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儿子送花生油,等半天他们从外面回来,孙女童言无忌,我懂了

大家好我是书生,书生每天会给大家分享不同的感性故事,希望大家喜欢,点个关注、收藏加分享支持一下吧!!!

陈芳今年66岁,一直生活在农村。她和老伴只有一个儿子,儿子非常优秀,在省城工作,结婚生子。

今年花生收成不错,一共榨了408斤油。刚榨出来没两天,就有几个熟人来买。卖了200斤,每斤15元。

剩下的,陈芳和老伴都不肯再卖,留着自己吃,还要留一些给儿子。

有个亲戚来买油时说:“你们年纪都这么大了,还这么拼命。要我说,你儿子那么有出息,可以赚大钱,为什么还要种花生呢?而且卖花生油也不赚多少钱,别累出病来。”

陈芳笑着回答:“我们这辈子都干过农活,现在闲不下来,趁着身体还能动,多动动也算是锻炼身体。儿子也叫我们去他那里住几天,可我们还是习惯在自己家。”

这个亲戚离开后,老伴说:“我腰有些疼,贴个膏药吧。明天你给儿子送油去,你力气小,先送30斤。”

陈芳答应了老伴,并拿出手机给儿子打电话,告诉他家里的花生油已经榨好了,正好明天是周末,可以给他送30斤。

儿子说:“妈,别给我们送了,家里还有油呢,吃完了再去超市买,没必要为了从老家送油大老远过来。”

陈芳不同意地说:“你这孩子,超市买的花生油怎么能和我们自己榨的一样呢?没什么比家里榨的更正宗了。”

儿子说:“那算了吧,你想送来就送吧。还有其他事吗?我这边还有点忙。”

听到儿子有事情,陈芳赶紧说:“没了,那你忙吧,妈妈不打扰你了。记得好好吃饭。”

儿子太忙,在陈芳的叮嘱还没说完就挂掉了电话。陈芳感叹年轻人赚钱也不容易,整天忙得不可开交。

第二天一大早,陈芳拿着一个小袋子装好衣服、手机和钱,提着30斤油坐着两块钱一趟的三轮车去镇上,然后再坐班车去儿子家。

从镇上到儿子家,坐班车要3个半小时。刚上车,司机就跟陈芳打招呼:“陈阿姨,又给儿子送东西啊。”

她笑着说:“是的,这不是榨的花生油吗?给他送点,炒菜更香。”

每次去儿子家都坐这趟车,所以大家都熟悉了,就算在别的地方遇到也会打声招呼。

八点半的车,十二点二十分到了小区门口。陈芳熟门熟路,接着坐电梯到儿子家。

她按门铃,等了一会儿没人开门,试着敲门,还是没人开门。拿出袋子里的手机,找到儿子的电话号码,给他打过去,没人接,她再打,还是没人接。试着给儿媳妇打电话,也是没人接。

陈芳不由得担心起来,怕他们发生了什么意外。

再等了半个小时,陈芳站着有些累了,她忍不住坐在地上歇一会儿。

联系不到儿子和儿媳妇,陈芳越发担忧,怕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

又过了十几分钟,陈芳决定再给儿子打电话,这次终于接通了。

陈芳着急地问:“儿子,你在哪里啊,为什么家里没有人?我昨天不是告诉你了吗?今天给你送一些花生油来。”

儿子说:“今天是周末呀,我和媳妇带着两个孩子去游乐园玩了。你等等,我们准备回去。”

陈芳交代:“好的,你们别着急,路上注意安全。”

等了一会儿,陈芳站起来,眯着眼睛,在门口靠着墙壁休息了一会儿。一直等到下午两点半,儿子他们才回到家,喊了她才醒过来。

儿子和儿媳妇喊了一声妈,10岁的孙子在一旁默默无言,6岁的孙女不知道为什么生气了,绷着一张俏脸,嘟着嘴巴。这孩子长得像她妈妈,很漂亮。

坐在沙发上,享受着空调的凉爽,陈芳觉得舒服多了。她笑眯眯地跟孙女说:“俏俏,来奶奶这里,你怎么了?谁惹你生气了?”

孙女不理睬陈芳,哼了一声,直接跑回房间去了,这让陈芳有些尴尬。

儿媳妇说:“妈,您别管俏俏了,她脾气不好,动不动就生气,等我有空了给她好好教训一下。”

陈芳赶紧说:“孩子发一点小脾气很正常,别打她,说几句就好。”

儿媳妇很客气地告诉陈芳,今天不要回去了,住一晚,明天再回家。

陈芳也有此意,想多看看孙子孙女,就顺势留了下来。

儿子家有一间客房,她之前来的时候都在那里休息。不用儿媳妇招呼,她自己拿起带来的袋子直接去了客房。

她有点累,躺着休息,因为刚才在门口眯了一阵,所以此刻她也不会觉得困。

躺着无聊,陈芳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实在是很不舒服,于是起来上个厕所,去客厅看电视。

