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个国家收到欧盟“邀请函”,唯独不选择邀请中国,中方正式表态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柳丝园a

编辑|柳丝园a

前言

即便中国始终保持中立立场,在国际纷争中始终坚持走和平道路,从不主动惹事、四处拱火,始终自觉地承担起属于大国的责任,就是这样一个中国却还是不能让人满意。

欧洲召开国际会议,邀请了全球65个国家参与,但作为大国之一的中国却不在此次会议的邀请名单中,这种区别对待怎么能不让人感到气愤呢?

这次会议的主要参与者是西方列强以及一些在其他大洲向他们靠拢的国家,中国作为中立大国,不受其待见。西方国家此次直接将区别对待做得如此明显,是已经完全有底气离开中国市场了吗?是已经完全有能力承受来自中国的反击吗?

65个邀请对象中没有中国,这就是欧盟国家的“中立”?

中国始终坚持着“我们不惹事,但是也不怕事”的原则,在对外交往上也始终奉行和平外交理念,始终将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定作为大国应该担当的责任之一。

也许是一直以来中国良好的态度以及温和的待人处世的方式给了一些人不该有的错觉,竟然认为中国的温和态度就是一种软弱的表现,谁都可以踩到中国的头上。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错觉的存在,才会导致一些国家自以为是的开始联合抵抗中国影响力的存在。

瑞典召开的欧盟印太部长级论坛,这场会议不仅仅是欧盟内部的会议还邀请了许多其他洲的国家参与,邀请国高达65个,但就是这么多的邀请国中,却没有中俄两个大国的存在。

如果这项会议只是欧盟内部的会议,那么不邀请中国本是无可厚非的事,但这场印太会议却是一场国际会议,本身就邀请了许多其他不是欧盟成员的国家参与其中,但却将中国给拒之门外了。

一直以来中国坚持着国际社会中的中立立场,这一点,欧盟国家并不是不知道,甚至在对外交往中,欧盟国家中的绝大部分也对在外宣称自己始终是保持中立立场,但仅从这一场会议来看,欧盟宣称的中立立场显然是含有水分的。

这场在瑞典举办的会议,主要就是围绕着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国家,共同推进数字经济,能源技术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等内容的,是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心逐渐向太平洋与印度洋转移的一个外化表现。

因此在这场会议中也着重涉及到了亚洲地区国家,而中国作为亚洲大国却被这场会议隔绝在外。

这场具有针对性的会议中还涉及到了俄乌之间的争端问题,还涉及到了俄罗斯与美国之间的问题,如果,欧盟的一些国家真的能如他们自己所说的一样,始终保持中立的立场那么怎么会害怕中国的参与呢?

在不久之前的国际交往中,欧盟国家对于中国的拜访都表示着欢迎友好的态度,并且在中美关系中也表示自己中立的态度,现在才刚过不久,欧盟国家就来了一个迅速的大转身,想要将中国排除在势力范围之外。

欧盟国家的变脸速度真是堪称一绝,现在看来,之前表示的中立态度始终是他们的一层伪装,一旦他们自以为可以离开中国市场的各种支持,他们原本的面目就立刻展现出来了。

偏安一隅不是长久之计,欧盟国家将视线转向印太地区

俄乌之间的冲突,也让欧盟国家看出了长期的偏安一隅不是长久的发展之道,因此欧盟国家将视线聚焦到印度以及太平洋地区,这样的转变势必会牵扯到亚洲地区,势必会牵扯到中国。

虽然欧盟国家自己宣称在中美关系中属于中立方,但是此次会议重心的讨论内容却牵涉到了中国这个亚洲大国,欧盟国家想要在印度太平洋地区寻找到新的发展道路,无疑会因为自己的选择而陷入中美矛盾的旋涡之中。

而此次,这么重要的国际会议,欧盟国家作为主办方,作为曾经宣称自己是中立阵营中的一员却没有邀请中国参与,欧盟国家在中美,俄美关系中偏向的结果已经不言而喻了。

其实,近些年来,欧盟就已经有了许多自己的小动作了,在明面上始终对外宣称自己站在中立的立场上,但是却又频频向美国、日本等国家释放交好信号。

之前欧盟主动与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进行军事演习,还有一些涉及到印太地区的航天、海上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合作,以及一些小型会议的开展。

这些合作与计划,欧盟将中国完全划分在区域范围之外,完全没有了此前中国拜访时所展现出的友好的一面。

这次的这场邀请了65个国家的欧盟国际会议的展开也没有邀请中国,此前欧盟的举动都能算是小打小闹,但是如今的这场国际会议代表的是未来欧盟国家在印太地区发展交流合作的方向。

