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功抢先一步,美军重拾两栖战机却没得用,看AG600眼馋吗?

回想作为国产大飞机重点机型之一的AG-600问世之时,不少人曾对其很是不看好,认为这种采用涡桨动力的水陆两栖飞机在今天已无用武之地。这些人还给自己找了一个看似很站得住脚的理由,那就是“美国早就淘汰水陆两栖飞机了”,仿佛中国研制AG-600就是一种浪费行为。然而现在,所有曾嘲讽这款机型的人恐怕都要被打脸了。原因很简单,美军正因没有可用的水陆两栖飞机而苦恼。

机身下方安装浮筒的MC-130J

据美国空军网站披露,由于以C-130运输机发展而来的MC-130J水陆两栖飞机项目出现延迟,已有美国国内公司提出改装二战时期的“卡特琳娜”飞机,并将其用于美军新一代水陆两栖飞机的方案。不过,美国空军对此并不感兴趣,原因在于“卡特琳娜”的设计过于古老,最大载荷量也无法满足部队所需,故美军仍将坚持推进MC-130J的改进方案。显然,在取消水陆两栖飞机这一特种机型几十年后,美军终于认识到当年的眼光不够长远,开始重拾这种飞机,但现在看来相关工作并非很顺利。

MC-130J水陆两栖飞机预想图

美国空军之所以“捡回”了消失许久的水陆两栖飞机,原因还是在于亚太方向的军事需求,说白了就是为了对付中国。在“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之间,美军缺乏数量足够且较为安全的军事基地,故提出了对很多无人岛礁加以利用,以在无人岛礁上部署防空部队、反舰导弹部队和特种部队等方式,将其化为一个个海上作战节点,进而抗衡解放军海空力量。

MC-130J水陆两栖飞机方案

这些无人岛礁普遍存在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未被开发且不具备建设跑道或港口的条件。若想向相关岛礁快速部署人员和装备,比起两栖类运输船,航空运输手段自然更加高效。于是乎,可在岛礁附近的水面上起降的水陆两栖飞机,自然就成了上佳之选。按照美军的需求,这种飞机应一次搭载至少一个加强排的兵力及相关车辆,飞行航程不低于3500公里,以便快速“穿梭”于各岛礁之间,实现兵力的高效部署。

水上起降的AG-600

好吧,这些性能标准倒是真的不苛刻。以中国AG-600大飞机来看,基本就是“完美契合美军需求”的绝佳型号,几乎各项性能都可满足乃至超出相关指标。如此想来,美军依托水陆两栖飞机所制定的战术战法,其实解放军完全可以抢先一步实现,抑或提前加以破解。另外,考虑到西太平洋海域是茫茫大洋,航程远、可长时间留空飞行且超低空性能极佳的水陆两栖飞机,还能被用于巡逻和反潜作战。

浮航状态才能获得最好的态势感知

对于以潜航的方式实现高隐蔽性的潜艇来说,这种隐蔽性可谓是一柄双刃剑,其虽大大降低了潜艇被发现的概率,但也极大地限制了潜艇的态势感知能力。即便是水下探测能力再先进的声呐等传感器,也比不过潜艇浮出水面后,以浮航状态对周边海域的观察效果。而如果长时间无法上浮,那潜艇或因态势感知能力受限而错失诸多进攻机会。

二战期间的德国U艇

回想二战时期,在大西洋反潜作战中,英国皇家空军曾征用了一大批飞行学校或飞行俱乐部的老式教练机,将它们用于海上巡逻和侦察。而基本没有防空能力的潜艇在发现有飞机接近后,根本不可能悠哉游哉地观察一下是何种机型,或是该机否带了武器,艇长只会下令紧急下潜。借由这种方式,英军成功迫使大量德国潜艇放弃对周边海域的观测,进而让潜艇失去了很多进攻机会。也就是说,即便是一架没有武装的民用飞机,亦会被潜艇默认为海上反潜机。只要能把德国潜艇逼到水下躲避,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作战效能。

“卡特琳娜”水陆两栖飞机

在这方面,航程较远、可长期在海上巡逻的“卡特琳娜”式飞机曾起到重要作用。该型机可携带大量用于打击潜艇的深水炸弹,在战争中击沉了几十艘德国潜艇,而即便其没有携带武器,德军艇长在得知“卡特琳娜”接近后,也会忙不迭地指挥潜艇下潜,这就是水陆两栖飞机在反潜作战一事上的巨大价值。

中国AG-600抢先美国一步

所以说,尽管当前AG-600的用途更多地在于民用,但在战时有需求的情况下,该机的潜在军用价值亦十分巨大。看着中国的AG-600通过一项又一项试飞科目,即将投入服役,而自己的水陆两栖飞机项目却屡被延迟,美军会不会感到眼馋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中国   美军   卡特   艇长   眼馋   作战   航程   德国   水陆   美国   潜艇   海域   战机   机型   海上   飞机   需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