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三百分”,高考生查成绩从658变成364,调查结果令人嘘唏

【编者按:本文为头条原创独家首发,请勿抄袭转载

每逢高考出分之际,都是学生和家长们最紧张的时刻,能否把这场考试变成人生跳板,胜败在此一举......

既然是场考试,那结果肯定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考得好的大张旗鼓庆祝,而遗憾落榜的则要为未来担忧。

而在整个高考中,最紧张,也最激动人心的不是考试之时,而是查询成绩的时候。

正常情况下,考试成绩公布之后,考生就可以凭借自己的准考证号,在官方网站上查到自己的成绩。可匪夷所思的是,即便是高考,即便是官网,也可能出现严重的错误。

福建厦门的高考生小杨,第一次查询高考成绩时是658分,可当他第二次查成绩时却变成了364分,而当他提出复核成绩时,却遭到了拒绝……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压式”教育

2011年,福建考生小杨参加了人生中的第3次高考,其实小杨平时的成绩并不算差,然而每逢大考时,他都会因为紧张而发挥失常。

前两次参加高考时,小杨的分数虽然达到了本科线,但距离他理想中的大学还有一定距离。

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也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小杨这才选择两次复读!

而经过两年复读之后,小杨不仅成绩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心态也变得平稳了许多,因此他对即将到来的第三次高考信心十足。

考试当天早上,小杨的父母陪着他一起来到考场,只为给儿子加油打气。

一直以来,父母对小杨的要求都十分严格,不管小杨考试成绩如何,其父母遵循的都是“打压式教育”。他们给小杨灌输的思想就是,不读书考不上好大学,以后一定是无用之才,同时辜负了他们十几年的心血。

殊不知,父母的期望无形中给了小杨很大的压力,每次在高考前几天,小杨几乎都会失眠。

这一次高考,父母的陪伴同样没有起到任何激励效果,反而让小杨的压力更大。他担心自己再次发挥失常,考不上理想中的大学,更担心父母会因此而责怪他。

“加油,一定要考个好成绩!”临进考场之前,父亲的语气突然变得严肃起来,可没想到正是这句话,彻底击溃了小杨的心理防线。

很快,长达2天的煎熬终于结束,而小杨也迎来了难得的轻松时光,至少在成绩出来之前,他的生活可以由自己做主。

然而这种短暂的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小杨的父母几乎每天都会提醒他,等成绩出来了记得通知他们。对于无数的考生来说,公布成绩那天的心情,不亚于参加高考时的紧张。

十几年的努力,成败在此刻已然成了定局......

出分当天,小杨提前半个小时就等在了电脑前,他提前输入了身份信息和准考证号,静候着最后的宣判。

随着闹钟响起,小杨点击了查询按钮,屏幕上出现的分数让他感到难以置信,随后更是激动的在房间内大叫了起来。

“658分,爸妈我考了658分!”小杨的父母闻声赶来,想要分享一下儿子的喜悦。可惜不凑巧的是,此时小区内突然停电,小杨的父母并未看到分数,不过看到儿子如此开心,小杨的父母也并未有任何怀疑。

以小杨的分数,完全可以上一个不错的大学,即便不是双一流,至少也能上一所211。

为了庆祝儿子的高分,小杨的父亲很快便通知了亲朋好友,打算在家里大摆宴席,犒劳一下小杨,毕竟儿子考上大学,父母打心底里高兴。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不仅让小杨陷入了崩溃,更是让他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彻底出现了裂痕。

到了填报高考志愿时,小杨和父母早已选好了学校准备蓄势待发,可当三人守到电脑旁再次查询分数时,小杨的分数竟然变成了364分。看到如此低的分数,小杨顿时大脑一片空白,而小杨父母的脸上也开始浮现出了怒气。

“我问你,你上次看到的是658分吗?”父亲表情严肃的向小杨确认,可当他看到儿子坚定的眼神后,小杨的父亲还是选择了相信儿子。

消失的“300分”

要知道,高考分数相差1分,就可以甩掉无数的考生,更何况小杨的分数少了300分,他怎么可能不了了之?

就在一家人不知所措时,小杨的高中班主任突然打来了电话,从他的语气中也能听出,班主任也不相信小杨才考了300多分。

小杨平时在班里的成绩属于中上等,有时候发挥的好还能挤进年级前十,再加上小杨前两次的高考成绩都是500多分。

要不是小杨有着更高的追求,其实他以前两年的分数也能上个不错的大学,可复习了两年,结果第三次才考了300多分,无论是小杨还是他的老师,都对这个分数有所质疑。

为了替儿子讨回公道,小杨的父亲又专门到市教育局查询了分数,而且他坚信,一定是查分官网出现了问题,所以才他让儿子的分数产生了变化.....

