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谢主隆恩”,中俄朝共抗美国,莫斯科三环遇袭,俄威胁核战

美国对台“军援”,台湾高层谄媚拜谢!美国拉帮结派对抗中国,中俄朝共抗美国霸权。莫斯科三环遇袭,俄罗斯发出核战争警告!

台当局感谢美国,触动大陆红线

在中美博弈这一时代背景之下,台海问题始终都是中美之间最紧张、最复杂的矛盾,两国之间围绕台海的博弈已经持续多年。甚至到了今天这个中美关系处于最低谷、两国正努力缓和的阶段,美国都没有放弃打“台湾牌”。

近期美国就再度炒热台海局势。28日,白宫宣布向台当局提供了3.45亿美元的新一轮“军事援助”,且这轮“军事援助”与以往的军售不同,是拜登首次利用去年签署的《国防授权法案》行使所谓的“总统提取权”,直接调用美军库存装备对台当局进行“军事援助”,这一手段通常被美国用在军援乌克兰之上,其将台海“乌克兰化”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

可以说,美国的这一举动直接将台海局势推到了危险的边缘,局势再进一步,就可能越过中国的底线,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而就在这一紧张时刻,台当局非但没有缓和两岸温度,居然还主动踏出一步,突破大陆底线。在美国宣布对台“军援”之后,台当局多个上层单位都对美国的援助发表了“感激宣言”,大谈所谓的美国“对台关系法”及“六项保证”,鼓吹所谓的“安全承诺”,颇有抱得大腿之后“谢主隆恩”的味道。

事后,岛内舆论人士也不遗余力地进行炒作舆论,吹嘘此次美国“军援”。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就在7月30日时刊登了“台北特约记者”的中文评论文章,大肆鼓吹美国在“危急情况”下,利用“总统提取权”,无需国会审批就从美军现有库存中提取武器装备或服务交给台当局,省去了军售的冗长程序,加速了装备交付,使得从批准到交付只需几天甚至几小时。字里行间将美国描绘成了,台当局的“救世主”。

文中还特别强调,美国已经43次利用总统提取权援助乌克兰国防物资,总金额将近400亿美元。很显然是在顺应舆论风口,将台湾与乌克兰作比较,暗示台当局若“抵抗统一”,就可以获得乌克兰一样的巨额援助。

这些政客的“感谢”与媒体舆论炒作,字里行间充斥着“以武谋独、倚外谋独”的气息,已经彻底越过了大陆的底线。

要知道,台湾是全球公认的中国领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海问题与乌克兰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台海问题必须、也只能作为中国的内政问题处理,根本无法与俄乌冲突作比较。美国向台当局提供武器明显是在干涉中国内政、破坏两岸关系,台当局理应坚决抵制,这种“谢主隆恩”的态度就是对全球“一个中国”共识的直接挑衅。

对此,大陆方面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此前中国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就曾回应美国对台当局的军事援助,猛烈批评了民进党当局“倚美谋独、以武谋独”,不断乞求美国向其授武或提供军援的反动行为,同时强调“台独”是绝路,大陆一方仍旧拥有绝对的统一决心。

如果民进党当局不知悔改仍旧,要一条道走到黑,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这些反动政客就将体会到触动大陆底线的后果。

美国加强印太施压,中朝俄共同抵抗

除了炒热台海局势之外,美国近期还在积极加强对印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在7月29日时,美国与澳大利亚就举行了防长、外长“2+2”会议,并达成了增加美国舰船、海上巡逻和侦察飞机在澳大利亚部署的共识,同时进一步确认了澳大利亚采购美国核潜艇的相关事宜。

同时,在朝鲜半岛方面局势也正因为美韩双方的相互回应而陷入紧张,美国在近期频繁派遣核潜艇、战略轰炸机等战略装备访问韩国,韩国则一再提升“核延伸威慑”,向朝鲜施压;朝鲜也不断发射导弹进行反制,令半岛局势持续紧张,成为了美国在东亚地区扩大自身军事部署的借口。