刚才跑回房间的孙女正在客厅看动画片,陈芳走过去坐在她旁边,亲热地说:“俏俏,你在看什么呀,跟奶奶说说。”

陈芳刚坐下,孙女直接抬起屁股往旁边挪,一脸不悦。

这孩子真脾气大,也不知道谁惹她生气了。陈芳问她,她也不说。

正打算回房间继续躺着的时候,孙女对陈芳说:“奶奶,以后不要再往我们家送花生油了,今天就因为您突然来,爸爸非得回来,我都没有玩够呢,哼。就算送来我们也不吃,都扔掉了。妈妈说农村小作坊没有卫生保障,榨出的油不干净,会让肚子不舒服。”

陈芳终于明白孙女为什么一回来就一脸不高兴,怎么和她说话都搭不上。更让她失望的是自己拿来的花生油居然被儿媳妇嫌弃,直接扔掉了。

陈芳大声喊儿子的名字,让他出来,然后对他重述了一遍孙女刚才说的话,问是否属实。

儿子支支吾吾,过了一会儿说:“妈,以后你不要再给他们送东西了,留着自己吃吧,多余的话可以卖给别人。”

听到他这样说,陈芳哪里还看不出来,她凝视着儿子的眼睛,大失所望地说:“那是花生油呀,我们辛辛苦苦种的花生榨的油,我特地从家里坐车给你送来的油,怎么可以随便扔掉?”

这时儿媳妇出来了,一脸尴尬地劝陈芳消消气,说孩子不懂事乱说的。

陈芳不想再说什么,她回客房拿了自己的东西,马上离开儿子家。

出了小区门口,她找到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偷偷地流下了泪水。过了半个小时,她抹干眼泪,整理好情绪,去最近的公交车站坐车回家。一路上不敢抬头,怕别人看到她红肿的眼睛。

幸好赶上了回老家的末班车,到镇上已经是晚上七点多。

家里仅有的一部手机在陈芳的手上,她打电话给邻居,让邻居叫老伴开车来接她。

老伴来的时候一脸紧张,连声问:“怎么突然回来了,不是明天才回吗?”

陈芳说:“事情有些复杂,回家再说吧。”

到家后,老伴拿出晚饭剩下的菜,打了一碗米饭给陈芳,说:“你肯定没吃晚饭,有什么事吃饱了再说吧。”

吃完饭,陈芳平静地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老伴。老伴一直抽烟,久久没有出声。

陈芳打算去洗碗时,老伴终于说:“以后我们就不要再给他们送东西了,留给我们自己吃,别总是去找不愿意理解的人。儿子忘记了,他忘记了我们家曾经过的日子,他嫌弃我们了,我们也看清楚他的真面目吧。”

说起曾经的日子,真的是一路走来很艰辛。老伴是四兄弟中排行第二,分到的土地比其他兄弟都差,只有两亩地在山里,需要走40分钟才能到达,而且都是小山路。

分到种菜的地也很少,只有两块,而且离家远,离水源也远。

一年只种两季水稻,一部分卖掉,一部分留着自己用,仅能勉强维持生活。大多数时候,一个月只有两次吃肉的机会,油盐都是赊账买的。后,陈芳的老伴去了远方的工地工作,她一个人在家照顾儿子。她每天非常忙碌,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家里都有许多事情要做。

尽管生活非常困难,陈芳依然努力想方设法让儿子吃饱,让他好好上学。

她愿意用两斤米换半边的马拉糕,因为知道儿子很喜欢吃。虽然很吃力,但她会咬紧牙关去满足他。

平时,她会买半条鱼,自己只吃鱼头,剩下的全部给儿子。儿子会懂事地夹一块鱼肉给她,但她会再把鱼肉夹回他的碗里,温柔地说:“妈妈吃饱了,不喜欢吃鱼肉,你吃吧。吃了鱼肉聪明伶俐,将来一定会考第一名。”听到儿子的话,陈芳开心得仿佛吃了蜜一样。

这个孩子非常聪明,又非常自律,连续两年担任班里的学习委员,让陈芳完全不用担心他的学习。

只要儿子有读书的愿望,陈芳和老伴就下定决心创造条件给他。他们宁可自己吃苦,也不让孩子吃苦。

陈芳和老伴的期望没有被辜负,儿子考上了重点大学,接着读了硕士,并在一家500强企业找到了工作。

儿子的出人头地让那些曾经看不起他们的人感到羞愧,也给家里挣了足够的面子。

当儿子准备买房时,陈芳和老伴拿出多年的积蓄九万块钱给他。儿子推辞说:“爸妈,这是你们辛苦挣来的钱,我不能要。买房的事情我会自己解决。”老伴笑眯眯地把钱塞给儿子说:“拿着吧,虽然不多,但这是我们给你的一点心意。”儿子很感动地说:“推来推去都不好看,爸妈,那我就不客气了。以后等我买了房子结婚了,你们都可以跟我去省城享福,那里一定会有你们的房间。”陈芳和老伴高兴地说:“好好好,以后我们就享受你的福气了。”