随后,小杨跟随父母来到成绩复核处,申请对小杨的高考成绩进行复核,可第一次复核的结果依旧是300多分,这让一家人难以接受。

看到复核的成绩后,小杨的表情依旧是不肯相信,他不相信自己的努力才获得了300多分。因此,小杨随即向复核处提起了二次复核申请,可这一次却被无情的拒绝了。

而让小杨疑惑的是,教育部门为何会拒绝再次复核成绩,这样的做法合理吗?

根据《福建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成绩复核实施办法》第四条规定:

在成绩公布之后,考生如对本人分数有异议,可在规定时间内(逾期不予受理)申请复核成绩。

成绩复核不重新评阅试卷,评分标准、评分细则的宽严问题不在复查范围之内。复核工作只复核成绩,不查卷。

也就是说,根据相关规定,小杨有权利要求相关部门对自己的高考成绩进行复核,但是复核的范围也有限制,只能复核分数,而像评分的细节把控则不在复核的范围之内。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当年的规定:

一般对同一考试科目,成绩复查工作只受理一次。

这就是说,小杨复核成绩的机会只有一次,而当他提出再次复核时遭到拒绝,也完全符合规定!

可对于这样的结果,小杨及其家人却依旧不甘心,658分变成300多分,在他们的心里形成了极大的落差。

为了让招生办同意再次复核,小杨的父亲甚至在网络上散播谣言,声称儿子的分数被别人改过,为的就是挤掉自己儿子大学的名额。

随着舆论的不断扩大,各大电视台的记者都前来采访,这无形中给招生办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让小杨死心,招生办直接调出了他当时的试卷,同意为他再次复核分数......

当试卷摆在眼前时,小杨再也无力反驳,只能点头承认试卷是自己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向成绩优秀的小杨,语文竟然考了0分,试卷上全部是他乱涂乱画的笔迹。

除了语文外,小杨其他几科目也没发挥出正常水平,就连一些基础题目也是错的一塌糊涂。

看到这样的结果,小杨再也忍不住大哭起来,考试结束后,他一直都在进行自我催眠,强行安慰自己考的不错。

就连查分当天,小杨看到的分数,其实就是364分,可此时的他心理已经开始扭曲,强行安慰自己考了658分。这个分数,正是小杨梦寐以求的分数,于是他不断地安慰自己,最后竟然把幻想的分数当成了现实。

高考是“起点”还是“终点”?

本案中,小杨父亲为了帮助儿子再次复查成绩的初衷没有错,但是其通过捏造谣言达成目的的做法却已经涉嫌违法。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所以说,小杨的父亲除了要接受儿子考了364分的事实之外,还可能面临拘留或者罚款。

其实,小杨如果想要二次复核成绩的话,完全可以按照规定进行,因为根据相关规定:

考生对复核结果仍提出质疑的,须在规定时间内持县(市、区)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的《复核通知单》、有效居民身份证、准考证到高考报名确认所在地的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申请办理复审。

若当时小杨可以通过正常流程申请第二次复核,那其父亲也就没有必要做出违法的举动。可事实证明,不管怎么复核,小杨的成绩仍然都是364分,而所谓的658分,只不过是内心执念虚构出来的假象罢了。

最终,小杨在父母的陪同下看了心理医生,确定了他患有严重的焦虑症

不管结果的好与坏,小杨都应该正视自己的成绩,同样他的父母,也不应该以爱的名义去逼迫他。

小杨会走到最终的地步,其父母有着很大的责任,这同样也是许多家长的通病,打着爱的名义去强迫孩子,不肯接受孩子的平凡。

适当的压力可以使人前进,但这过度的压力,不仅会摧毁孩子的心理防线,更会导致整个家庭支离破碎。

其实,高考并不是人生的终点,也并不是决定人生的定局,金榜题名的考生也许会就此靠近更好的人生,但是落榜的考生也并不意味着将一事无成。

成功的途径有很多种,而高考只是其中的一种,换种心态、换条思路去生活,也许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考生   成绩   都会   准考证   拘留   百分   试卷   分数   紧张   儿子   父亲   父母   压力   人生   考试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