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跟中国比基建,布林肯提醒中国信守承诺,中俄直奔美国家门口

中美基建差距大,拜登要争口气

美国总统拜登在美国国内宣传中国基建,这件事是事实。

根据美国广播公司(ABC)报道,当地时间7月28日,美国总统拜登跑美国东北部的缅因州搞演讲,确实谈到了中美基建的对比,他的原话翻译过来有以下两个意思:

第一,美国曾拥有世界第一的基础设施。但如今在国际上却仅排名第十四位;曾经排在第十六、十七名的中国,如今却“位列第二”。

第二,拜登认为,这样的美国显然无法领导世界,因此美国必须加快在基建领域的投入,加快重新进入世界前列的步伐。

那我聊聊我对此的看法,如果不是拜登搞宣传,我都不知道咱们基建在世界上才排第二,看来咱们还有不少发展潜力和空间,值得继续努力。

当然,拜登大老远跑去缅因州肯定不是给咱们中国做宣传,让老美来中国体验坐高铁的感觉。

他其实出于两个目的。

第一,挽救他倡议的基建计划。

拜登在2021年初入主白宫以后,多次公开对比中美基建情况,是为了给他的一份基建计划做铺垫的。

2021年3月,也就是刚上台两个月之后,拜登提了一项2.3万亿美元的基建计划;10月,拜登跑去宾夕法尼亚州发表演讲,又提了我们的高铁,顺带一阵赞美,说我们中国高铁时速高达483公里/小时,这个数据有点过分了。

他对中国基建情况的反复鼓吹,确实在美国国内引发了关注,很快11月份,经过内部快速扯皮之后,虽然金额缩水了,从原本的2.3万亿减到1.2万亿,但好歹这份基建法案是给推出来了。

经过多次交手,我们也了解美国做事的套路了,想在哪个领域投钱,就先渲染下中国威胁。

第二,拜登想要争取到缅因州的选票

拜登这么说其实是给缅因州民众这么一个印象,那里的经济不好,是因为基建不足,为了让民众生活的更好,振兴基建是当务之急。

从拜登上台到现在,有近两年的时间,拜登当初提的基建法案是截至目前为止他最重要的政绩之一,而眼下2024年大选竞选活动即将正式开始,立志连任的拜登当然必须在这个自己最有优势的领域乘胜追击,再度激起民众对自己的好感。

而拜登28日到访的这个缅因州,人口仅有100多万,主要产业也是以农业、造纸和木材加等基础资源开发型工业为主,不算太穷,但也富不到哪去,这些初级产品想要创收,肯定是最需基建来支撑的。

再加上在2020年的大选中,本应是蓝州的缅因州险些就倒向共和党,如今拜登再不对缅因州重视起来,给该州画大饼,拜登大概率是要在2024年大选中丢掉这个州了。

无论如何,美国不用暗搓搓的手段正面跟中国竞争,提振国内基建造福当地民众,也是好事。

美国的基建计划为什么注定行不通?

但关键问题是现在的美国,真有将这些计划按计划顺利落实的可能吗?

我持怀疑态度。

问题出在美国劳动力市场上。

拜登之前,美国政府已经搞了几十年的工程外包,也不鼓励美国本土民众从事相关行业,导致现在美国的劳动力市场确实不足以支撑拜登新的产业政策了。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1月,大约4.8%的美国劳动力受雇于建筑行业,这相当于750万建筑工人;但据2023年2月的调查显示,在拜登政府的巨额基建计划开始全面推动后,美国的基建工人数量需要在此基础上再增加54.6万人才能满足需要。

但要满足如此庞大的用工数量,以美国的劳动力市场的体积而言,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而被美国当成成功范本的中国,在2021年,中国全社会建筑业企业用工人数高达8180万人。

所以,我们外人心里清楚,拜登这大饼只能画给美国人自己吃了。

晶晶刚才也给大家提到,竞争是好事,人类历史上也充满竞争,但竞争如果是良性竞争,可以互相促进,不仅有利于中美双方的发展,也有益于全世界。通过良性竞争,中美可以为世界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

布林肯提醒中国信守承诺:不要援俄

但实际上,美国要跟中国展开所谓的“竞争”,是一种恶性竞争,是一种霸权和对中国的围堵、压制,在军事和外交上,尤其如此。

从7月28日到29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防长奥斯汀飞赴澳大利亚,与澳方外长和防长举行了美澳部长级“2+2”会晤。而在会晤结束后,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9日报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布林肯不知怎的,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话:

