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户又鸟:合起伙来贬低比自己强大的人,而完美世界真实存在吗?

社会风气因利益而改变,为什么在出现道德沦丧的事件之后,大家一边倒的批判完了之后,社会风气为什么还是依然如此,根本不会改变?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钱文忠老师在一次演讲中谈到了大学生对于《白毛女》的看法,这引起了我的兴趣。大家可能认为这部作品是对现实主义的批判,但大学生的解读却截然相反。他们认为喜儿应该嫁给黄世仁,成为黄太太。他们的理由是,大春虽然年轻帅气,但没有车没有房子,生活苦不堪言,而黄世仁则有财富和地位,完全可以给喜儿提供一个好的生活。

这让钱文忠感叹,中华价值观和伦理观在崩塌中。人们内心的观念正在发生改变,而这种改变并不是好的。实际上,白毛女所宣扬的道德在现实中并不存在,许多喜儿最终都嫁给了有地位有财富的黄世仁。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观念正在转变,但每个时代都会面临新的问题。在特定的时候和地点,某一类文艺作品才会成为大家推崇的标杆。所谓的标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标准,只是在合适的时机被拿出来作为一种思想的宣传。而有时候,这些宣传会因为不同的解读而适得其反。


道理就像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在前段时间引发了争议。文艺作品本身没有固定的社会属性,会因为不同的人的解读而有不同的理解。大学生们不愿意去搬砖、送外卖或养猪,所以他们选择将孔乙己这个角色定义为一个他们所鄙视的人。但鲁迅先生明明批判的是旧社会导致孔乙己现象的问题,为什么新社会却将他们视为孔乙己呢?这不是默认了一些事实吗?

事实上,我们现实中的完美世界只存在于我们的心中。蒲松龄当年在官场遭遇的黑暗,个人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即使有明君良臣,我们的声音也传达不到他们耳中。历史上屡屡重演着颠倒是非、指鹿为马、沆瀣一气、狼狈为奸的场景。指鹿为马的行为让百姓觉得再平常不过,已经司空见惯。

人类共同体的大同社会,是一个完美的世界,没有战争、纷争、疾病,人与人和睦相处,没有丑陋和邪恶,每个家庭都安居乐业,夜不闭户。然而这样的美好只存在于我们的幻想和乌托邦国度中。

文艺作品只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一个时代的象征。它们所表达的任何诉求都只是作者心中理想的一种呈现。任何时期都不存在完美,所有的完美都只是文艺、作家和思想家努力想象出来的。这种完美只存在于我们的心中,在现实历史中从未实现。

古代的盛世如康乾盛世,百姓的生活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他们依然面临生活的压力和艰辛。现实的底层民众从来都没有做人的尊严。过去没有,现在也不会有。这是因为上层人总是希望保持自己的优越感,将潜在威胁打压下去,以保持他们的既得利益。这样的行为维系了他们的生存地位,并流传到时代中。

然而,刀郎的反击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也是对现状有清醒认知的标志。他揭示了这个世界的本质,而大家的支持和点赞,实际上都是因为大家也是被打压的一员,与刀郎有着相同的经历和处境。


在这个时代,我们有权利去骂、去嘲讽、去反击、去为自己争取。过去的人们害怕自己会成为被扑灭的星星之火,但现在大家已经觉醒,明白了真相。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烈火,都可以为自己的权益争取。


刀郎的现象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人们将愿望变成现实的动机,觉醒之后追求自身权益的诉求。幸好我们生活在这个信息发达的网络时代,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力量,集体维护不平之人的利益,助人即助己。在古代的封闭年代,人们可能选择保持廉洁和明哲保身,但他们只能含忍苦水,寄托理想于心中的美好龙国,最终郁郁而终。

在我们这个美好的时代,我们有能力为自己争取利益,通过网络信息传播来寻求帮助。我们应当共同维护这种共同体意识,向那些不平的人伸出援手,因为我们不知道哪一天也会面临类似的不公正待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白毛女   乌托邦   完美   指鹿为马   共同体   不平   盛世   文艺   强大   地位   利益   美好   心中   现实   真实   时代   作品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