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帆野心暴露!被曝早在医院留好后路!杨振宁看在眼中却选择沉默

文稿|小点

编辑|小雨

前言

近段时间,“学术妲己”一词可谓是风靡全网,不少人都将这个词,用来形容女性通过自身优势,吸引学术大佬,从而获取学术知识。

而这时,大家都将目光锁定在了杨振宁夫妇身上,将翁帆视为第一代“学术妲己”。

两个相差五十多岁的人,当初为何会走到一起?

如今,又有消息传出,年岁已高的杨振宁身体不适,翁帆选择冻9颗卵子以作退路,这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

物理大牛杨振宁

说起杨振宁,那应该是没人不晓得他。

1922年,杨振宁出生于安徽的一个书香门第中,母亲也是个识文断字的大家闺秀。

那个年代,人们开始冲破封建制度的枷锁,迈向全新的新世界。

四岁时,母亲开始教杨振宁认字,杨振宁很聪明,进度要比同龄人快,短短一年时间,便认下了几千个字。

六岁那年,杨振宁的父亲终于从美国回到了祖国,杨振宁也到了上学的年纪。

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的杨父,被厦门大学聘请做教授,为了让杨振宁接受新式教育,便把他一同带到了厦门。

次年,杨父又被清华大学聘请,成为数学系教授。

杨振宁便又跟着父亲一同去往北京,这次父亲也将母亲接到身边,一家人生活在清华园住了下来。

此后,杨振宁在北京读完小学和中学,学习成绩一直排在前列。

在读书的过程中,父母和老师发现,杨振宁在数学方面拥有极强的天赋。

这让身为数学专业博士的杨父十分欣慰,并且在工作之余也会亲自辅导杨振宁的数学。

可是很快,日寇不甘于盘踞东北,打算大举进犯我国广袤的国土。

“七七事变”之后,北京便不再安全,清华大学也随之迁往昆明,杨父先一步随着学校大部队离开。

紧接着,杨振宁的母亲,带着他和其他孩子辗转来到昆明,与杨父相聚。

杨振宁一家安顿好之后,杨父安排孩子们读书,杨振宁便在昆华中国就读高中。

杨父如从前一样,在工作之外给杨振宁教数学,并且给杨振宁教授高等数学。

这一年,杨振宁跨级考入西南联大,就读化学专业。

此时的杨振宁才十六岁,入学那天着实让学校师生震惊。在学习的过程中,杨振宁发现自己更适合物理,便转入物理系。

于西南联大毕业之后,杨振宁考入清华大学,攻读物理系研究生。

而这时的他也不过才二十出头,就已经赶超同龄人几年之遥。

研究生毕业之后,杨振宁凭着优异的成绩和杰出的天赋获得清华大学公费留学的资格。

当时在物理系,这个资格可是独一份,但因为当时的环境制约,公费留学需要等待通知。

杨振宁一等就是一年,而这一年,长达八年之久的抗日战争也落下帷幕,日寇即将面临着军事法庭的制裁。

等待通知的这段时间里,杨振宁也没闲着,因为他的优秀,所以获得了一份老师的工作。

在教课的这段时间里,杨振宁认识了他的第一任妻子,杜致礼

杜致礼的家世非同一般,她的父亲就是征战沙场的杜聿明将军。

杜聿明刚从缅甸回来不久,在昆明担任防守总司令,保卫祖国边境。

杜致礼老家是陕西米脂的,众所周知,米脂自古就是出美女的地方,杜致礼的就是当地出名的美女。

父亲杜聿明是当时有名的儒将,杜致礼从小便被养得进退有度、举止优雅。

加上杜致礼很好地遗传了母亲的长相,在附中上学的时候便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杨振宁此时在一众老师里是最年轻的,加之谈吐举止透露着一股学者气息,杜致礼非常仰慕这个“小老师”。

杨振宁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个漂亮的女学生,但两人发乎情止乎礼,除了上课之外再无过多接触。

1945年,杨振宁终于接到通知,准备动身前往美国。

他选择了父亲曾就读的芝加哥大学,不单是因为这里是父亲曾经待过的地方,更因为他崇拜的费米教授也在这所学校。

费米在当时是全球公认的伟大物理学家之一,所有痴迷物理的学子们,都将能当他的学生,视为荣耀。

来到芝加哥大学的杨振宁,也结识了至交好友李政道,李政道比杨振宁的年纪还要小。

两个天才在见面之后惺惺相惜,很快便聊在一起。杨振宁从芝加哥大学攻读完博士之后,留在学校当了一年的老师。

后来,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研究所专事研究物理,李政道也在不久之后进入研究所。