“华盛顿‘极其严肃’地对待中国给出的不向俄提供致命武器用于乌克兰境内军事行动的承诺。”

晶晶注意到,布林肯突然说这句话,是有其新闻背景的:

据路透社消息,当地时间7月27日,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对外宣称,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曾绕过西方制裁向俄罗斯提供援助,并很可能输送了军事技术。

前脚美国情报部门提供“证据”,后脚布林肯就抓着证据向中国“放话”,毫无疑问,白宫就是故意上演了一出针对中国的“连环招”。

但如果我们把时间倒退到去年,我们就会发现,在中方早早做出不会向俄罗斯提供军火的承诺后,美国依旧不放心,隔三差五就要这样“警告”一下,甚至连欧盟都跟着起哄了好几次。

但咱们得提醒布林肯,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美国在长臂管辖插手别国事务的时候,能不能先管好自己呢?

这次美澳部长级“2+2”会晤,其核心宗旨就是要进一步强化澳大利亚在美国反华军事包围圈中的关键地位。而其具体实现方式,就是美国要帮助澳大利亚在本土建设一系列国防军工武器生产线。

美国防长奥斯汀在会晤结束后更是直接对记者表示,美国将帮助澳洲在2025年之前,于本国生产在这次的俄乌战争中大放异彩的美制M142“海马斯”高机动多管火箭炮系统。

而这种火箭炮系统,正是美军自己规划中的,专门为干涉南海和台海事务量身定做的岛屿分布式机动作战的主力武器之一。

再把时间提前一点,来到7月28日,美国白宫才刚刚对外宣布新一波总值3.45亿美元的对台军售,而这已经是拜登政府2021年1月上台以来的第11度对台军售。

所以晶晶不得不问问布林肯,当你们理所当然的向自己的盟友,甚至是台湾提供反华武器的时候,你们哪来的资格,禁止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武器?

中俄军舰穿过日本海,直奔美国家门口

所谓“战争的目的是结束战争”,面对美国和一众盟友的挑衅,中俄也出手了。

据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29日发布消息,28日至29日期间,他们发现了中俄两国共计10艘军舰,在穿过宗谷海峡后开往鄂霍次克海。

报道还指出,这10艘军舰中俄各占5艘,其中有9艘参与了18至23日在日本海进行的射击等实战训练。

说白了就是,这些中俄军舰,已经在日本的家门口转悠了近两周的时间,几乎打破中国军舰在此海域逗留的时长记录。

但这还没完。根据中方此前官宣的消息,进入鄂霍次克海后,两国海军会在太平洋西部和北部海域继续进行巡航。不出意外的话,几天之后,中俄舰队将直奔美国家门口,最远开到阿拉斯加附近海域,或者阿留申群岛附近。

这下就热闹了。

首先是日本,我们为何要派出那么多军舰直接杀到日本的家门口?

原因有三:

其一,日本这两年在对华问题上很不老实,执意要跟随美国的反华战略,在最近甚至开始在派出自卫队跟随美国参与台海战争的问题上试探外界反应;

其二,俄乌战争爆发后,美日韩三国建立军事同盟的事宜全面加速。就在8月份,三国领导人将齐聚美国戴维营,商讨该军事同盟正式建立的事宜;

其三,就在7月28日,日本政府通过2023年版《防卫白皮书》,其中公然宣称中国是日本“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

毫无疑问,对于这样的日本,该敲打的地方,必须敲打。

当然如果只是为了敲打日本,中俄海上联合编队根本没必要前出西太平洋,甚至一路跑到阿拉斯加附近海域。很显然,这次联合巡航,美国才是中俄真正要重点敲打的对象:

阿拉斯加虽然靠近北极,但却是美军针对东北亚地区的最大“前进基地”,更是美国进行本土防御的“前哨堡垒”,美军诸多先进武器,比如F-22战斗机、GBI陆基中段反导拦截系统均部署于此。

很大程度上,阿拉斯加对美国安全的重要性远甚夏威夷,因此这次中俄联合海上编队一路航行到阿拉斯加附近海域,也就说明中俄海军已经具备绕过日本直插美国大后方的能力,美国视为核心堡垒的地区,已经不再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缅因州   日本海   基建   美国   奥斯汀   阿拉斯加   中国   中美   俄罗斯   军舰   日本   海域   民众   武器   竞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