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宣布:8月起中小学取消期末考试,家长哭了?自媒体该管了!

最近网上一个消息非常火爆,教育部发布了最新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宣布自8月1日开始,所有的中小学都不再进行期末考试,而是改成综合素质评价。一时之间网上掀起了巨大的波浪。

搜一下这个标题,全是一片哀嚎。


搜索结果

这一个文章说喜忧参半,实际上是委婉的说法。根本就只有忧没有喜。

而不出意外,这些新闻下面的评论区大家都可以猜到是什么内容。


甚至还有人说教育部是有敌方奸细混进来了,要严查他们。


这样看的话确实是万民所指啊,但问题是这个事情是不是真的,另外为什么搜索的时候搜索不到官方文件呢?于是我又去官方看了一下他们的文件。

今年8月起实施,掐头去尾的编造。

其实只需要拿这个标题去教育部官网一搜就能搜到他们的文件了,于是我找到了原始的文件出处。


首先最关键的就是这个时间根本就对不上,不是这些自媒体这两天统一炒起来的热潮,说从8月1号开始实行不考试。

但问题是这个文件的发布日期是2021年8月30日,也就是说已经是两年前的通知了,只是这些人都选择性的忽视了这个时间,或者是故意把这个时间抹去来获得流量,故意带节奏。

所以从时间上就对不上,也就是说现在的学校考试的情况就应该是这个文件出台以后的结果了,根本就不会在今年8月有什么新的变化,所以首先看到这里的大家可以不用焦虑了。

故意歪曲事实

就算这个文件是今年出的,但是这个文件说的是什么呢?有些人就直接从中拿出了一段话就来带节奏,我们来看一下到底说的是什么吧。


开篇第1句话红色的线条,就已经承认了:必要的考试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开篇就说了这个东西很重要,并没有说不考试。


第2句绿色的线条说的是考试的作用:诊断学情教情,改进加强教学,评价教学质量。难道考试不是这个目的吗?可以诊断一下学生学习的情况,老师教的情况,帮助改进教学,帮助评价一下我们的教学质量怎么样,这难道不是考试的目的吗?没有说错啊。


第3句蓝色线条的是很多人的误会的东西。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除了升学考试以外,其他的考试都是用来测试学生水平的,不能用来甄别学生的不同,也就是用来分班,比如分成重点班或者普通班。另外不具备选拔功能,也就是说不能通过这个成绩选拔学生到不同学校去,比如说转学生考试啊,还有掐尖的这些学校不能通过这种方式来挖优生。这哪里有问题?

到底能不能考试?

不过关键问题来了,到底允不允许考试了,我们来看一下。


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能进行纸面上的期末考试,我觉得这个完全没有问题,一二年级的学生你还要让他写试卷来考试吗?完全是可以通过综合素质评测的方式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评测,我觉得这样效果好的多。

其他年级每学期可以安排一次期末考试,初中根据情况安排可以再安排一次期中考试,也就是说一学期进行两次大型考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这也没有什么问题啊,一学期考两次大型考试。

这上面规定的是不要进行频繁的周考月考单元考这种东西,让学生频繁于考试奔波于考试,非常的疲倦。我觉得这个东西要看你怎么看待的,其实一些小的测试不要进行这种大的考试是允许的,只是说不允许组织起来大型考试来耽误教学。事实上很多学校一次期中考试,一次期末考试就完全足够了。

后面还说了,如果根据教学需要,在期末考试临近的时候,可以参加进行一两次的期末考试模拟考试。还允许参加一两次模拟考试,这样的考试的力度已经够了,还要什么?难道要天天考?

不出超纲题目

这一部分说的是学校考试要按照国家标准和进度来,不能够一味的偏,难怪出题或者超纲出题,我觉得这是非常合理的。

我们现在很多老师水平不够,为了去教优生,其实就是把后面要学习的内容提前拿来学习,以此作为培优,实际上这种效果是非常微弱的。培优应该是在现在的知识上进行提升巩固,另外把一些复杂的题目让学生做,问题是很多老师水平又不够,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就只能把后面学生要学的内容提前拿来学,想必大家都知道小学数学,很多时候都会超前学初中的内容,其实是一个意思,这样的超前学习本来就不正确,所以规定这样的也没有任何问题啊。


这一段话非常的有意思,实施等级评价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但是可以适当的方式告知学生和家长,不能在家长群里面传播。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不要把学生的成绩直接发在家长群里面,打击家长和学生的自尊心,但是可以私下的一个个发给家长,这样子是增加了老师的负担,但是家长相对来说更好接受一点,特别是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另外不允许将普通的考试作为选拔优生啊,或者进行转校考试,提前锁定生源提前掐尖,我觉得这些都是非常正确的东西。

有些人不是蠢就是坏

现在网上有太多带节奏的人,为了流量没有任何的底线,随意歪曲截取造谣,一个两年前的通知变成了现在发的一个规范教学的,变成了不期末考试的内容来制造焦虑,引起大家对官方的讨论和批评。

事实上很多东西我们都要去甄别一下,首先看到一个东西一定要去看一下是不是这样的,有没有这个东西再去决定骂不骂?不然只能变成一些别有用心人的流量,一些人带了节奏,赚了钱还要骂跟他一起评论的人太蠢了。

当然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也不敢保证有几个人看完了我的文章的内容,很可能看了标题就进来开始骂了。我早就有这方面准备。[微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教育部   家长   中小学   也就是说   节奏   评价   东西   老师   情况   方式   文件   时间   学校   媒体   内容   考试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