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人“接力”入伍 河南这个村为啥人人以当兵为荣?

大河网讯“老班长,八一快乐!”7月26日,在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三门峡市卢氏县城关镇北关社区居委会委员、军人服务站站长、退伍老兵金建虎又一次走进83岁的退伍军人闪有民家中,为这位残疾老兵整理内务、义务理发,并进行高龄补贴刷脸认证等各项拥军服务工作。

据了解,这是北关社区居委会坚持了30年的拥军传统。金建虎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这个至今只有2800多人口的小村子,先后已经有181人参军入伍了。”

从未消逝的红色记忆

走进三门峡市卢氏县城关镇北关社区,随处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拥军氛围。其实,一颗红色的种子早在76前就在这里生根发芽。

“1947年9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四纵十二旅包围了卢氏县城。”现年91岁的北关社区居民金润礼老人,至今还能清晰地讲述当年解放卢氏的场景。为了顺利攻城,解放军攻城指挥部就设在群众基础好的北关村。当晚,进步青年金润礼和村民代表一起走进攻城指挥部,见到了总指挥符先辉。村民们提议解放军先把村民的住房打通,然后挖掩体到城墙附近,避免在攻城时遭到伤亡。

符先辉在请示上级后采纳了老乡的建议。于是,金润礼和村里的青壮年拆掉乡亲们的门板、床板,集中交给解放军使用。3天时间,掩体一直挖到城墙下,守城的敌军丝毫没有发觉。

1947年9月10日晚,解放军以牺牲40多人的较小代价,全歼守敌2000余人,卢氏县城终于回到人民的手中。

战斗结束后,北关村群众怀着悲痛的心情,将英勇牺牲的40余名指战员的遗体埋葬到了村后的四孔窑洞里,直到1954年卢氏县烈士陵园建成,这40多名烈士的遗骨才移葬至陵园当中。

“好男去当兵”成为传统

攻城部队在卢氏建立起的军民鱼水深情,也激发了卢氏青年的参军热情,“好男儿去当兵”从此在北关村成了传统。

金建虎告诉记者,从1949年开始,只要上级征兵,北关村每年都有优秀的青年被送到部队。在这181个人中,有“父子兵”12户,“兄弟兵”8户、“祖孙三代兵”2户、“翁婿兵”6户。金建虎说,因为传承了红色基因,70多年间,这181人在部队个个立功受奖,没有一人违纪或受处分。

今年60岁的北关社区居民蒋同生的父亲蒋照万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荣立二等功的老兵。受父亲的影响,蒋同生从小就有当兵的梦想。1976年,蒋同生初中毕业,原本打算参军入伍,怎奈当时父亲已经完全耳聋,加上胃病身体不好,弟弟还小,家里需要人照顾,迫不得已他才放弃了当兵的机会。

1986年,他的弟弟蒋新生为他弥补了缺憾,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此外,蒋同生的堂兄蒋秦生、蒋玉生、蒋卢生和堂弟蒋永生都先后参军,他们家也成为全村有名的军人世家。

退伍后也要做个好人

在部队是好兵,退伍后做好人,这在北关社区已经成为所有人的共识。

金建虎是1991年入伍、1994年复员的老兵,2018年进入北关村委会工作。回村后,他热心公益、乐于助人,还曾经因舍己救人而负伤。

那是2010年12月的一天,金建虎和朋友正坐在北关大渠边上聊天,旁边是一个磨房,机器声轰隆作响。同村居民陈某和20岁左右的儿子正在磨面。因为儿子喝过了酒,不愿意上前帮忙,陈某就责骂了儿子几句。不料陈某的儿子一气之下,借着酒劲转身就跳进了大渠当中。大渠下游20多米处有一个涵洞,人一旦进入涵洞凶多吉少。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金建虎毫不犹豫地跳进了大渠当中,在岸上众人的协助下,将陈某的儿子救上了岸。上岸后金建虎才发现,自己的右腿已经不能动弹,估计是下水时磕到了大渠的岸边。后经医院检查,他的右腿髌骨粉碎性骨折,转到洛阳正骨医院治疗一个多月才出院康养。至今,金建虎的右腿上两条20厘米左右的刀疤还清晰可见。虽然先后花费了8万多元的医疗费,但金建虎全部自己承担,没有向被救者索要一分钱的补偿。

“生命是无价的,和一条人命相比,这点钱算得了什么?”金建虎说。

像金建虎一样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的故事,在北关社区不是个例。

退伍军人金景魁的三等功奖章和受奖登记表受访者供图

金景魁1989年入伍,1991年8月,他随部队前往湖北麻城抗洪救灾,荣立个人三等功。

“兄弟兵”金小民和金义德在部队获得各级荣誉多次,退伍后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几十年里,先后从激流中救出3名溺水者,多年来救助因病晕倒的路人11次,参加抗洪救灾多次。

“父子兵”李志英、李博在部队获得各级荣誉12次,退伍后更是坚持做好事,永远以老兵的身份要求自己。

“祖孙三代兵”张顺宝、张志强、张鑫,除了在部队时获奖,复员后更是坚持做好事。多年来,祖孙三代的获奖和表彰证书有厚厚的两沓。

............

“在北关,以退伍军人为主体的学雷锋活动随处可见。”北关社区党支部书记丹相生说,“退伍兵把部队的优良作风带回了社区,他们热心公益活动,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不仅影响和带动自己家人,还影响带动北关社区的年轻人。拥军优属、邻里相助在北关社区已经蔚然成风,成为我们社区和谐发展的坚实基础。”(董蕾)

(来源:大河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卢氏县   卢氏   上甘岭   指挥部   涵洞   掩体   祖孙   退伍军人   右腿   河南   解放军   部队   父亲   居民   儿子   社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