这一系列行动标志着美国正借助旧有的“第一岛链”与“第二岛链”,构筑印太战略中对中国的太平洋一侧包围圈,美国对于中国以及周边与美国不和国家的压力正变得越来越大。

在此背景之下,中国一方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走向了团结与合作的道路。

在今年7月27日的朝鲜战争停战协议签署70周年纪念日,中国与俄罗斯就派遣了代表团到访平壤,与朝鲜领导人一同参加当天的庆祝活动。在27日晚的夜间阅兵式上,朝鲜方面展示了装备超高音速机动滑翔弹头的“火星炮8”型弹道导弹,以及射程可达15000公里、覆盖美国本土的“火星炮17”型与“火星炮18”型导弹,还展出了根据逆向工程仿制的朝鲜版全球鹰与MQ- 9无人机,展示了朝鲜的高度军备能力。

由于此前西方一直在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插手今年愈发紧张的朝韩关系,发挥对朝鲜的影响力,使朝鲜停止导弹试射。所以此次中国参加朝鲜阅兵式也被外界解读成了中国在半岛局势中更倾向于朝鲜一方。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在7月30日一篇报道中,就引述首尔梨花女子大学教授朴远健的发言表示,中国与朝鲜需要在对抗美国上合作,朝鲜方面正利用中俄代表团参与阅兵式的机会进行政治宣传,展示三国友好的合作姿态。

此外,一同前往朝鲜参会的中俄两国也被西方认为正进行愈发紧密的军事合作,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在7月28日时就发布一份解密报告称,中国的支持对俄罗斯继维持俄乌冲突“至关重要”。

这份报告中列出了中国的诸多实体,如何在一系列事件中支持俄罗斯经济与军事力量,其中包括与俄罗斯进行以人民币为基础的商业互动,帮助其削减来自西方的制裁压力;以及向莫斯科出售军民两用设备,来支持俄罗斯投入战争。

因此,西方担心中俄两国之间的关系继续深化,使中国向俄罗斯出售更多受到西方制裁的商品,甚至直接向俄罗斯提供武器弹药。

从此次朝鲜胜利70周年阅兵来看,中俄朝三国确实有持续保持友好关系并加强合作的趋势,但很显然还远远没有达到西方军事政治集团的程度,三国之间也没有违反原则的合作,这种合作仅仅是为了自卫,对区域局势的影响远远没有美国及其盟友恶劣。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美国方面对中俄朝三国的正常合作如此忧虑,显然是心里有鬼。在幻想中俄朝三国如何抵抗和“威胁”美国之前,美国最好先自我反省,想想自己做了什么,才使得三方不得不合作抵抗来自美国的压力。

莫斯科三环遇袭,俄乌局势升级

在东亚局势被美国挑动紧张的同时,俄乌冲突也正面临着新一轮的升级。

7月30日,俄罗斯莫斯科市长谢尔盖·索比亚宁就在其社交账号上发文表示,乌克兰无人机在当天凌晨发动了袭击,导致位于莫斯科三环位置的莫斯科国际商务中心两座办公大楼外立面轻微受损,无人伤亡。

根据后续流出的视频与图像资料来看,此次袭击造成的影响比较轻微,只有一栋大楼5到6层之间的部分玻璃与窗框遭到破坏,楼体内部的承重结构完好,大楼安全没有因此受到影响。

从规模判断,这是一次乌克兰方面例行对俄罗斯的骚扰。此前乌克兰已经进行过多次这样的无人机袭击,其通常使用中小型无人机,这些无人机有一部分从俄罗斯境外放飞,一部分通过间谍手段将其带到俄罗斯境内组装,而后在靠近莫斯科的区域放飞袭击,这些小型无人机一度袭击过克里姆林宫,但未能直接命中。

为了抵抗这些无人机袭击,俄罗斯在境内进行了大规模的反间谍行动,并加强了莫斯科地区的防空。但想要在城市区域拦截这些低空、低速、低雷达特征的无人机仍旧非常困难,而且由于城市楼群的遮挡,一般防空系统也无法对城市做到全面防护,尤其是对于在莫斯科附近放飞的无人机,若其低空袭击莫斯科国际商务中心这样的高楼区,防空武器几乎毫无办法。

