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歌者也是新农人,登上央视的女团歌手返乡卖光全村大米

从阿香(张国丹)身上,能真切地感受到她对家乡的热爱,那里的一草一木、山川河流都让她眷恋。带着这份热爱,几年前,她放弃了一线城市的事业,回到贵州黔东南。

阿香也热爱家乡的传统文化,以及那里的香禾糯、胭脂紫米、山茶油……她成了一名短视频创作者和电商带货新农人,把家乡的文化和优质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几年来,阿香完成了自己的蜕变,也给家乡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黔东南大山里的农产品,正在借助抖音电商平台走向全国。就像她的歌声,越传越远。

回到妈妈身边,那里有蓝天白云

在2018年11月发布的一条短视频中,阿香曾说过,当初回到家乡,是因为自己厌倦了城市的喧嚣,她渴望回到妈妈身边。“那里有蓝天白云、参天古树和云雾缭绕的山峰,以及古色古香的吊脚楼。”

阿香的家乡——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三龙侗寨,那里山岭纵横、河网密布,独特的地貌和气候,造就了秀丽的自然风景。

但这不是阿香返乡的唯一理由。毕竟,当初为了离开家乡,阿香付出了许多年的努力。

2012年,22岁的阿香从湖南一所高校毕业,考上大学,是阿香从贵州大山走出来的第一步。毕业后,她先去厦门一家公司实习,后来又去了广州一家做皮具的外贸企业工作。

在皮具行业干了几年,阿香做了个决定,她自己开了一家皮具厂,专门生产真皮肩包、皮鞋,当时,她才不过二十五六岁。“用我老妈的话说,我就像一头牛一样,决定了往哪里走,怎么拽也拽不回来。”阿香说,自己性格中的执拗,让自己只要觉得这事儿可以做,就会坚持做下去。

刚开始创业,阿香跟着中间人去买设备,经历了许多曲折。“人家也是想赚差价,我们的产线根本不需要的机器,也花几万块钱买了回来。”阿香说。

但凭着自己的坚韧,阿香的事业逐渐走上正轨,她把在老家的妈妈和三个弟弟妹妹都接到了广州。“之前别人问我当时一年收入多少,我说50万,有人觉得我在吹牛,其实根本不止50万。”

当时,全家人只有阿香的爸爸还留在老家,他是村里的村医,平时村里人有个头疼脑热,全靠他医治。倘若也跟着女儿离开老家,村里人病了找谁去?

2015年冬天,临近过年,想着阿香和妈妈、弟弟妹妹要回家过年,阿香的爸爸提前上山砍柴。在贵州山里,烧木柴烤火,是冬天主要的取暖方式。

而在一次上山砍柴时,阿香的爸爸出了意外,永远离开了。那年,爸爸还不到60岁。

父亲意外去世,给全家人带来沉重打击,妈妈不敢面对失去挚爱的现实,整日在家以泪洗面。这也让阿香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一边是留在老家的妈妈,一边是自己远在广州的事业,该怎么办?

那两年,阿香一年要在广州和老家之间跑许多个来回。父亲走了,她就成了家里的主心骨。也是在那时,她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能不能回到家乡发展?

为了完成老爸的心愿,那是他最想做的

父亲在2015年去世后,一直都2018年,两三年的时间里,阿香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多,在老家呆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那段日子,她花了大量时间去做一件在妈妈看来是不务正业的事——寻访老人,记录侗族大歌。阿香统计过,几年间,自己记录的大歌超过3000首。

阿香的家乡是侗族大歌的发源地。当地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语:“捡得完河边的石头,唱不完三龙的歌”,说的就是阿香的家乡。然而,随着时间流逝,许多歌者已经老去,那些传唱了不知多少年的大歌,也面临失传的危险。阿香希望把这些歌声记录下来,流传下去。

但促使阿香下决心做这件事的起源,还是她的父亲。

“爸爸在世时,我送给他的唯一一件礼物就是一台DV,他用这台DV记录了很多大歌。”阿香说,别看爸爸当时已经年近六旬,但特别善于学习。“爸爸当时还卖了一头牛,花七八千块钱买了一台电脑,自己学习刻光碟,再把刻的光碟送给那些唱歌的老人家。”

阿香说,父亲走后,那台电脑以及电脑中保存的视频,成了家人对父亲的唯一念想。也是直到看到那些视频,阿香才知道父亲曾经记录过那么多歌曲,“那些歌现在很难再有人去唱了”。