两个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做研究,进行学术讨论,不断为人类物理学作出贡献。

在研究所的这段日子里,杨振宁还遇到了闻名遐迩的爱因斯坦。

第一段师生恋

后来,杨振宁和李政道的论文引起了爱因斯坦的注意,他们提出的观点让爱因斯坦很感兴趣,便让助理邀请他们到自己的办公室聊聊。

当助理说明来意之后,杨振宁和李政道十分兴奋,他们与爱因斯坦聊了一个多小时。

与爱因斯坦见面之后,杨振宁和李政道将更多精力和时间放在了物理研究上。

一段时间以后,杨振宁见到了身处纽约的胡适先生。胡适跟杨振宁的父亲。是关系很好的朋友,杨振宁年幼时两人还曾见过面。

当见到胡适先生之后,两人顺理成章的聊起了杨振宁的父亲。

在胡适准备动身到美国之前,杨振宁的父亲托他给杨振宁在美国找个女朋友。

传统思想里,就算要忙事业也不能忘了娶妻生子,此时杨振宁已经二十七岁了,家里人操心这方面也是人之常情。

但杨振宁并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的事情,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胡适,对方也表示理解。

而此刻战争已划上了休止符,全世界都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面对即将到来的新篇章。

胡适支持杨振宁的想法,也觉得这种事情不能强求,便一笑了之。

缘分这种事本来就说不清,早已有交集的两人终于走到了相交线上。

这年圣诞,杨振宁放假休息和朋友一同,在普林斯顿一家中餐馆用餐。

一个回眸,便看到了在角落吃饭的杜致礼,杨振宁怎么都想不到,四年之后的美国,竟还能见到那个明媚的身影。

杜致礼看到杨振宁也十分意外,自然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吃饭期间,两人聊着彼此这四年的近况。

原来,1947年,杜聿明本来要坐飞机到美国治病,飞机即将起飞的时候,却接到了通知要求他上战场,因此杜致礼只能自己先去美国。

没过多久,杜致礼的母亲跟随前往台湾。

离开故土前,国军曾承诺,保证他们的一切生活开支和子女的上学费用,但当真正踏上宝岛时,一切都变了。

杜致礼家人的生活环境一下子跌至谷底,国民政府自顾不暇,根本实现不了当初的承诺。

于是,杜致礼的母亲只好出去打工,用来支持一家老小的开销。

可是从来没有经历过苦难生活的她,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好不容易找到了收发的工作,但那一点薪水根本难以为继。

后来,政府最后一点补贴也拿不出来了,杜致礼的哥哥觉得一切都失去了希望,选择自杀身亡。

家庭遭受如此大的变故,杜致礼身处美国,想要完成学业就只能转至免费的院校继续读书。

这次两人邂逅,互诉衷肠之余也迸发出情愫,异国他乡的两颗心,很快就贴在了一起

次年,杨振宁和杜致礼在普林斯顿举办了婚礼,开始了甜蜜的婚后生活。

杨振宁将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在物理研究上,35岁时,杨振宁和李政道,一同捧起象征着学术界至高荣誉的诺贝尔奖。

经此之后,世界第一次将视线放在了中国人身上,他们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的智慧和能力。

1971年,杨振宁回到故土,此后的三十年间,杨振宁不断为中国学术作出贡献,为中国少年的未来开辟了新的天地。

而他和杜致礼的婚姻生活几十年如一日,两人携手共度五十年,杜致礼却因身患绝症而不幸辞世。

2004年,杨振宁回到从前与父母居住的清华园,准备安度晚年。

而这个时候,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将另一个人推到了他身边。

一树梨花压海棠

其实,早在1995年,杨振宁和杜致礼一同去往汕头大学时,就见过翁帆。

当时翁帆是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她面容清秀又十分懂礼貌,便被校方安排照顾杨振宁和杜致礼。

在与杨振宁欺负相处的这段日子里,翁帆和他们成了忘年交,并在分别时与他们合影。

虽然这段时光十分愉快,但他们与翁帆在这之后,除了年节时互发贺卡之外,再无过多联系。

八年之后,翁帆照旧给杨振宁夫妇寄出贺卡,此时她并不知道杨振宁失去爱妻,来到香港。

而过了许久,这封带有翁帆电话的贺卡,才送到杨振宁手上,杨振宁也刚从痛苦中恢复。

有了电话号码,杨振宁便给翁帆打了过去,两人约定在香港见一面。

在见到翁帆之后,杨振宁发现,自己竟然喜欢上了这个比他小半个世纪的女孩

可当他告诉自己儿女这件事,他们都认为自己的老父亲“疯了”。

几次见面之后,杨振宁对翁帆表明心迹,这个姑娘也对眼前的老人有了倾慕之情。

两人见面的频率越来越高,在不久以后就决定订婚

这等人生大事翁帆自然要告诉父母,在听到对象是杨振宁之后大为震惊。

翁帆知道这件事与大众观念不符,所以也没有催促父母同意,而是静静地等待消息。

翁帆父母纠结许久,联系到翁帆,表示如果女儿和杨教授觉得这样合适,那他们也没有过多意见。

于是,杨振宁再婚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学术圈,有人笑称他应了苏轼那句“一树梨花压海棠”。

