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上班更无法忍受的是全职照顾父母

把照顾父母当做工作,这比上班更无法忍受。

做父母的,在孩子小的时候,仰仗你生活的时候,一定要对孩子好一点,拿出真心爱他们,关心他们,因为,一旦过了那个培养情感的敏感期,再怎么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父母与子女之间那种天然的亲密,亲密无间互相惜痛的感觉,一旦错过那个时候,纵然生活在一起,也是互相戴着面具,内心冷漠,又为了掩饰内心的冷漠,互相装得很客气,内心并不真爱。

就象小鸡有一个敏感期,这时如果有鸡妈妈带着,小鸡就会一直跟着母鸡,认它是妈妈,跟着它学习啄食、喝水,如果过了这几天,再有母鸡来带它们,它们不会认母鸡为妈妈了,这样小鸡学会找食就很困难,存活的机率会大大降低。

对于人类来说,小时候对孩子冷漠,甚至因为自己的脾气很差,对孩子非打即骂,或者干脆送走,等到大了再接回来,错过了培养亲密关系和依恋关系的敏感期,那以后纵然生活在一起,但是内心已疏离,永远不会达到天然的亲密。

小时候对孩子非打即骂,不允许他犯错,不给他试错的机会,仗着自己比孩子大,就任意打着教育的名号打骂,欺辱孩子,那当你老了的时候,他会有多大的爱心、耐心来忍受你的屎尿屁,痛病脏。

当那种亲人之间亲密无间的链接在能产生的特定时间,因种种原因没有产生的时候,当你老了,需要他的时候,那一点点被社会的道德和内心的愧疚所支撑的孝心,能支撑多久的孝行呢?一个人是在社会的道德层面做事,而非处于内心的热爱和亲情,这种行善,而非心善,其实是内心没有爱的链接,没有亲密的感情,有的只是社会层面的孝道,这种感情,对于久病所需要的长期琐碎而并不愉快的照料,实在太微不足道。

不要怪久病床前无孝子,试想,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是否给了足够的关爱和耐心,特别是那些小时候被厌弃的孩子,在父母老去,几乎不能自理,需要孩子全身心地投入来照顾的时候,这时候要求孩子,嫌孩子没能达到自己的要求,没有床前床后地侍奉,从而怪罪孩子,是不是也是不公平的。

如果说养儿就是为了防老,这个目的本身就是自私且不纯的,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如果想长寿,那就得承受长寿的痛苦,如果自己想长寿就绑架孩子为自己的长寿买单,那父母的人生是人生,孩子的人生就不是人生吗?你想过得舒服过得好,孩子就和为你的舒服适意而牺牲自己的生活吗?每个人在生命的层面,都很重要,谁该为谁牺牲呢?对于一个中年人来说,也许刚退休,也许人生另一段旅程刚开始,就要一步跨进父母的老年,不再有自己的生活,有的只是父母的老迈,对生命的不舍和年老带来的种种不便,父母如同寄生腾一样紧紧缠住孩子,那这样的父母,这样的长寿,要让子女来为你的长寿买单,这种长寿其实于子女来说,也是一种束缚。

有时候看着父母觉得老了可怜,但是,把自己彻底绑在他们的生活里,不知何年何月,那这样自己是不是也很可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父母   长寿   亲密无间   母鸡   小鸡   层面   子女   内心   孩子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