“有一次,我们四姐弟在家里看了一晚上,看完后我就做了一个决定,老爸那么用心地做这件事,应该就是他最想做的,我要把他没有完成的心愿继续做下去。”阿香说,当做了这个决定,她仿佛又与父亲产生了某种连接,“瞬间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一样”。

之后,阿香把广州的工厂委托给别人管理,自己留在老家,专心投入记录大歌,同时也创作短视频。“记录了大半年,我就直接把工厂转让出去了,因为心思全都在记录侗族大歌上。”

但对阿香的决定,妈妈百般不解,她实在不明白女儿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老妈觉得这不是事业,又不能当饭吃,这样下去的话,我就要废掉了。”不仅如此,阿香把工厂转让后,三个弟弟妹妹也只能外出打工。在妈妈看来,与其在家做这些看不到收益的事,阿香不如也出去打工。

“我当时就跟老妈讲,给我三个月时间,如果有收益的话,我就可以在家,如果不行我自己就直接出去了,不用你说。”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阿香忍不住说,当时之所以跟妈妈约定三个月期限,其实就是为了安抚老妈,不想让她替自己担心。

实际上,阿香对自己做的事情十分笃定,因为她不忍心看到作为文化遗产的大歌就此没落。到了2019年,她甚至联合几个唱大歌的姐妹,成立了一个民族女团组合。阿香给组合起名叫“夜郎公主”,“就是想让大家看到,我们的文化是闪闪发光的”。

几年下来,夜朗公主登上过许多大型舞台,“光央视舞台就上过几十次”。每次登台演唱,身穿民族服饰的歌者还没开口就让人眼前一亮,而当歌声响起,仿佛把观众也带到了侗寨。

如今,只有有演出任务时,8名组合成员才会聚在一起。平实,其中4名成员有自己的职业,而除阿香外,另外三名成员也跟随阿香一起,成了她的专职主播。

过去三四年,在抖音里做电商,成了阿香最主要的事业。

一次偶然尝试,打开新世界大门

在与妈妈约定的三个月期限快要结束时,阿香在抖音平台已经积累了5万粉丝。“人不算多,但铁粉很多,大家的支持让我感动,于是就想回馈大家对我的帮助和鼓励。”

那是2019年初,冬天还没过去,正是家乡制作辣椒酱的时节,而做辣椒酱是阿香最拿手的。所以,阿香决定制作一批辣椒酱送给铁粉,并把制作过程拍了下来。

“结果拍了第一个用石臼舂辣椒的视频就火了,现在已经有7000多万的播放量,很多人留言评论说这个辣椒看着就好吃,让我让链接。”阿香说。受此启发,阿香就想着何不尝试一下电商这条路子,经质检后,很快就上架了第一个产品——辣椒酱。

“上架后就睡了,第二天醒来发现所有库存全部卖光。”第一次尝试,让阿香兴奋不已。也是从那时起,她决定借助抖音电商,把家乡的优质农产品推广出去。在黔东南大山深处,最不缺的也是这些优质农产品。

创业之初,在家里打包发货

而当阿香接下来又把舅舅家的大米和几乎全镇的大米、辣椒都卖光之后,“老妈的思想就转变了”,不再让阿香出去打工。“你就干你的,我就种田,(即使干不成)大不了咱们也不会没得饭吃。”妈妈对阿香说。

实际上,阿香决定做农产品电商还有一个动因。那几年,她翻山越岭寻访大歌演唱者,经常有村寨里的老人拿着家里的农产品问阿香:这个你收不收?能不能帮忙卖出去?

阿香的老家,偏远的黔东南山区,曾经是个落后的地方。“我们小时候还没有杂交水稻,每年的稻米都不够吃。”阿香还记得,每年都要去外婆家借稻谷,等来年收了新稻子再去还。阿香和弟弟妹妹小时候也没有买过新衣服,都是妈妈把大人的旧衣服改小后给他们穿,“看到村里的小伙伴穿新衣服,特别羡慕”。

即使到了后来,家乡的面貌已经大为改观,但地理位置和交通的限制依然存在。村里大都是留守的老人和儿童,青壮年大部分外出打工,这就是阿香当初回到家乡时看到的场景。

而另一方面,越是偏远的山区,越能种出优质农产品。尤其是香禾糯、胭脂紫米、红米、山茶籽油、绿茶,都是老品种,而且种植的人和种植面积都越来越少。“我去记录那些老人的歌声,他们对我产生了信任,才会卖给我。”阿香说,也只有自己能找到种植老品种的人。