陈芳本想去帮忙伺候儿媳妇坐月子和照顾孩子,但被儿媳妇拒绝了,说她已经预订了月子中心。

陈芳觉得儿媳妇是不是嫌弃她,才不愿意让她去呢?老伴骂她:“你这人就是多心,人家月子中心专业,去那里也好,产妇和孩子都能得到很好的照顾。”陈芳心想:“这样也好,我手笨,怕不小心伤到孩子的娇嫩皮肤。”

儿媳妇的第二个孩子也是去了月子中心,不需要陈芳去照顾。她去上班后请了保姆。

陈芳帮不上其他方面的忙,只能拿家里的土鸡蛋和各种特产去给他们吃,并且给儿媳妇塞了两千块钱。其他事情就不需要他们操心了。

过去老伴还经常去外面的工地工作挣钱。但他满60岁后,人家就不要了,担心发生什么意外。

老伴回老家和陈芳一起种田养鸡鸭,能够自给自足,还能赚一些钱。

这几年,有钱的人都去省城买房,要么就搬到县城住,农村留下种田的人很少了。

陈芳家有一些叔伯的土地,他们不用付租金,可以随便种。所以,他们选择种离家近的田地。

每年他们种一季水稻,两亩的水稻足够自己吃。接着种了5亩多一点的花生,也是种一季。第二季种的是留给下一年春天的种子,所以不算。

陈芳觉得种花生很好,可以榨油吃,还可以用来煲猪脚。超市里卖的花生油非常贵,一小桶就要一百多块钱,用不了多久就没有了。

陈芳和老伴觉得儿子在省城工作,养两个孩子,开销很大。所以,他们种一些花生来做花生油,既健康又能省钱。

除了花生油,家里每年的果蔬等农产品,他们都经常送给儿子。能够帮到儿子,他们也感到自豪。

但是孙女的几句话,让陈芳看到了残酷的现实。他们给儿子家带去的东西被他们嫌弃,直接扔掉。就连花生油都被扔掉了,其他东西还需要他们费心再说吗?

虽然孙女说是儿媳妇扔的,但儿子不愿意,儿媳妇能扔吗?

陈芳觉得老伴说得对,儿子忘记了他们曾经的辛苦,嫌弃他们了。既然看清了现实,就不要再让自己受委屈了。

作为父母,我们付出了大半辈子为了孩子。所以,当我们的父母年老时,作为子女应该多一点理解和包容,而不是嫌弃和厌恶。

要尊敬老人,照顾父母们,帮助他们安享晚年。不要让自己后悔,像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陈芳和老伴付出了很多,我们应该记住,当我们的父母老了之后,该尽自己的能力让他们过得舒适,而不是让他们失去尊严和快乐。

相信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些小小的渴望,同时也有一些小小的悔恨。珍惜现在,有对的时候就努力去争取。

本故事通过描述陈芳与儿子之间的矛盾和误会,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亲子关系的变化和矛盾。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人生道理,如下:

1. 孝顺父母:陈芳和老伴为了儿子付出了很多,他们希望儿子过得好,提供了各种帮助和支持。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尊敬和照顾我们的父母,不要忘记他们的付出。

2. 理解和包容:在亲子关系中,双方都需要理解和包容对方。儿子应该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而父母也应该理解儿子的选择和生活方式。只有互相理解和包容,亲子关系才能更加和谐。

3.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在故事中,陈芳坚持自家榨的花生油更加地道和健康,而儿子和儿媳妇则认为超市购买的更干净和方便。这反映了传统和现代观念的不同,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尊重各自的选择。

4. 父母的期望和失望:陈芳看到儿子对他们的礼物和帮助的嫌弃和扔掉,感到失望和伤心。作为子女,我们应该珍惜父母的付出,并且努力不让他们失望,让他们过上幸福的晚年。

5. 珍惜当下:陈芳和老伴的年龄已经不小了,他们希望能够多看看孙子孙女。这提醒我们,要珍惜现在,尽可能地陪伴父母和亲人,因为时光不等人。

6. 寻求理解和沟通:陈芳与儿子的矛盾和误会是由于缺乏沟通和理解而引起的。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与父母沟通,了解彼此的想法和需求,避免误解和矛盾。

7. 尊重和保护父母的尊严:陈芳帮助儿媳妇坐月子等事情被拒绝后,感到自己被嫌弃。在亲子关系中,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父母的尊严,不要让他们失去尊严和快乐。

8. 不要后悔:故事最后提到“珍惜现在,有对的时候就努力去争取”。我们应该抓住机会,不要留下遗憾和后悔。要认清现实,珍惜眼前的幸福和快乐。

人生道理的核心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作为子女,我们应该体谅和关心父母,珍惜他们的付出。同时,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给予孩子爱和关怀,帮助他们成长。只有通过理解、尊重和沟通,我们才能建立和谐的家庭和亲子关系,使每个人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生油   孙女   儿子   童言无忌   花生油   儿媳妇   省城   老伴   块钱   鱼肉   家里   珍惜   事情   父母   东西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