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还是“跑了”?潘石屹套现300亿美金躲美国,人民日报说的对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理科病人

编辑|理科病人

潘石屹是中国知名的房地产大亨,他在中国房地产界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他最终选择带着巨额资产移民美国,导致外界对他的质疑与争议不断。

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成功背后是否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他为何在事业鼎盛之际选择离开,这其中是否也暗藏着一些难言之隐?

从表面上看,潘石屹的成功来之不易,但我们仍需警惕,不能被表象迷惑了眼睛。

真正的成功绝不仅仅建立在金钱之上,更需要一个人内心的底线和品质。一个人最终的选择,往往才是对他一生的最好注解。我们不应只看重人们成功时的风光,而要看清整个过程中的曲折与坎坷。

一、中国房地产大亨潘石屹夫妇资产疑似大量外移,儿子辱骂先烈被公安机关立案

最近,中国著名房地产大亨潘石屹再次引起关注。外界猜测,他已悄然将大量资产转移至美国。这一传闻令不少中国网民感到震惊和不满。

潘石屹原是中国SOHO中国的创始人,曾经是中国最顶级的房地产大鳄之一。他白手起家,从一个普通公务员一步步打造商业帝国,资产高达上百亿人民币。

然而,近些年来,他却频频低调抛售国内资产,同时在美国买入大量房产。这让外界怀疑,他正悄悄地将巨额财富转移海外。

具体来看,潘石屹从2014年开始,就以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抛售包括上海外滩国际中心等一系列顶级开发项目。这些项目每一个都价值巨大,加总起来约有300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他在美国成立了多家公司,大手笔购置房地产。所有这些举动都极为低调,直到2021年,外界才意识到潘石屹的野心。

2021年6月,美国黑石集团欲并购潘石屹旗下的SOHO中国,交易金额约为300亿元人民币。此事引发外界关注,质疑潘石屹是否准备“跑路”。

最后,这笔交易因监管方面原因终止。但可以看出,潘石屹有意将国内资产转移至美国。这一行为引起中国网民强烈不满。有人批评潘石屹“忘祖”、“不负责任”。

更让人气愤的是,疫情期间,潘石屹不但没有向国内捐款,反而还在美国大撒金钱,向美国名校捐献了上亿美元,其目的备受质疑。

与此同时,潘石屹的儿子潘瑞也是个不称职的公民。潘瑞曾在网上辱骂中国先烈,引发公愤。后来他还逃往美国,拒不接受调查。

在疫情期间,他还抨击中国的防疫政策,这令潘石屹夫妇的品德进一步受到质疑。

据悉,潘石屹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通过自己的努力才成为商业帝国的创立者。他年轻时曾在国家机关工作,拥有一份铁饭碗。

但为了追求事业,他毅然辞去工作,来到深圳和海南创业。在海南,他与合伙人创建了海南万通房地产公司,获得了巨大成功。

后来,他又在北上广等城市创立了SOHO中国,将“商业化住宅”理念引入中国,积累了大量财富。

然而,如今这位从辛苦创业到顶峰的房地产大亨,不仅没有履行对国家的承诺,反而悄悄地将赚取的财富转移出境。

这在当下国难当前的特殊时期,尤其令人痛心。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将不肖商人的行为曝光,还中国人民一个公道。

二、国内楼市未来走势:泡沫破裂必至,下跌程度待观察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高速发展,也积聚了诸多问题。当前,在疫情和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下,楼市进入深度调整期,“四面楚歌”之势凸显。业内人士及公众都在密切关注房价走势,试图揣测泡沫破裂后的跌幅。

面对市场变数,业内大佬们也表态频繁。融创集团董事长孙宏斌和SOHO中国创始人潘石屹先后表示,一旦房价暴跌20%-30%,大批房企恐难逃倒闭厄运。

他们的表态似乎为楼市划定了“警戒线”。孙宏斌还表示,如果房价大幅下跌,会导致资金链断裂,造成房企的债务危机。作为行业领军人物,他们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容忽视。

然而,在笔者看来,这只是开发商的意愿表示,并不代表楼市实际走势。毕竟,当前各地房价泡沫程度参差不齐,调整幅度也当有区别。

以一二线城市为例,高地价高房价已严重脱离居民购买力,调整幅度预计可达60%以上。日本房市泡沫曾一度暴跌70%,我国情况也可能如此。相形之下,三四线城市泡沫规模有限,30%-40%的调整或可消化过剩。

当然,考虑到资金链问题,开发商确实难以承受巨大跌幅的冲击。但调控政策可避免暴跌,平稳调整有利于市场健康发展。

此外,降低杠杆、提质增效,也可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开发商还应顺应市场变化,把握机遇,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以适应购房者需求转变。

另一方面,购房者也应保持理性,不要被楼市languages语言所迷惑。购房需谨慎评估自身需求和能力,避免对市场变化过度敏感。政府部门更应加强监管,树立长效机制,为楼市平稳运行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楼市泡沫破裂已是大势所趋,调整幅度各地不同。房企担忧情有可原,但不能左右大趋势。政府调控是关键所在。购房者宜审慎,开发商宜转型。楼市回归理性,才能迎来新机遇。

三、硅谷银行破产,中国富豪资产是否有风险?