这场会议将中国排除在发展计划之外,是欧盟自己的选择,这也不难看出,欧盟国家根本不像之前所向外表示的中立,而是偏向于美国。

一直以来,中国都在坚定地站在中立立场上,希望能够与其他的国家都能够友好和平相处,共同谋取发展福利,实现合作共赢。过去,在与欧盟国家的交往合作中,中国也始终坚持如此。

欧盟国家也经历过经济危机的打击与发展的低谷期,在这些期间,中国始终没有放弃对欧盟国家的帮助,中国始终是站在大国的立场上,希望与欧盟国家一起共进退,迎难题。

现如今,在欧洲大部分国家的经济等方面的发展中,都离不开中国身影的参与,中国的人口数量大,国内市场需求量大,在经济危机中的自愈能力强,经济体系的更新中也始终保持着一种极具活力的状态。

可以说,很大一部分欧盟国家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中国市场的支持,中国在欧盟国家外贸经济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当中,都贡献出了极大的力量。

现如今,欧盟国家在中美关系与俄乌争端中扯开了“遮羞布”,表现出了已经倒向了美国的真实情况。

妄图以东南亚市场取代中国市场,欧盟计划是否能行?

欧盟国家此次开展的印太地区发展计划里,因为在中美关系中的站队,使得他们不得不放弃对中国市场的探索,因此,在面对亚太地区市场的开发上,欧盟国家将视线转移到了东南亚国家身上,妄图以东南亚市场取代中国市场

欧盟国家自己也知道,想要在印太地区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那么对于市场的需求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此次的会议当中,东南亚国家也在65个邀请对象之中。

欧盟国家想要以东南亚市场取代中国市场的作用真的可行吗?

要知道,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人口数量,市场需求和人均购买力水平和东南亚国家都不在同一个水平。

即使欧盟国家还在与印度商榷,但是印度的市场环境已经营商环境早就是闻名世界的差和乱了,欧盟国家想要简单的与印度达成合作协议也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此次会议重心还涉及到了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以及高端科技的开发,在这些内容上,对于东南亚国家来说都属于薄弱项目。

许多东南亚国家在一些基础设施、科技引入等方面还得依靠中国的帮助才能够勉强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欧盟国家想要直接用东南亚市场来代替发展中的中国市场可以说是基本上不可能的。

在数字化上。中国的科技水平已经可以说得上处于世界一流的行列之内,绿色新能源的开发等方面也一样,这些都不是东南亚国家联合起来就能轻易媲美的。

如果欧盟国家始终要坚持现今的做法,舍弃中国势态良好,发展潜力巨大的市场,选择东南亚为未来的合作方向的话,那我们也只能是以一种尊重他人选择的方式去看待了。

一直以来,中美关系恶化的主导者是美国,美国为了打击中国的芯片科技,毅然与中国翻脸;在俄乌争端中,美国也屡屡作为乌克兰背后的推手,使得俄乌关系始终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使得世界局势动荡不安,这些欧盟国家不知道吗?

他们肯定知道,只不过他们自以为能够成为动荡局势中的获利者;自以为不得罪美国就是最好的发展方式。自以为失去了中国市场,有东南亚市场也一样能够迅速发展,因此才在这次的国际会议中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对于欧盟国家的选择与决定,中国不会去操控和制止,中国始终明白坚定自我的重要性,将自身的发展依靠在别人的身上始终不是长久的发展之计,只有自己强大才是真的强大。

中国在国际关系的交往中,始终端正自己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组织都尽量做到一视同仁,尤其是那些愿意与中国主动交好的国家,中国更愿意担起大国的责任,给予自己能给出的帮助。

而对于此次欧盟国家对于中国的忽视排挤的态度,中国也一样会作出回应,中国并不是软柿子,中国的好脾气是建立在国与国之间相互尊敬的基础上的。欧盟国家忽视排挤中国,此后也将被中国排挤在中国的圈子之外

结语

在全球化的发展当中,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地谋取合作共赢才是长久的发展之道,一味地争当霸权与领导权在当今世界是完全不可行的。

中国不会以自身的力量强迫其他国家表示态度,更不会对不怀好意的强权低头,我们始终坚持中立立场,坚持中国立场,坚持正义的立场。

各位读者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跟笔者一同交流讨论,最后大家也不要忘了点赞转发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亚洲地区   中国   欧盟   国家   中美关系   太平洋   印度   邀请函   中国市场   美国   国际会议   中方   大国   立场   态度   正式   会议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