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会逃亡海外,建立第一个华人民主共和国,当地至今仍在说汉语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大核有料

编辑|大核有料

在金庸先生著名的小说《鹿鼎记》中,天地会这一神秘的组织一直活跃在清朝年间,其“反清复明”的理念,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当时汉人的支持。

虽然天地会是在小说中成名,但实际上,这一组织是真实存在的,该组织的成员,在逃亡海外后,甚至还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华人民主共和国,时至今日,当地的居民仍在说着汉语。

那么这个共和国究竟叫什么名字呢?为何如今知道他们的人少之又少,这个国家,与新中国之间,又存在哪些关系呢?

天地会

天地会是成立于明末清初的一个地下组织,最早萌芽于清朝康熙年间,直至乾隆年间,才被许多人所熟知,而天地会的出现,还得从一场血腥的屠杀说起。

清朝时期,康熙帝征调福建南少林的一些高手,远征西藏地区的外族人,在胜利凯旋后,这批受命远征的少林高手,被人诬告造反,最终惨被清朝八旗兵镇压,火烧南少林,绝大多数弟子死于非命

但仍有5名高手成功逃脱,而这些人带着对清朝的痛恨,逃到了广东地区,尊郑成功为开山老祖,请万云龙做首领,陈近南为军师,建立洪门,俗称洪帮,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天地会。

但这都属于是民间传说,关于天地会的由来,还有另一种说法,那就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志在恢复中原,所以由他建立了洪门,并派遣人驻扎在中国大陆,组建抵抗清朝的防抗组织,至于哪种说法更为真实,目前暂无史料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洪门这个组织,是真实存在的。

话说回来,天地会自成立后,便一直在广东、广西一带活动,随着该组织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大陆地区先后组织了几次起义,然而都以失败告终。

但此起彼伏的起义和反抗浪潮,使得当时的清朝统治者对汉人的抵抗,产生了深深的恐惧感,于是就对天地会不断打压,最终这些汉人反抗清朝统治的代表,无力抵抗清朝,一些只能逃亡海外。

天地会逃亡海外

天地会这一组织虽然被疯狂打压,但从始至终,就没有从清朝消失过,甚至一度影响到后来新中国的成立,但这都是后话了。

天地会的成员被打散后,一些逃亡到台湾地区,成立“三合帮”,而一些则逃到了四川地区,发展出哥老会,还有一批人,则选择逃到了海外。

今天所提到的第一个华人民主共和国,正是这批人所建立的。

在明末清初时期,一些贵族为躲避战乱,也为了不被清政府所统治,纷纷朝着东南亚地区逃亡,除了这些贵族外,还有不少平民,也在战乱中南下,史称“下南洋”,在我国福建、广东和台湾地区,也被叫做“过藩”。

但这些最初逃亡的华人,大多只是从事一些商业活动,并没有什么凝聚力。

直到天地会成员来到这里,垄断了当地的一些金矿以及其他的一些矿业,同时含加大了对大米以及甘蔗等农作物的垄断,这些行为,很快就引起了当地土著统治者的不满,遂双方爆发激烈冲突。

除了与当地土著爆发冲突外,天地会还与一个名为兰芳会的组织产生冲突和竞争,在巨大的压力下,天地会最终被兰芳会吞并,其组织成员,也被并入到兰芳会中。

兰芳会与兰芳大统制共和国

兰芳会的组建者名为罗芳伯,祖籍广东梅县,在来到东南亚国家后,便与陈兰伯一起成立了兰芳会,在吞并了天地会成员后,建立“兰芳公司”成为了当地最大的华人组织。

而兰芳公司成立后,主要的经营业务是保护当地原住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一时期,西方的殖民主义开始不断扩张,很快就波及到东南亚地区。

于是罗芳伯便组织当地土著与华人,共同组建成军队,奋力打击西方入侵者,最终取得了当地的管辖权,在1776年的时候,根据当地华人以及土著的意见,正式将兰芳公司改为“兰芳大总制”共和国。

而罗芳伯本人则被这110万群众拥戴为元首,称为“大唐总长”,意为华人作客海外的首长,这一职位也取得了当地土著的认可,尊称其为“坤甸王”。

让人意外的是,罗芳伯虽然来自封建王朝统治的清朝,但他一手创立的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却并不是封建世袭制,而是类似于现代民主的选举制和禅让制的结合。

在罗芳伯统治下的共和国,全民皆兵,组建了大规模的军工厂,生产枪炮等武器,而且还带领当地土著,改进农耕生产技术,同时扩大矿业开采的规模,不仅提升了当地的生产力水平,而且还大力发展教育,从清朝聘请一批儒生到这里教学,整个国家的知识文化水平得到巨大提升。

兰芳大统制共和国的位置在东南亚西婆罗州,如今称“西加里曼丹”,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罗伯芳采取以法治国的方针,他本人以及原兰芳会和天地会的成员一律严格遵守制定的法律,以身作则扩大共和国的影响范围。

