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里有4张牌?中法抢矿产,美国犯3个错误,在台海搞错方向

中美之间的较量刚刚开始。

前阵子面对美国的打压,中国出了牌,限制关键稀有金属出口。之后外国媒体和搞对华关系研究的学者纷纷跟进,猜测中国手里还有哪些牌,我看他们说的不怎么靠谱。

反华分子臆测中国对美打四张牌

我看最新的7月24日,美国媒体发出一篇文章,引用的是反华分子的观点,说中国手里还有四张牌反制美国:

首先,他们认为,中国能从国际供应链下手,阻断和限制某些重要产品对美国的供应;

其次,中国还能在气候、环保等多个全球性议题上拒绝合作;

第三,搞“人质外交”,如果美国及其盟友继续逮捕中国企业高管,中国会以牙还牙;

第四,中国还会对美国搞经济胁迫,以断掉贸易合作相威胁。

我说完这篇文章的内容,跟大家说两个我的观点,大家听听是否在理,我们一起探讨。

首先,这篇文章是在给中国施加压力,给我们扣帽子,制造恐慌。

我是赞同反制的,在反制美国单方面封锁这件事上,即便有压力,中国也会义不容辞的去做。我们就是要用最大的力量、最快的速度打击他们最薄弱的地方。公平竞争可以,但不能任由别人在我们头上搞霸权。

其次,我并不赞同文章里所说的中国手里有这四张牌。

文章里对中国的揣测几乎全部都是华盛顿用过的招数,我看每一条都能从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中找到对应内容。

比如说阻断供应链,美国在芯片领域给中国卡脖子,也是阻断供应链。

它这几年一直搞的就是这个,大家可以看看美国对华为等中企的封锁就知道了。

再比如文章所谓的扣押对方公司高管,华为的孟晚舟被美国的盟友加拿大非法扣押两年多,这是美国和加拿大搞的脏事,中国用同样手段反制美国了吗?没有,因为我们知道这么做太脏。

最后,文章所谓的经济胁迫,在中美贸易上说事,这是不是从特朗普做总统的时候,美国自己开始搞的?不公平的对华贸易关税到现在都没有免除。

而且,换了拜登上台之后,不仅没有纠正前任的错误,还扬言要与中国经济脱钩,只不过后来美国自己研究发现没有对华脱钩的能力。

于是,又提出了所谓的去风险化,本质换汤不换药,就是要鼓动盟友在经济上孤立中国。

但美国以为中国会用完全相同的套路来反制美国,那就大错特错,视野太局限,也缺乏对中国的了解。

中国打出来的牌势必会与美国有所不同,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与西方国家有本质的不同。西方国家崛起,伴随的是连绵不绝的侵略战争与血腥的殖民,为维护它们的统治丧失底线,不惜代价,中国不会从一个受害者变成施暴者;

第二,中国始终以民族复兴为首要目标,必然会以大局为重,从长计议,美国用出来的手段看似凌厉,实际上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从目光长远的角度看,其实是得不偿失,我们肯定不会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马克龙出访南太,掀起对华抢矿大戏

西方的价值观同盟也不见得铁板一块,法国最近就频繁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己的影响力。当然,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小心思是想从中美博弈中给自己划拉更多利益。

7月2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开启“历史性”的南太平洋之行,将先后前往法属新喀里多尼亚,以及非法属的瓦努阿图和巴布亚新几内亚。

马克龙办公室对此坚称,此行并不是为了推行“反华政策”,而是为了鼓励地区大国在北京和华盛顿之外建立多样化的伙伴关系。一名爱丽舍宫官员表示,法国想在中美对峙之际提供另一种“替代方案”。

我大概看了法国媒体的相关报道,感觉马克龙这次去的目标之一就是要签些矿产产业的单子。

法属新喀里多尼亚镍矿丰富,是制造特殊钢材和电池的重要原料,这个地区的镍矿长期以来都是运往中国提炼,而法国6年来已经补贴约20亿美元扶持当地产业,目前还未能见效。马克龙这趟行程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加速跟中国抢夺镍矿提炼产业,所以跟我们有产业和投资上的竞争关系的。

