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大鳄姚振华的兴起与衰落:宝能资本集团的兴衰之道

这个事件在大股东间的权谋斗争中,引起了热议。如果中聚高新这个企业的名字对大家来说有点陌生,但他们的厨邦酱油和味极鲜,应该有很多人品尝过。然而,由于持续的内部纷争,这家企业的次席在今年上半年的利润暴跌了500%,其严重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夸张至极,这也是中聚高新28年来首次出现亏损。

这场斗争也是姚振华在多个战线上最激烈的一次。作为一个标志性的人物,姚振华被大家熟知是从2015年保安大战开始的。当年,很多人可能只看到了宝能举牌万科的精彩一幕,然而实际上,在同一年,宝能也举牌了中聚高新。2015年4月,宝能通过前海人寿买入中聚高新5.02%的股份,完成了首次举牌。到2015年年底,前海人寿共持有中聚高新23.29%的股份,成为了第一大股东。在这期间,姚振华通过前海人寿的险资资本,四处出击,尽管被人们称为“门口的野蛮人”,他在万科和格力的收购中受阻,但巅峰时期仍然持有上市公司超过120家,涉及的领域包括房地产、保险、物流以及教育等等。

姚振华的几大企业确实塑造了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那个被誉为“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的岁月。他首先在深圳设立了蔬菜连锁市场,从种植、运输到销售等各环节,都构建了完美的供应链闭环。在2000年,他借助菜篮子工程的契机,从政府手中获得了两块田地,其中一块土地的开发收获了超过十亿的收益,另一块土地的增值,使他赚取了超过一百亿的利润,从此,地产业务成为了宝能的主导业务。

然而,姚振华并未满足于此。在2002年,他取得了保险牌照,成立了前海人寿,作为保险行业的新兴力量,前海人寿展现出了独树一帜的“牙齿风格”,他们以三倍于同行的薪酬,吸引了七万名员工,主要推销高收益的万能险。仅仅在成立三年之后,前海人寿的资产规模就超过了千亿,成功跻身寿险行业前十,而这,也奠定了姚振华在后续投资活动中的雄厚资本。

熟悉保险行业的朋友们都知道,万能险是一种兼具保障和投资属性的产品,更接近于一种理财工具。宝能利用万能险聚集的资金投入到股权、不动产等领域,实际上是一种短贷长投、期限错配的行为,这其实蕴含着极高的风险。后来,万能险被监管部门叫停,宝能失去了资金来源。加之大环境的剧变,房地产市场的下行趋势,如今的姚振华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困境。

在2022年首个季度的光景中,前海人寿的保费收入较之2021年同期出现了显著的滑坡,降幅高达78.53%,由此导致公司陷入了空前的人事困境。现阶段,公司领导层竟呈现出吴董事长、吴总经理、吴监事长三位核心成员皆离职的罕见局面,这一“三无”格局无疑为公司的管理运营带来了严重挑战。

另一方面,作为宝能集团核心融资平台的巨胜华,其财报显示公司债务余额高达八百多亿,涉及四十多家金融机构,这对宝能集团的整体状况构成了极大威胁。宝能集团实控企业中继高息,却因为股份持续抛售,持股比例已降至不足10%,沦落为第二大股东。在此背景下,第一大股东的反扑显得更为凶猛,使得公司前景岌岌可危,杨振华面临的形势极为险峻。

杨振华的创业始于房地产与资本运营,他的风格大胆且具有冲击力,擅长运用杠杆和强势的策略来追逐短期利益,这也是他被外界称为“野蛮人”的缘由。尽管他后来也涉足新能源等实体产业,但热衷于圈地的本质并未改变,这或许也是姚振华的衰败之源。姚振华的衰退虽不值得我们惋惜,但它引发的问题——在何种市场环境下孕育了这样的资本大鳄——的确引人深思。

如果产业的发展需要耐心培育长期利益,那么我们必须制定明确的规则,给企业家设定明确的预期,资本市场需要透明、公正,给投资者清晰的信心。否则,优质企业的价值可能长期被低估,使宝能等投资者有机会频繁举牌,同时,公司内部的派系斗争可能加剧,股价下跌,小投资者的利益可能受损。这样的戏码可能不会轻易落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高息   资本   集团   兴衰   人寿   困境   投资者   收益   保险行业   利润   利益   核心   土地   股份   地产   企业   公司   姚振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