收购香禾糯

说起老品种,阿香就打开了话匣子,尤其是她最为珍视的香禾糯,这一特色水稻品系,早在2009年就被确定为受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特色农产品之一。“没有吃过香禾糯,就不知道糯米有多好吃。”阿香说,“不用一个菜就能吃两碗饭,就跟吃零食一样。”

有一段时间,阿香把短视频创作主题调整为记录香禾糯种植和成长过程,既为了“种草”,也为了让产品“可溯源”。到了2020年,阿香在抖音电商打出了名气,香禾糯定价18元一斤,依然供不应求。

从2019年起到现在,阿香以老家黎平县为原点,已经基本把周围几个县的老品种农产品都消化完了。在她的抖音店铺中,胭脂紫米销量已经超过4.9万单,香禾糯销量超1.2万单。

流转300亩,签约5000亩 只为保护老品种

到了2021年,阿香像“牛”一样的脾气,再次展现出来。她一口气流转了300亩土地,用于种香禾糯、紫米、红豆等老品种。起初,老妈还是不理解,尤其是阿香给的地租高出当地一般水平,“很多流转的土地,一年承包费都是五六百一亩,我给大家750一亩,好的800”。

阿香流转的种植基地

但看到女儿前几年取得的成绩,妈妈的思想转变明显也在提速。现在,“老妈是户外组组长”,乐呵呵地带着一群五六十岁的叔叔阿姨负责管理种植基地。“前几天,我妈甚至学会了打字,我在外地出差,她给我发消息让我回来直播。”阿香笑着说,妈妈学认字还有一个目的,“想看看大家的留言和评论”。

阿香能够真切地感觉到家乡和乡亲们的变化。“我妈有个姐妹,也有五六十岁了,不识字,她也想赚点钱,但又不能来我这里工作,因为要在家带孙女。她学了大半年,能认识直播间里的字,现在那个阿姨也在帮我直播带货。”阿香说,老人的学习能力和求知精神让她感动。

阿香给家乡带来的改变,还不止于此。2020年,在她的吸引下,三名大学生也回到家乡,加入阿香的创业团队。也是那年,阿香成立了贵州三牯科技有限公司,自己出任法定代表人。

如今,公司成员总数已经达到30人,主要分成三组,一组负责管理种植基地,一组负责打包发货,还有一组负责短视频运营。对公司员工来说,不用到外地打工,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收入,是以前无法想象的事。

“一个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高的能拿5000多。”阿香说,不久前,户外组的叔叔阿姨们领了工资后集体去买电动三轮车,成了当地一景。

当然,靠自己流转的300亩土地种植老品种,显然“不赶趟”,今年,阿香还与周边几个县的农户、农业合作社签约了5000多亩老品种种植基地,香禾糯之外,还包含胭脂紫米、红米、富硒米等。“这些签约基地都是我去挑选的,必须符合我们的标准才会签约。”阿香说,不管是流转土地自己种,还是与农户合作,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老品种。

而说到如今销量最大的胭脂紫米,阿香还说起一个有趣的插曲。去年,县城旁边一个村子,原本与一个老板签约种植紫米,结果紫米种出来,老板却爽约了。阿香得知后,去村里了解情况,很快就帮村民把紫米销售一空。“我去村里时,村民杀了一只羊来招待我,把我感动得不行。”

在阿香眼里,朴实的村民既善良又可爱。赶上忙不过来时,有村民自己跑来帮忙,“工钱给多少都行”;有员工带着小孩去种植基地,“小朋友说我是来挣桃子的”,满树的桃子随便摘。

面对家乡和乡亲,阿香对自己选择的这条路更加坚定。现在,阿香每天都会直播,不遗余力地推广家乡的优质农产品,即使自己的嗓子已经变得沙哑。

但她也有自己的坚持。“经常有外地的商家找我带货,但我从来没有接受过,也没有动心过。”阿香说,她只清楚自己家乡的产品,对于不了解的产品她不会碰,因为要对粉丝和用户负责。

#上央视的女团歌手返乡卖光全村大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侗族   农人   辣椒酱   贵州   全村   广州   胭脂   村里   大米   农产品   老家   央视   家乡   爸爸   父亲   品种   妈妈   歌手   基地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