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没有“输了战役,赢了战略”的战争?


历史上“输了战役,赢了战略”的情况非常常见。

主要有以下几种。

战役没打好,局部利益受损,但因战略方向正确,推动了全局的发展。

1947年的“七月分兵”即是此例。

七月分兵后,由于对敌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对分兵以后的情况估计不足,我军打了八仗,只有三仗打好了。


其中,南麻、临朐战役,更是令华野指战员郁闷。

连续的作战失利,华野减员5万。

“反攻反攻,丢掉山东”,可以说,“七月分兵”期间,华野部队、解放区都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可是,正如粟裕所说:“七月分兵”打乱了国军的部署,配合了刘邓在鲁西南的作战,为我军在转入战略反攻做出了贡献。

可以说,华野虽然这几仗没打好,在局部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推动了全局的发展。

同样,刘邓在大别山艰苦奋战,因为敌强我弱,受到了极大损失,退出了大别山,但仍然为全局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鼓励了对手继续在错误的方向上前进

战略方向,意味着要将宝贵的资源投于何处,如果投放到了错误的地方,那打得好也意义不大。

苏德战争中的高加索方向的战役就是此例。


德军分兵攻略高加索,取得了一连串战役的胜利,控制了北高加索大片区域。苏军吃了不少亏!

可是,由于希特勒同时分兵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战场的战略就是错误的,德军既无力彻底控制高加索地区,实现战略目标,反而耗费了大量资源于此。

随着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尘埃落定,高加索德军的末日也来临了!

使对方方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失利方实现了战略目的

有一种胜利叫“皮洛士的胜利”,意思就是胜利方代价太大,得不偿失,最后在胜利中走向败亡。

这个名词的来源,就是希腊伊庇鲁斯国王皮洛士。此君自比亚历山大,善于用兵。

在与罗马作战时屡屡取胜,但每次代价都很大。最后,实力衰竭的他还是输掉了与罗马人的战争。

类似的战例,最典型的就是唐代安史之乱中的睢阳之战。

当时,安史叛军在中原优势非常明显,兵锋直指江淮,一旦攻略江淮,大唐失财赋重地,将难以维持。


张巡在雍丘、睢阳抵抗叛军1年7个月,前后击杀叛军10余万。

最后,叛军尽管仍然拿下睢阳,但时机已错过,战力已衰竭,已无法实现攻略江淮的战略目的了。

失败“厚黑学”

有时,一场可控的失败,反而是有利的。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司马懿企图坚壁相持。

但是,众将坚请战,司马懿无奈,遂进行了卤城之战。

结果,大败!


此战,魏军损失不小,但仍在可控范围内,主动权仍未丧失,而魏军上下认识到了蜀军战力不可一战而胜利,初来乍到的司马懿(刚从荆州调来)平息了内部强烈的不同意见,统一了全军思想。

可以说,卤城之战虽然失败,但司马懿实现了内部思想统一,利于他以后执行一贯的“坚守”战略。

学会从全局上考虑问题,制定(或领会)清晰的战略思想,即使一时受到挫折,也可能是朝着胜利的方向前进!

祝君胜利!

现在回头再看越战,感觉越南和美国都符合这个标准。

越南不必多说。

虽然北越几乎打输了所有大小战斗。但它逼退了美军,赢下了战争,统一了南越,获得了民族独立。并把势力范围延伸到了周边的老挝和柬埔寨。

时至今日,越南在东南亚仍是小霸。

美国呢?

虽然美国输掉了越战,而且是以极其狼狈的方式,滚出的越南。


但在战争末期,美国人被现实打醒了。各种政策逐渐趋于理智。为后来赢下冷战,导致苏联解体,奠定了基础。

众所周知,越战之前,美国上下普遍都是很狂傲的,认为这世界上,就只有美国不想摆平的事,没有美国摆不平的事儿。

比如,美军全面介入越战之初,早年曾轰炸过东京的李梅上将就曾狂傲的说:解决越战最好的方案,就是把北越炸回石器时代。

要知道,当时所有人都晓得,越战并不是北越和美国的单挑。

北越的后面还站着中国,苏联,以及整个社会主义国家阵营。


明知道,却依然如此狂妄。只能说明,以李梅为代表的美国高层,并没有把北越以及中苏放在眼里。

他们认为,只要美国开动战争模式,所有的阻碍,通通都能碾碎!