近日,美国硅谷银行宣布破产,引发广泛关注。硅谷银行作为美国第16大银行,破产消息一出,立刻在全球媒体引发关注。据悉,硅谷银行拥有存款1.2万亿美元。银行宣布破产后,大量存款无法取出,导致外面排起了长龙。

消息一出,中国的富豪们也受到牵连。有传言称,在硅谷银行破产前夕,美国本地富豪已提前将资产转移,留下的主要是中国富人的存款。

较有代表性的就是SOHO中国董事局主席潘石屹和太太张欣,据称两人在硅谷银行存款高达3亿美元。

面对传闻,潘石屹发微博澄清称从未在硅谷银行开户。但这一辩解并未平息舆论,反而引发更多猜测。也有人解释称,潘石屹不住在湾区,不太可能在硅谷银行存款。

无论如何,潘石屹夫妇的朋友圈为他们进行解释,似乎也在某种程度上证实了这对夫妻确实没有在硅谷银行存那么多钱。

那么,就算没有存款受影响,中国富豪的钱财是否就安全了呢?

事实上,在硅谷银行破产后,美国又有多家银行传出破产倒闭的消息。一时间,不少人担心这会引发美国金融危机,未来更多银行破产。届时,中国富豪的财富是否能够安然无恙?

这其中,就有消息称,美国另一家规模较大的银行也出现流动性问题,存在破产风险。该银行与硅谷银行关系密切,如果也宣布破产,势必会对美国金融体系造成冲击。

目前,该银行高管正在四处寻找接手方,希望能避免倒闭的厄运。但一旦又有大银行“倒下”,可能会引发类似雷曼兄弟破产时的连锁反应。

在此背景下,中国富豪的资产安全再度引发担忧。毕竟,经过多年发展,如今不少中国富豪已在美国拥有大量资产。如果美国金融体系出现危机,他们的资产恐怕难逃厄运。

分析认为,硅谷银行破产的原因,主要是美联储持续加息,导致其流动性出现问题。目前美国金融体系整体还相对稳定,不太可能出现系统性金融危机。

美国监管部门也在第一时间宣布,已经重新开放硅谷银行,存款人可以取回资金。可以说,这场对富豪财富的恐慌,将很快平息。

即便如此,中国富豪的资产是否存在其他风险?

以潘石屹为例,他的财富主要来源于SOHO中国,如果不出意外,应该不会受硬伤。

2021年,潘石屹就计划将SOHO中国91%的股权出售给黑石集团,预计可以获得逾140亿港元。即便股权最终未转让,潘石屹一旦清仓也依然可以保有上亿的身家。

可以说,潘石屹代表的中国富豪阶层,其财富构成以国内资产为主,海外资产占比不高。即便美国金融市场出现动荡,也不太可能对他们的财富造成决定性影响。

当然,这也取决于各位富豪的资产配置策略。比如,如果哪位富豪在美国购置了大量房产或其他资产,一旦美国经济衰退,资产缩水是难以避免的。

事实上,在这次硅谷银行破产事件中,就有消息称部分中国富豪在该行存款损失惨重。他们本想跟随美国富豪转移资产,但因获得信息不对等,导致资金未能及时转出。

这也进一步表明,在美国这种政治和金融环境复杂的国家,中国企业家仍需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谨慎配置资产。

无论如何,这场硅谷银行破产引发的关注,预示着一场针对中国富豪的“资产收割”并未发生。中国企业家们经营国内市场积累的财富,目前看来基本安全。

当然,美国金融市场的波动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未来在全球资产配置上,我们还需要更加审慎和谨慎。

四、关于潘石屹最近再次成为舆论焦点的事,我们需要更多角度来看

一开始,微博上有网友爆出消息,称潘石屹夫妇在硅谷银行有两个账户,存款高达3亿多美元。

这引发了外界对他资金流向的热议,也有人翻出了他多年前向哈佛大学的捐款记录指责他。随后潘石屹否认了这些传言,称自己从未在该行开户。

但这仅仅是事情的一面。事实上,在SOHO中国被黑石集团收购之后,就已经有声音在猜测潘石屹会像李嘉诚一样将资产转移出境。

收购完成后,他仅保留9%的股权,加上多年在公共领域发表的言论,被部分人视为房地产泡沫的预警者,各种传闻就更多了。

有意思的是,在2014年他向哈佛捐赠1500万美元设立奖学金的时候,其实也饱受争议。

一些观点认为他不应该把钱捐给外国名校,而忽视国内教育事业。当年这件事就在网络上引发过讨论,现在被重新拿出来说事,也不难理解。

其实,近年来无论是马云,王健林,还是任何民营企业家,都或多或少面临过“别让他跑了”的声音。这已经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套路。

我们需要意识到,成功企业家总会成为众矢之的,毕竟他们聚集了太多社会资源。而这也给真正要违法转移资产的人提供了方便。

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对企业家们持有成见。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监管和约束机制,堵住资金非法流失的漏洞,同时也要给合法商业活动留有空间。

如果企业家想投资国外,完全可以通过正当途径进行。此外,企业家要有社会责任感,多支持公益事业。只有正能量的互动和监督,才能让各方都健康发展。

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应该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随意攻击一个人。在复杂的信息社会,我们需要保持理性和思辨能力,做出自己的判断,而不是简单跟随某种观点。这同时也是我们实现社会进步的基础。

结语

潘石屹和家人选择离开中国,引发了各方面的讨论。一方面,他作为企业家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不能在困难时期离开。

另一方面,他也有照顾家人的考虑。无论如何,这是一个不容易的决定。这件事反映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困境,也提醒我们在判断他人时要多设身处地。

潘石屹的选择对中国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他未来是否还会回到中国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美国   硅谷   人民日报   富豪   大亨   美金   中国   楼市   存款   泡沫   外界   中国富豪   资产   资金   财富   银行   国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