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一致认为:想战胜中国只有一个法子,但这条红线美不敢跨越

自从新一轮的中美博弈开始之后,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打击,几乎用尽了各种可能的手段。然而,时光流逝,美国的种种阴险策略虽然接连不断,但中国的发展势头仍然坚韧不摧,甚至在挫折中逐渐壮大。接下来,美国还有何策略可以施展呢?针对此问题,部分美国学者认为:只有一种方式能够击败中国,但这一界限美国一直不敢逾越。

中国曾以军力,为美国绘制了一条警戒线

在历史的长河中,抗美援朝时期,中美两强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对决,结果最终让美军退至了“三八线”附近。因此,“三八线”不仅是朝韩两国的分界线,更是全球军事界知名的划界线。

实际上,历史上与美国的另一场军事冲突,抗美援越战争,中国也以坚定的态度向美国划定了“警戒线”——北纬十七度线。中国以其威严的声音警告,只要美军跨越这条“红线”,那就等同于向中国宣战。

如今,这条“红线”仍是美国不敢逾越的界限。在20世纪50年代,越南抗法战争胜利后,“日内瓦协议”明确规定,“越南南北以北纬17度纬线为界”。

随后美国对越南的侵略战争爆发后,毛主席在1962年下达了明确的指令,只要美军入侵北越,中国就会给予北越必要的支援。受到朝鲜战争的深刻教训,美军在后续的越南战争中,其地面部队始终谨慎行事,未曾越过北纬17度线。

如此严峻的现实,让一位西点军校的军官感叹道,“越南战争是一场使人心烧的战役,美国的挫败并非在于军事上的不济,而是在于政治的失计。”

美国专家的结论:必须通过局部冲突逐步削弱中国

如前文所提及,尽管美国利用各种方式围堵中国,但效果皆不如预期。那么,美国欲制胜中国,还有何手段?

周边安全与稳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繁荣的支柱。无论何种大国,若欲实现国家崛起,强盛发展,一个稳定和平的周边环境是不可或缺的。

历史上,美国的迅速崛起,很大程度上源于其临近无大国的优势地理环境。相较美国,中国的周边环境颇具挑战。陆上,中国与十四个国家相邻,与印度等国的领土争端至今未解。被世界广泛接受的核国家,半数环绕在中国周边。

向东北方向看,朝鲜核问题纷争未休,国家领土纠纷与历史冲突相交织,大国博弈激烈,充满冷战遗留物的东北亚甚至形成了“安全困境”。

南部的“南海问题”已逐步成为影响中国与东盟国家安全合作的核心议题。中国西部地区与中亚国家共同承受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三重压力。

同样,在西南方向,南亚地区面临印巴冲突、核扩散、民族宗教矛盾、贫困等困扰。因此,一些美国军事专家得出结论,当前中国实力昌盛,单凭美国自身力量难以匹敌。

但美国可以利用其盟友体系,在中国周边培育附属势力,创造机会使中国卷入局部战争。通过一系列的“代理人战争”,美国便可逐步消耗中国的力量,阻断中国的崛起脚步。

如此持续一段时间,再由美国直接参与,以“群攻”手段,彻底打败中国。然而这“红线”美国至今未敢越过,其恶意可见一斑。

根据美国的战略部署,必须在中国周边添油加火,制造局部冲突,不断触怒中国,使其陷入战争困境。一位名为埃尔布里奇·科尔比的美国国防部员工,曾发表了一篇名为《构建升级和战争终止战略》的评论。

他和一些美国专家都认同,如果要战胜中国,就必须联合中国周边国家,实施群攻策略。按照埃尔布里奇·科尔比的构想,日本、印度是美国围攻中国的主要力量。

在需要时,可以动用日本20余万自卫队在钓鱼岛附近挑起争端。印度则可通过“藏南问题”,在西南挑起事端,与日本形成战线。

实际上,美国的这些规划并未仅停留在纸面,一直在积极尝试。印度与中国存在深深的历史矛盾,领土纠纷与现实矛盾并存,是美国围堵中国的棋子,是对华代理战争的最优选择。

2023年初,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一项针对中国的法案,宣布承认非法的“红线”——“麦克马洪线”为中印边界。世界公认的事实是,所谓的“麦克马洪线”,是英国殖民者在地图上随意划定的一条“分界线”,中国历届政府都未曾承认。

