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女子遭多次强奸,从不拒绝也不反抗,邻居:以后会常来

犯罪思想的悄悄滋生常常让人难以察觉,尤其在一个人善于伪装的情况下,内心真实的动机更加难以被外界揣摩。在安徽的一个案例中,一名男子将自己内心深处的犯罪念头巧妙地隐藏起来,长期以善良和乐善好施的形象在乡村中树立起良好的声誉,正因如此,他才有机会对受害人进行侵害。这名受害人的情况十分特殊,因天生智力残缺,对犯罪嫌疑人的侵害毫无反应,这使得犯罪嫌疑人产生了进一步犯罪的念头,甚至轻描淡写地对受害人说:“乖啊,叔叔明天还来。”


这位涉嫌强奸的犯罪嫌疑人姓张,日常生活中深深地融入了乡村社会中诚实守信的角色,并经常帮助受害人家里干农活。正是由于张某向郭氏夫妇展现出了一个勤劳肯干的农民形象,才使得郭氏夫妇对他产生了极高的信任。在事情发生之前,郭氏夫妇甚至一直为张某物色适合他的妻子。然而,他们善意的举动换来的却是对他们女儿残忍的性侵。


当郭氏夫妇发现张某对他们的女儿进行性侵犯时,张某已经多次实施了袭击。之所以张某能够隐秘地犯下性侵行为,是因为郭氏夫妇并没有对他有任何戒备心理,甚至在外出时还将女儿交给了他看管,正是因为这个机会,张某才得以对郭氏夫妇的女儿进行侵害。虽然郭氏夫妇的女儿已经三十岁,但由于智力残缺,只有小学水平的认知能力。

由于智力残缺的原因,受害人对张某“玩游戏”的建议感到新鲜有趣,甚至对此乐此不疲。张某借助“玩游戏”的幌子来掩盖自己违法的强奸行为,让郭氏女儿保持沉默,甚至对郭氏夫妇竭力赞扬张某的照顾,可见张某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掩饰得非常巧妙。张某的隐瞒行动非常成功,郭氏夫妇一直没有发觉到张某对女儿所做出的邪恶行为。


直到有一天,郭氏夫妇需要同时外出,再次将女儿交给张某照看。如果不是因为郭氏忘记带钥匙,不得不返回家中拿钥匙,郭氏夫妇对张某的侵害行为仍将浑然不知。郭氏返回家中,听到楼上传来异动声,他上楼去查看情况。当他推开门看到张某正踩在女儿身上,剥去她的衣物并实施着强奸行为时,他愤怒到极点。郭氏立刻怒气冲冠,抓起门边的扫帚开始殴打张某,两人打斗一直持续到警察介入并将其分开。

在派出所,民警见到郭氏夫妇和张某扭打在一起,迅速将他们分开,并倾听了郭氏夫妇的报案描述后,立即拘留了张某。在接受警方审讯时,张某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他声称与郭氏夫妇的女儿是自愿发生性关系的,然而,警方和法庭对此不予采纳。由于郭氏夫妇的女儿天生智力残缺,她的智力水平与未成年人相当,她对性行为的认知不全面,无法做出是否自愿的判断。基于这一观点,法庭最终判决张某有期徒刑5年。郭氏夫妇因为一时的大意导致女儿遭受了永久性的心理创伤,内心深感愧疚。


回顾这起案件,可以看出张某利用郭氏夫妇女儿智力残缺的特点,从接近郭氏夫妇开始,进而接近他们的女儿。首先获得了郭氏夫妇对他的信任,让他们放心地将女儿交给他照顾,然后获取了女儿对他的信任,通过控制受害人的行为和口径,使得郭氏夫妇始终对他的罪行一无所知。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在面对突然表现殷勤的邻居或亲戚时,我们仍然需要保持一定的警惕心理,尤其是当我们有智力障碍或依赖他人生活的亲人时,更应当警惕那些突然靠近的陌生人。正如古人云:“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这句话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尽管郭氏夫妇的女儿因智力残缺而对所受侵害逐渐恢复,但她始终是一个受害者。希望郭氏夫妇和女儿能够在经历风波后恢复平静幸福的生活,摆脱不幸过去的困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人时   受害人   安徽   犯罪嫌疑人   罪行   认知   法庭   智力   夫妇   警方   乡村   邻居   家中   钥匙   念头   女儿   女子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