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舞蹈因敏感动作惹争议,大家反感的不是穿的少,而是太刻意

是艺术,还是擦边?这个问题,已经成了杨丽萍近年来唯一的争论焦点。

以往,她的婚姻观、爱情观、乃至为了身材的生活方式都曾经引人注目过,但人到老年之后,她舞蹈开始频繁的引起争议。

最近,她的舞蹈又登上了热搜。

拍摄者和对舞蹈大肆称赞,认为她是用生命在丈量世界,是舞蹈的创新,是生命的奇迹。

但其中一个片段却引起了轩然大波。

片段中,男舞者赤裸身体,只穿了一条打底小裤,数十位女演员将指甲和胳膊涂成绿色,从不同角度抚摸着男主角的身体。

看寓意男主角应该是公孔雀,这个场景大概是为了表示春日里孔雀们蓬勃的生命力。

惹争议的部分是,男演员的关键部分也被女演员用一只手覆盖了。

从形式上来说,男演员身上其他地方的留白也很多,并不需要用手将身体的每个部分都挡住,这个部位留白也不是不可以。

毕竟演的是孔雀,也确实不用按照人类的审美来遮挡。

从遮挡的方式来说,这只手,是从男演员背后,伸出,直接覆盖在男演员的关键部位上的,如果非要遮挡,其实也可以直接从前面遮挡。

当然,杨丽萍如此编排,肯定有她想要表达的艺术思想,外人不好揣测,也不能妄加批评。

但如此大胆的表达方式,还是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拥护者表示,这就是民族文化,原始直接,这样的舞蹈就是民族自信的表现,大大方方展示,这才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反对者则表示,这就是变相的打擦边球,吸引注意力,用舞蹈的名义,行低俗之事。

杨丽萍这两年的舞蹈确实剑走偏锋了,与早年她致力于追求视觉美感不同,她似乎已经进入到了探索生命本质的阶段,一直在探索人类原始的欲望。

她一直大力推广的《春之祭》,从舞蹈形式上来说,与普通大众的审美已经相距甚远了。

她的舞蹈已的确极具视觉冲击,很多时候,舞蹈之外的装饰,凌乱的造型,和演员大胆的暴露,已经取代了舞蹈原有韵律之美。

从舞蹈之美变成展示人体,从韵律变成着重展示欲望,使杨丽萍的舞蹈生涯割裂成了两个部分。

在她的舞蹈中,始终不厌其烦的出现模仿动物交配,人类求偶,欲望,甚至更进一步的表达。

这些舞蹈的立意是好的,表现大自然蓬勃生命力也没有问题,演员的基本功也都扎实,身材身体更是无可挑剔。

但她这种,用人和动物采用一比一的形式模仿,完全拟物化表演,还是让很多人感受到了生理不适。

不久之前,她的舞蹈就曾因为尺度过大曾引起过争议。

男舞者只穿了一条极小的肉色的打底裤,与穿着清凉的女舞者在舞台上演绎孔雀的恩爱和亲密,被很多观众批评为尺度太大,辣眼睛。

杨丽萍的徒弟曾站出来为杨丽萍鸣不平,表示杨丽萍的表演都是完全比照孔雀的生活习惯提炼的,并不是无根之水。

但怎么说呢,艺术来源于生活也不一定割韭要还原于生活,孔雀求爱,两只交颈爱恋,耳鬓厮磨,人不一定要非要用一男一女亲密接触的形式来表达。

虽然这样表达也没有太大问题,但问题是,她目前的每一只舞都是采用的同类形式,完全拟物,没有再创造。

如果动物是什么样,人就什么样,何必看人呢?