美国此举,公然干预中国内政,无视历史事实,背离了国际公理。美国如此费尽心机的目的,就是想借口中印边界问题,激起印度挑起冲突,甚至卷入战争,以便美国坐享渔翁之利。

虽然印度对于边界问题格外敏感,但在此问题上,却展现了意外的清醒。一些印度媒体评论称,“美国公然以中印边界问题挑事,显然别有用心,印度必须高度警惕,不能轻易作出回应。”

虽然美国一直在动作频频,但始终未跨过那条界线。美国在中国的周边环境中一直在搅动风波,频繁挑起争端,但他们始终未敢越过那条无形的界线,直接煽动那些国家与中国对抗。

其中的理由,还是因为中国的实力已经早非往日,针对中国构筑一个“封锁线”,与之开战,风险实在难以估计。

首先,中国与其周边国家的关系相当复杂,美国妄图煽动周边国家与中国开战,无疑是白日做梦。

仅以印度为例,尽管中印之间存在严重的领土纷争。但印度也只敢在边境地区进行一些小规模的冲突,他们清楚,与中国全面开战,无疑是自寻死路。

另外,印度与俄罗斯在军事领域合作密切,鉴于中俄之间的特殊国家关系,印度更是不敢轻易行动。

如果没有了从俄罗斯购买的武器,美国又只会说说而已,对实际行动缺乏诚意,那他们又如何与中国开战?再以越南为例,越南是东南亚国家中,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争论最激烈的一个,但越南也决不敢与中国开战。

历史的教训让越南深刻理解,与中国发生直接冲突将会带来何种后果。如今,中越之间的经济依赖程度正在不断加强,轻举妄动与中国开战,等同于毁掉自己的经济生命线。越南的地理位置优秀,美国一直企图在越南设立军事基地,以此威慑中国。

但是,越南方面一直都未给予同意,主要是担忧过度激怒中国。金兰湾位于越南南部,是一个优秀的军事港口,早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就投入大量资金将其建设成军事要塞

如果美国想要在其西太平洋防线上填补最后一环,那么就必须在金兰湾设立军事基地。美国为了这个目的,对越南提出了很多诱人的条件,但都被越南拒绝了。原因在于,金兰湾距离中国南海过于接近,一旦美军在此驻扎,将对中国南海,甚至是东南经济带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由此可见,越南虽然愿意配合美国给中国制造一些困扰,但他们决不会愚蠢到为美国去拔热栗子,与中国开战

其次,美国在中国周边发动“代理人战争”,无疑是玩火自焚,极易导致中美直接冲突的严重结果。近两年来,美国与中国台湾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逐渐接近中国的红线。我军已经进行了相应的反制行动,在东部海域发射了多种导弹,包括“东风—17”超音速导弹。

解放军还派遣了山东舰,在台湾岛东部海域进行了 "封锁"演习,对此美军的“里根”号航母迅速向北撤退。

这些都表明,美国并不敢轻易行动,一旦触怒了中国,它将面临无法承受的后果。在2023年7月,即将在2023年9月退役的美国最高军官马克·米利透露,美国正在考虑调整在日本和韩国的军事部署,可能会减少一部分军队。

美国此次部分撤军的原因,是由于中国的多次军事演习,使得美国对持续控制“第一岛链”的信心开始动摇。马克·米利表示,美国在日本和韩国部署了超过80,000人的军队,现在正在认真考虑替代基地,以将部分军队从日本和韩国撤出。

其最直接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在某次不可预知的冲突中,受到中国的全面打击。因此,他们想要分散人员和物资,避免被中国“一网打尽”。

从这些可以看出,美国之所以不敢直接跨过“红线”,公然鼓动周边国家与中国开战,其根本原因还是对中国强大实力的畏惧一旦美国的盟国与中国开战,美国将陷入一个两难的困境:如果不支持盟友,将彻底失去国际信誉,导致盟友体系崩溃;一旦对盟友提供实质性的支持,就很容易与中国产生直接冲突,后果难以想象。

结语:

关于与美国的关系,我们的立场一直是清晰且明确的太平洋是宽广的,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中美两个大国和平共存。

美国长期以来在全球经济发展中起着引领作用,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中国学习。因此,我们没有意图挑战美国的国际地位,更不会参与所谓的“争霸斗争”。

即使在美国主动挑衅,中美博弈激烈的情况下,我们仍然愿意展现出最大的诚意和善意,与美国协商解决问题,共同建设和谐的世界。然而,我们必须强调,国家的独立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是我们的核心利益和底线,任何越过红线的挑衅行为,都将面对中国的坚决反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红线   中国   中美   越南   南海   印度   盟友   日本   美国   法子   领土   美军   冲突   战争   国家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