除此以外,罗伯芳还非常注重民生,在面对国内爆发的鳄鱼灾难时,他亲自带人驱逐泛滥的鳄鱼,时至今日,罗伯芳本人的事迹依旧被当地人所称赞。

值得一提的是,罗芳伯在建国后,就派人回到清王朝,请求回归称藩,成为清朝领土的一部分,或者成为清朝的藩属国,这样做一来是他想给自己找个靠山抵抗西方殖民者的侵略,二来则是对故土浓烈的思念之情,中国人落叶归根的思潮在作祟。

但清朝统治者乾隆直接拒绝了这一请求,当时的清朝实施闭关锁国政策,更是将如今的东南亚地区,当成了海盗的匪巢,所以并未接受这个海外华人成立的国家。

当时的东南亚地区,英国东印度公司不断对外扩张,而且荷兰殖民者早就对此地虎视眈眈,不断派兵骚扰,而他的这一举动,也是想借清朝的威望震慑这些殖民者。

虽然清朝没有同意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并入,但还是同意了在与他们开展有限的贸易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震慑住了荷兰殖民者。

在罗芳伯去世以后,并没有让他的儿子继承其首领的地位,而是在经过民众公推,共同选举决定首领究竟是谁,所以第二任总长便由能力出众的江戊伯出任。

可以说,兰芳大统制共和国,是亚洲第一个民主制的国家,也是亚洲地区,第一个共和制的国家,有意思的是,他的成立时间与美国是同一年,这两个国家虽然相隔万里,但却又许多共同之处。

除了前面所指出的民主选举外,兰芳共和国还有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和执法机构,由各级公民共同投票选择各个机构的行政负责人,凡是国家大事,都需要采集百姓的意见方才实施,与如今的议会制有许多相同之处。

可以说,亚洲最早的资本主义制度,其实并非诞生于日本,而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兰芳共和国。

时至今日,印尼政府依旧会去考察兰芳共和国的遗迹,当地还建有一座纪念罗伯芳的纪念厅以及墓园,由此可见他对当地的影响有多深远。

当时在海外建立国家的华人并不少,但他却是海外华人建立国家中,唯一一个不称王、不称帝的人。

兰芳共和国的覆灭

虽然兰芳共和国建立后,对当地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其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契机,加上领土和人口并不如清朝,所以其实力并不强大。

到了晚晴时期,荷兰人逐渐认识到大清已经衰落不堪,趁着1884年中法战争,清朝无暇顾及南洋的间隙,荷兰侵略者大举进攻兰芳共和国。

而兰芳共和国的军民,在大总长的带领下,全力抵抗荷兰侵略者,另一方面又派遣人向清朝求援,但此时的清王朝自身难保,加上兰芳共和国的军队装备与荷兰人差距过大,最终战败灭亡。

随后荷兰人在这里扶持了一个傀儡政府,并占领了这个地区,虽然这个国家如今已然覆灭,但兰芳共和国的文化却在当地传承下来,时至今日,当地的主流语言依旧是中文,而这个国家的建立,与天地会的一些成员之间,确实存在着不少关联。

天地会的其他贡献

逃亡海外的天地会成员其实分布范围非常广,其中洪门致公堂就是海外的一个重要分支。

他们对外宣称自己为天地会或者红帮成员,对内则称为洪门,而海外洪门组织立堂的宗旨,就是爱国家、爱民族、抵御外来侵略。

自明朝灭亡以后,他们一直就以保卫祖国为己任,抵抗外来侵略,铲除国内军阀,为斗争为革命,成立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

在致公党成立之前,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北伐战争等等,凡是利于中国的运动,其身后都有海外洪门成员的身影。

他们有的捐款捐物支持革命,有的参与革命,为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孙中山先生在革命初期,绝大部分都是受到海外洪门成员的支持与帮助。

1923年的时候,海外洪门成员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会议,司徒美堂、黄三德以及其他的洪门成员出席,正式决定成立中国致公党,并通告全球洪门人士。

而中国致公党的成立,标志着海外华侨政治力量的崛起。

九一八事变后,致公党的成员迅速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在海外谴责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同时发动海外团体,积极支持国内抗日战争,发动募捐活动、捐赠物资,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除此以外,在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军队南下侵略东南亚各国,海外华侨与当地居民纷纷组织抗日武装,洪门许多成员一些返回国内参战,一些加入当地武装,继续抗日斗争。

在开国大典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登上了天安门城楼,此人就是海外洪门的代表人之一——司徒美堂,也许此时的他清楚地知道,一个崭新的国家已然诞生,洪门立堂的宗旨也许已经实现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天地会   中国致公党   共和国   土著   洪门   海外   华人   汉语   殖民者   荷兰   东南亚   清朝   民主   成员   组织   地区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