杨丽萍的舞蹈近些年来,陷入了一种怪圈。

她最大限度的压制了舞蹈人的因素,只强调人体美,原始美,民族元素甚至是祭祀等具有象征意义的因素。

一直想用舞蹈讲道理,讲人生,讲人性,炫技过多,感情过少。

视觉冲击大于美感,虽然审丑也是审美的一种,但用舞蹈来审丑,就有些矫枉过正了。

有人说,芭蕾舞演员,拉丁舞演员,甚至跳水运动员穿的都很少,怎么没有人说她们,就这杨丽萍就是老封建,就是不懂舞蹈,不懂美。

但说话者忽略了一个因素,这些服装之所以紧身暴露,要么是因为历史传承,要么是因为性质使然,其中多少带有了必然性。

运动员的服装不必多说,这是运动的硬性需求。

芭蕾舞,尤其是男装也不乏紧身衣裤,但是个人都知道,芭蕾舞的腿部动作幅度大,要求高,不穿紧身衣很难完成,也没法展示动作技巧。

何况,芭蕾舞的服装,大都是根据剧中人物的身份,情节来设计也并不是一味地暴露越少越好。

另外,芭蕾舞对欲望的表达是去欲望化的,是用禁欲来表达欲望。

更重要的是,芭蕾舞符合大部分人的审美,也就是说,无论穿了什么,跳了什么,至少芭蕾舞给人的第一个感觉是美,因为美,而让这些动作和衣着变得必要不突兀。

但杨丽萍的舞蹈,在编排上很多时候并不符合第一眼看着舒服的要求,难免就给人为了露而露的感觉。

她的近年来很多舞蹈感觉就是不断的堆砌民族元素,完全没有提炼,完全感受不到民族文化的魅力。

同样是穿着清凉,张艺谋的《印象大红袍》,男演员各个肌肉线条展露无遗,融入画中,没有人觉得突兀,不妥。

印象刘三姐中,也有女演员穿着紧身衣展露风采的篇章,但从来没有人觉得不妥。

为什么呢?一来是因为美,人与景与情节丝丝入扣,让人代入的是角色是美景,而不是女演员展示本身。

二是合适,水边船夫也好,游船少女也好,穿着清凉紧身都合情合理。

这种合理性也是杨丽萍舞蹈缺乏的地方。

表达孔雀相爱是不是就一定男女演员无缝接触,一定要用两性间的暗示来表达。

表达孔雀羽毛掉光了,是不是就一定要男演员近乎半裸展示身体。

表演孔雀舞,是不是就一定要一比一还原孔雀的动作,完全不能做拟人化修改。

表达民族风情是不是就一定要用最原始甚至是带有恐怖元素的情节来表达。

杨丽萍早年的孔雀舞,也拟人,穿着不算清凉,妆容也不算诡异。

但就是凭着这样的舞蹈,她杀出重围,不夸张的说,她现在靠的还是当年打下的江山和名气。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她的衣服越来越华丽,妆容越来越夸张,开始将舞蹈的重点冲展示美转向展示两性间的吸引和纠缠,也是因此有了“男孔雀”。

舞蹈中开始出现大量的亲吻,亲密动作。

她与男舞伴之间的互动曾经也一度引起过争论,那就是孔雀舞跳成了恋爱剧到底有没有必要,两人要不要这样亲密。

只是当时杨丽萍的光环还在,质疑的声音被不懂艺术的批评压了下去。

但之后,她的舞蹈就走上一条让人捉摸不透的道路,她从著名的独舞舞蹈家变成了场场舞蹈都需要有男搭档,场场舞蹈都要有亲密动作的原创舞蹈家。

所以,与其说人们质疑她穿的清凉,不如说是对她的舞蹈理念不再认同了。

杨丽萍早年的双人舞,同样不乏有亲密动作,表达爱恋的。

点到为止的动作,优雅大气。

克制精准的肢体语言和脸部表情,干净利落。

每个动作,每个定格拍下来就是摆拍的感觉,这样的舞蹈,穿什么谁也不会说,因为美到你觉得就应该这样穿,而不是刻意的非要炫肌肉,非要用荷尔蒙来填充舞蹈效果的。

相比现在,她要么是用绚丽的舞台吸引火力。

要么是用各种奇怪的造型证明自己是在振兴民族文化。

要么用各种奇奇怪怪的理念来解释舞蹈,相比这些人们喜欢她以前的舞蹈。

所以,她被争议不在于舞蹈穿的少,怎么跳,而是舞蹈中过于刻意强调男女之间的荷尔蒙,生硬的用身体而不是舞蹈打开局面。

至于穿的多少,也许真的没有那么重要,当然如果非要穿的少,舞蹈不够荷尔蒙凑数是民族自信,祝她成功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舞蹈   动作   芭蕾舞   荷尔蒙   遮挡   民族文化   女演员   早年   孔雀   反感   清凉   亲密   穿着   敏感   演员   欲望   身体   杨丽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