在杨振宁眼中,翁帆是个很“真实”的人,她没有那么多心眼,凡事坦荡大方。

而翁帆对杨振宁的感情却相对比较复杂,她非常崇拜杨振宁,又承担着外界的指指点点。

一开始翁帆有点想不通,但最后也释怀了。

在她心里,她对杨振宁就是有种奋不顾身的勇气,所以走这条路必将会面临是非。

与其让自己困扰其中,不如坦然面对。

两人结婚之后,果然很多人都开始质疑起,翁帆与杨振宁结婚的目的,老夫少妻的配置,很可能是贪图杨振宁的财产。

如果翁帆和杨振宁的事情发生在现在,那么她必定会被冠上“学术妲己”的名号。

同时也有人诟病杨振宁“人老心不老”,亡妻逝世没多久,就开始惦记年轻小姑娘的美貌。

一时间,这件事成了大众茶余饭后的谈资,大家潜意识认为,他们两人走不到最后。

婚后,杨振宁担心翁帆顶不住压力,便带着她到各处旅行,旅行结束之后,一身轻松的翁帆继续攻读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做自己的学术工作。

回到家和杨振宁一起散步,聊着彼此学术上的瓶颈和灵感。

杨振宁是学术大拿,他的建议是十分宝贵的,翁帆在学术上的进益便得益于此。

一段时间后,翁帆打算攻读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博士,杨振宁对此非常支持,并且适当的给予她帮助。

平时生活里,翁帆考虑到杨振宁年事已高,用心学习如何照顾老人。小到饮食搭配大到疾病预防,她都做足了功课。

课余时,翁帆就会拉着杨振宁出去散步、活动,隔一段时间便陪着杨振宁去医院做体检。

在这样的照顾下,杨振宁的身体并没有因为年龄而腐朽,反而每天神采奕奕,根本不像风烛残年的耄耋老人。

几年过去,杨振宁和翁帆感情如初,外界对他们的质疑也越来越少。

有人会问,翁帆如果想要孩子怎么办?

这个问题其实两人也考虑过,翁帆并不在意自己是否有孩子,在她看来,只要杨振宁好,那么一切都没有问题。

2010年,杨振宁生了一场重病,处于半昏迷的状态。

突如其来的疾病让所有人措手不及,当即就将他送入重症监护病房里。

翁帆从杨振宁发病开始,就衣不解带地守在重症监护病房门口,配合医生治疗。

所幸,杨振宁最后转危为安,也从重症监护病房转了出来。

住院的这段日子,翁帆衣不解带地陪在他身边,悉心照顾之下,他的身体逐渐恢复,平安出院了。这场病之后,杨振宁开始心疼其眼前这个“小妻子”。

毕竟已经到了高龄,杨振宁想着翁帆没有子女,又因为和自己结婚与娘家关系淡了不少,到时候她该如何自处?

所以在一次聊天时,杨振宁告诉翁帆,让她去医院冻卵,给自己一个后路。

翁帆一再表示自己不会再找其他人,实在没必要冻卵。

但杨振宁态度坚决,一定要翁帆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有了这些冻卵,哪怕自己百年之后,她也可以迎接新的生活,组建新的家庭。

听到这一席话,翁帆心里大受感动,发誓自己不会再婚

而杨振宁也一样动容,向翁帆告白自己尽量活得久一点,陪她久一点。

结语

不过最终,杨振宁还是陪着翁帆去医院冻了卵子,尽可能地保证她的未来。

后来有知情人士爆料,杨振宁在立遗嘱的时候,只给翁帆留下宅子的居住权,而他其余财产均归他的三个子女所有。

有人说杨振宁从头到尾都是自私的,也有人说是翁帆执意不要,个中缘由可能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至于翁帆以后怎么选择,都是她自己的想法,就算翁帆有了新的打算,舆论也不能剥夺她这份权力。

如今,杨振宁教授已经101岁高龄,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为国家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仍然健康生活,而翁帆也拥有自己的事业。

祝愿他们生活幸福,健康长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米脂   芝加哥大学   普林斯顿   胡适   爱因斯坦   清华大学   物理系   后路   美国   野心   眼中   沉默   父亲   教授   母亲   物理   学术   时间   医院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