃得起你家蔬菜”的感慨;

仿佛所有平平无奇的食品,前面加个“生”字,就能带上一丝高级感,身价瞬间翻倍。

03

其实,追捧City walk、追捧各种“生系美食”,究其本质,不过是一部分中国年轻人,想要模仿有钱有闲阶级的生活方式罢了。

用表面上精致chill的生活,来掩盖因忙碌工作而导致的精神世界的贫瘠;

用一种刻意的“假松弛”,来粉饰自己紧绷焦虑的真实生活。

而这种无可奈何的悲哀现状,被网红、商家们所利用,诱导消费,仿佛只要花了钱,就能缓解这种认知失调。

但事实上,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贩卖焦虑”呢?

有钱有闲人,做什么仿佛都能被夸,被冠上“松弛感”、“高级感”的标签,被事无巨细地模仿。

就像最近有这样2条帖子很火:“好喜欢男生这样的用包观念和松弛感”。

有钱人哪怕只是简单地将一个LV包包放在地上的动作,都能被人夸成“松弛感”。

还有“富人新标识:iPhone不戴壳”,有钱人不戴手机壳都能被当成身份的象征。

正如《挪威的森林》中,家境窘迫的绿子,却被送进了有钱人扎堆的贵族女校,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你知道当个有钱人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吗?就是你可以说我没钱三个字。

比如说我邀请同学一起去干嘛,她可以说:‘不行!我现在没钱。’

换作是我的话,我可不能这么说了。因为我如果说现在没钱,那就是真的没钱,很惨吧?

这道理就好比一个美人说:‘我今天很难看,不想出门’一样。

如果你是个丑八怪,说这话一定会被嘲笑的。”

真的没有必要刻意去模仿有钱人的“松弛”,那其实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用力过猛罢了。

04

心理学家李松蔚说得好:

我们这个社会非常善于制造概念,然后大家就会拿这些概念跟自己对比,无一例外会产生对自我的审判。

松弛的确很好,但一旦我们将它用来自我审判,就是一种自己对自己的暴政。

人是没有办法去要求自己变成任何状态的。

当你看到别人松弛的时候,对自己温柔一点,告诉自己,你和对方的环境和背景是不一样的。

不要有那么多的自我攻击,这就是你成长中被赋予的一种底色而已,对自己多心疼一点。”

是啊,与其沉迷于付费City walk、紧绷松弛的无声dance、排队5个小时买生吐司......也要追求松弛。

不如摒弃网红和商家为了割韭菜而灌输给你的概念,过好自己真正的生活就很好。

日落是免费的,春夏秋冬也是。在平凡生活中,拥有专属于自己的小确幸,就是一种最真切的快乐。

共勉。

作者:小椰子,个人成长领域作家,全网粉丝量破100万。关注我,用独特视角解读社会事件,陪你一起每天认知升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安福   中国话   小哥   中国   年轻人   吐司   韭菜   松弛   上瘾   上海   黑人   有钱人   感慨   有钱   街头   概念   动作   高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