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日历丨先睹为快!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馆 一大批文物首次亮相

圈粉无数的三星堆又有新消息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

7月27日起试运行

不少“堆圈”明星首次亮相

一起去看看新家和住户都长什么样

三星堆再上新!

等你来打卡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外景。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面积5.44万平方米

展陈面积2.2万平方米

展出文物1500余件(套)

△园林景观融于其中,让园区仿佛一个生态公园。

△新馆内景。

△新馆内景。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

首次展出文物近600余件(套)

一起看看 谁最让你心动!

先睹为快!

三星堆新晋“顶流”首露真容

首次亮相的青铜神坛

或是第一次完整展示当时的祭祀场景

反映了三星堆时期重大仪式活动中

不同职能人员的分工

以及他们的宗教观念

△青铜神坛底座、青铜神兽和青铜顶坛人像的局部。

神坛可以大致分成3层

青铜神坛底座、青铜神兽和青铜顶坛人像

第一层:青铜神坛底座

△青铜神坛底座共有13个小青铜人像,他们的打扮和动作并不相同,如同“群演”,各有分工

第二层:青铜神兽

△青铜神兽的脖子上有麻绳一样的青铜装饰。

第三层:青铜顶坛人像

△青铜顶坛人像。

△青铜顶坛人像的主角或许是青铜持鸟立人像,他身穿华丽服饰,目视前方,表情严肃。

在3000多年前

三星堆人或许希望通过这种方式

进行人神沟通 探索世界

青铜神坛的挖掘和组装过程

历经30余年

从1986年到2022年

研究人员从4个祭祀坑

攒齐青铜神坛的“零件”

“穿越”时空 展开无限想象

对比青铜器的断茬、范线、纹饰

进行“跨坑组装”

才让它呈现出如今的样子

跨坑成功拼对文物

证明了这些祭祀坑形成时间相近

对于明确各坑的考古学年代、祭祀区的布局

及其性质、古蜀人祭祀形式等研究

具有重大学术意义

“堆圈”小伙伴一起亮相新家

“新家”里除了青铜神坛

还有这些“堆圈”明星首次展出

黄金面具

它是目前三星堆出土的最重黄金面具

重约280克 含金量约为85%

因为太厚

所以不需要支撑就可以独自立住

△网友想象的黄金面具“本尊”。

这件黄金面具还引发了网友P图大赛

论想象力 还是三星堆人赢了

金鸟形饰

这是目前三星堆出土的

唯一一件金鸟形饰

像展翅欲飞的金凤凰或金孔雀

与黄金面具的“太厚”正好相反

这件金饰非常薄

仅有0.12毫米

神树纹玉琮

△左图为神树纹玉琮,右图为青铜神树。

神树纹玉琮由整块灰白色玉料加工而成

对应的两侧有线刻神树纹样

这是首次在玉琮上发现神树纹

此前因为青铜神树顶部缺失

人们并不知道神树的顶部是什么样子

神树纹玉琮为研究古蜀社会中

神树的意义、象征等问题

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孔玉璧形器

三孔玉璧形器是一个规整的圆形

直径约16.5厘米 厚约2厘米

中间有三个孔径约3厘米的圆孔

呈三角形排列

你被谁圈粉了吗?

心动行动同时发生!

@堆粉 一键开启打卡模式↓

“堆圈”新晋顶流

是不是震撼到你了?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武慧锋

文案丨荣梦岩

视觉丨林琦

技术丨汤沛 蔡子旭

审校丨朱冬梅

统筹丨刘莹 田昊原

特别鸣谢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总台四川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

责任编辑:贾宏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文物   博物馆   内景   神坛   底座   先睹为快   祭祀   青铜   一大批   人像   面具   日历   黄金   文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