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是手下留情,中国抛售美债,美方一改之前态度,急着扎堆访华

中美俄三国是现在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这三个国家的一些细微的动作就可能牵扯其他国家的敏感神经。同样的,这三个国家之间的博弈和试探也从未停止过。

在发展和博弈的过程中,自然是有成有败,有顺遂也有不利。特别是当下的世界格局中,特别是几个大国之间的局面和态势变得愈发的复杂,谁也不敢说可以轻易吃死谁。

我们都知道,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归根结底都离不开利益二字,只有利益才是永远的朋友。利益驱使着各国之间采取相互合作、发动战争等等手段,也会使得原本对立的国家坐下来谈论合作。

就比如近期的中国和美国,按理来说中美两国这几年的关系并不融洽,甚至在许多领域都已经开始进行没有硝烟的战争了。但是,此次美国却开始扎堆访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天文数字美债从何而来

稍微了解一下美国的经济情况我们就会发现,虽然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是其国家债务的数额非常之巨。直到今天,美债的总量已经非常大了,而美国却还想着继续提高额度。

那么美债是如何产生的呢?这个问题其实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而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来自美国的财政赤字。也是这个原因导致的美国发行美债,并一直将美债累积到了今天这个天文数字。

而美债的上限额度,顾名思义指的就是美国国债的最大额度。这个数字是由美国国会审议通过决定美债发行量的多少,然后再由美国政府去发行债券,从这也能侧面推测美国政府有关的资金量。

而美国面对如此巨额的美债,还要提高美债的限额,这种做法外人看来无疑是极其的不合理。但是美债的债务人是美国这个国家,并不是像我们日常找个人借钱,这其中的缘由和牵扯不是那么简单的。

美债目前的境地是十分尴尬的,美国政府也不想这样但是也没有好的办法去控制。首先,美债的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美国的GDP,换句话说就是美国目前根本无力偿还这些债务。

而且,目前美债积累的规模也着实是太大了。面对无力偿还的美债,美国政府只能采取“新债还旧债”的方法,但是这样一来美债的利息负担就大大增加,同时这也会成为美债的负担。

中国减持美债自有考量

对于美债的种种情况,我国作为美债的大量持有国自然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而今看到美债的最新数据,我国也是做出减持200多亿美元美债的举动,现在中国持有的美债总量还有8000多亿美元。

事实上,我国自从去年4月开始,对美债就采取了“清理”的态度。了解美债的都知道,美债的收益还是很好的。既然如此,那我国为何要减持美债呢?

我们都知道美债的规模现在已经膨胀到了一个天文数字,在这么多的债务面前,美国政府的财政可以说是岌岌可危。美国政府采取的“新债还旧债”的办法也只能缓解问题,并不能解决问题。

而这样的做法会导致高通胀和经济增速缓慢,这个时候对美债减持就是对美元霸主地位的削弱。为防止这种情况,美国政府只好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为此采取的加息等办法其实还是饮鸠止渴。

这一系列举措的背后,都给人一种在用止疼药治病的感觉。假如这巨额美债无人愿意接手,美国也是在劫难逃。而中国在美国眼里就类似于“救命稻草”的角色。

因为美国对内政策和俄乌冲突等外部原因,美债已经到了暴跌的局面。美元确实可以为美国造血,但是加息也吸走了美国的资金。这种状况下,各国持有美债的风险无疑被大大增加了。

美方访华但危机依旧未解

世界各国都迫切的抛售、减持美元来降低风险,及时止损。看到这种局面,俄罗斯、中国甚至日本都在“去美元化”,我国的货币在这一过程中使用比重中也是在不断上升。

各国减持美债,人民币的使用比重又在上升,这个局面下美国已经无法淡定了。而且类似石油出口大国如俄罗斯等,都开始采取部分使用人民币结算,这也使得美国内心更加的不安。

前段时间备受关注的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访华,也许是因为美国居高不下的通胀率或者天文数字的美债压力,美方需要来自中国的支持。但是,好像并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成果。

看看世界各国的举动,不单是中国,日本、英国等也想进行大规模的美债减持和抛售。而中国不论是出于降低风险止损,还是出于双边关系,对美债的减持措施都是完全合理的。

事实上,在耶伦访华这段时间之内,关于美债的问题一直都没有进行公开的讨论,这也是向外界传达了我国的态度。美国若是想解决美债问题,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而中国这些年受到美国的各种施压,更加不会去无条件、甚至损害自身利益去帮助美国。中国的减持确实造成了美国危机的加剧,但是即便如此,中国绝对不会任由他人摆布。

结语

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国,美国目前面临的危机若想妥善解决,首先应该进行自省。在世界局势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对内也要采取正确的做法,不能光想着别国帮忙分摊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美方   中国   美国政府   天文数字   手下留情   美国   额度   世界各国   债务   大国   局面   态度   利益   风险   美元   我国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