虽然这种袭击通常不会给俄罗斯造成巨大的经济或人员伤亡,但是却使俄罗斯在国际舆论层面一直处于被动,即便俄罗斯在事后对乌克兰发起大规模的打击报复,使用无人机与导弹空袭乌克兰的城市目标,也无法抵消乌克兰空袭俄罗斯首都造成的舆论影响。俄罗斯方面对此一直非常头疼,但是却没有更好的办法。

但是对乌克兰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打击都没能阻止乌克兰的这种突袭行动,俄罗斯方面此次显然也有些恼火。据俄罗斯卫星社7月30日报道称,普京在当天表示,俄罗斯不希望与北约发生军事冲突,但如果有人想那样做,俄罗斯已经做好了准备。

俄方此次显然是意识到了乌克兰不断突袭莫斯科的背后有西方在支持,为了确保俄罗斯的安全,遏制这种不断的袭击活动,普京不得不把同北约开战的筹码摆到桌上,迫使西方向乌克兰下达指令,使其收敛行动。

这对西方来说是一块份量很重的筹码,因为俄罗斯与北约开战,必然会是一场核战争。

俄罗斯发出核战争警告,西方需要收敛

事实上,俄罗斯已经对西方发出了核战争的警告。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7月30日报道,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当天在其社交平台上发出警告称,俄军不仅在击退反攻,也在预防全球性冲突。因为俄罗斯一旦失去领土,将不得不动用核武器。

梅德韦杰夫的话所言非虚,此前俄罗斯曾在2020年签署了《俄罗斯联邦国家核遏制政策原则》,规定了俄罗斯可以在四种条件下动用核武:

其一是向俄罗斯及盟国使用核武器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时;

其二是对俄罗斯进行非核打击,并威胁到俄罗斯的存在,以及俄核反击力量时;

其三是收到俄罗斯领土或俄罗斯盟国领土将遭到弹道导弹攻击的准确情报时;

其四是俄政府或军事关键设施受到敌方影响,导致俄核打击力量瘫痪时。

这四大条件是俄罗斯给北约划出的红线,俄罗斯方面一直寄希望于明确规定核武器使用条件能让北约领导人发热的头脑冷静下来,但当前北约方面很显然并没有把俄罗斯的红线当回事,而是容许乌克兰不断在红线的边缘游走。

乌克兰对莫斯科的多番袭击实际上已经开始对俄罗斯的政府关键设施造成影响,并有可能影响俄罗斯的核打击力量。如果乌克兰无人机成功对克里姆林宫袭击,就完全满足了俄罗斯发动核打击的条件。此前袭击克里姆林宫的无人机没有被俄方拦截,如今战争可能已经升级到了核战争的程度。

在这种危险“擦边球”之下,乌克兰与西方不但没有恢复冷静,还在不断加强袭击骚扰,这给整场俄乌冲突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西方从去年年底开始允许乌克兰无限制对俄罗斯境内目标发起打击的态度,看似在帮助乌克兰扭转战争局势,实际上确实在以自身的安危来玩火。

就目前前线的状况来看,俄罗斯完全没有必要将这次冲突升级,虽然俄军在前线承受了巨大压力,但整体仍处于可控的状态之中。乌克兰的反攻进度仍旧远远不及预期,北线发起进攻的俄军也正在缓慢取得战果,俄乌战场的局势仍旧以胶着为主,在短期内俄罗斯不会陷入劣势,甚至以长期角度来看,乌克兰的战争潜力已经逐渐耗尽,俄罗斯很可能会在拖延的战争中逐渐取得优势。

相反,乌克兰有很强的升级战争倾向,一旦战争即将落败,乌克兰可能倾向于直接将北约拉入战场,以避免这场战争的彻底失败。西方在盲目追求有利的舆论信息,希望乌克兰袭击俄罗斯本土,扭转战场上的不利信号时,也要注意自身参与的深度。一旦西方被拉入战场,整场战争将无可挽回的演变成一场核战争。

对此,西方需要慎重对待梅德韦杰夫的警告,改变当前的战场策略,否则核战争一旦开始,就会带来全球的共同毁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莫斯科   克里姆林宫   北约   乌克兰   核战争   无人机   朝鲜   俄罗斯   台湾   美国   台海   局势   中国   舆论   袭击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