北越算个屁,社会主义阵营算个屁。

然而,当战争开始后,狂傲的美国人被社会主义国家是当头一闷棍,被揍得眼冒金星。

美军如果只是单挑北越人民军,那倒是没什么难度。可再加上背后支持的中、苏,那难度就太大了。

要想搞定北越,就得先搞定中苏。

而要搞定中苏,那就得先发动世界大战。

但就以美国当时的现实来说,这又是做不到的事。


毕竟一个小小的越南,就把美国社会打得严重撕裂,很多美国人已经不再信任政府,不再热爱心中那个伟大的国家。

如果把越战再升级为世界大战,恐怕愤怒的美国民众会把政客撕碎。

于是乎,当尼克松赢下总统大选后,美国政府立即调整策略,放下了那高傲的身段,启动缓和政策,派专人秘访了中国。

为什么美军在越南战事不顺,尼克松却要派人秘访中国呢?

因为在越南问题上,中苏也有矛盾。

越南原本是中国的小弟,为了帮越南,中国可谓是砸锅卖铁。可当中苏决裂后,越南竟然投入了苏联门下。

1970年代,中国提到“白眼狼”一词。往往都是特指越南。

所以,当中苏之间的关系彻底破裂后,美国特使立即找上了门。

1972年,为进一步缓解与中国的关系。尼克松还亲自访问了中国。


不得不说,这一招非常关键。因为中美关系缓和后,苏联不甘落后,其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也主动访问了美国。


摄于1973年。左为勃烈日涅夫,右为尼克松

其后几年,美苏当然仍然继续争斗。

但明显可以看得出来,尼克松与勃列日涅夫在白宫交换意见后,双方是和大于斗,美国获得了喘息之机。

在这几年宝贵的喘息时间内,三任美国总统专心处理内部问题,使得美国社会的撕裂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

当内部被稳定后,美国算是缓了一口气 在1970年代后期,再与苏联针锋相对时,就非常从容淡定了。

1979年1月1日,这是对于中国和美国,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日子。

这一天,中美建交。

中美联手坑杀苏联的战略合作,正式开始。

当中美联手后,冷战胜利的天秤就彻底倒向了美国。

因为任凭苏联再强,它也不可能强得过北约加中国。

1979年2月,中国对“白眼狼”展开反击战,仅在一个月内便打下了20多座县镇。


反击战开始前,美国舰队开到北部湾,苏联囤兵北境,中美苏三方都是严阵以待。但迫于国际压力,苏军没敢动。

1979年底,苏联把邪火发在阿富汗身上。

这么好的挖坑机会,中美岂能错过?

其后的整个八十年代,苏联在阿富汗被中美联手坑惨了。这个坑,可比越战深得多。

1982年,勃列日涅夫在一次讲话中,曾提到了中苏关系,表达了想缓和关系的意愿。

但一方面,他口惠而实不至。嘴上说一套,背地里又一套。

另一方面,中国本来也不想搭理苏联。

所以中苏关系并没有改善。

1983年,里根抛出“星球大战”计划。

事后,据中情局的披露,所谓“星球大战”计划只是一场骗局,因为技术不成熟,当时的美国根本就做不到。

但是,苏联不知道。苏联为了不落伍,把资金全部砸到了苏联版的“星球大战”计划中。

结果,苏联经济就这么被硬生生拖垮了。

此后,一直到1991年,苏联再也不具备与美国对抗的实力。

GDP不仅被美国拉开,还被日本超越。

昔日的超级大国,走到了穷途末路。最后以瓦解收场。


所以说,虽然美国没有打赢越战,但如果把时间线拉长了看,可以发现。

越战之前,美国的外交政策很愚蠢,就是简单的四处树敌,不服就干。这几乎拖垮了美国的经济。

而从越南灰溜溜撤军后,美国被失利打醒了头脑,开始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各种政策趋于理性。

正是美军在越战的失利,改变了美国的对外战略,促成中美合作,才使得美国艰难得赢下了冷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尼克松   高加索   大别山   战役   北越   苏联   中美   战略   越南   叛军   越战   美国   中国   美军   中苏   战争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