当然法国除了经济考量之外,肯定还涉及更多的战略规划。

法国跟美国的印太战略也有很大的竞争关系。比如此前,法国曾有意向澳大利亚出售潜艇,不过订单中途被美国截胡;

印度总理莫迪在6月份曾访问美国,拜登加大了对印度军工领域的投资,而在7月份,莫迪获邀访问法国,又和法国签订一笔军事大单。

另外,马克龙刚在太平洋岛屿上落地,准备铺开法国的印太战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国防部长奥斯汀也即将访问汤加、新西兰等太平洋岛国。

其实,自从冷战结束后,太平洋岛国就是一片被西方国家遗忘的地区,根本无人问津,只是当中国崛起时,“一带一路”倡议取得成效,帮助太平洋多个岛国取得了发展成果,西方这才开始布局,包括美国、印度和法国都对太平洋兴趣大增,美国此前在该地区关闭的大使馆也重新开馆。

不难看出,自从苏联解体美国独霸以后,包括华盛顿在内的西方国家政府就没干什么正事,唯一的工作就是大搞地缘政治斗争。

曾经无人问津的太平洋岛国,现在热闹非常,中国是以投资和基建的方式帮助它们改善面貌,而美国则强调军事合作,在那里建立了六座军事基地。如今,伴随着巴黎也把目光投向太平洋,这片区域未来会变得更加复杂。

无论如何,有个趋势是越来越明显的,未来的世界中心在转移。

东升西降,西方犯三个战略错误

7月25日,《观察者网》转载了一篇文章,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美国犯下三大错误,导致失去世界领导地位,而欧洲人的消极态度是导致美国出现这三个战略错误的重要原因。

首先,文章认为是美国精英没有保护工人阶级。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美国走上了去工业化道路。美国很聪明,只想要那些躺着赚钱的工作岗位,像制造业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者大规模成体系的重工业,美国不愿意干,都交给了中国,这就是美国精英没有保护工人阶级的结果,直接导致美国产业空心化,大批制造业工人失业。

第二个错误,美国弱化政府在市场经济当中的作用。

美国之所以不相信的政府的调控能力,是因为美国早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就成为了世界工厂,美国商品在全球竞争力强悍,所以非常信奉自由贸易,然而,政府完全撒手不管的结果就是经济过度金融化,失去韧性,无法承受风险。

第三个错误,美国形成了一个富豪统治阶级,破坏了民主政体。

美国的统治阶级并不是白宫,也不是国会,而是各个政党背后的利益集团,它们才是垂帘听政的深层政府,就像现在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背后就有不同的利益集团。

所以,民主党要禁枪,共和党要禁毒,两党经常吵的不可开交,到最后什么都禁不了,让美国社会承受了代价。最严重的后果在于,美国的民主已经变质,因为即便人民有投票权,但政府给出来的选项就这么几个候选人,怎么选都是错。

我同意,美国的确存在这三个错误,但文章同时认为,因为欧洲没有给予指导,美国才出现这种错误,我不同意这种观点。

实际上,苏联解体以后,美国最大的敌人就是欧洲,特别是在俄罗斯与欧洲关系密切的时期,俄欧一体化让美国伤透了脑筋,在这种情况下,欧洲根本没有意愿去帮助美国纠正错误。

而现在,俄欧关系破裂几乎成为定局,欧洲成为美国附庸,只有点头的份,哪还有能力去跟美国提意见呢?

美国在台海搞错战略方向

美国不光有以上三种战略错误,英媒认为,美国在台海问题上也出现漏洞。

7月24日,英国媒体《金融时报》援引一些军事专家的观点认为,美国太过于专注中国直接发起武统的可能性,并为此准备了所谓的吓阻战略,却忽略了中国大陆在台海渐进式施压的剧本。

如今解放军正在台海危机上采取“切香肠”的战略,以绕台军演等方式一步步提升对台湾的军事压力,而美军缺少对这种战略的应对手段。

美国在台海搞错了方向,的确如此,不过军事专家们所认为的正确方向,可能错得更加离谱,就像中国驻美大使谢锋最近所说的一样,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这是理解和解决台湾问题的第一要义,如果忽视这一事实,哪怕美国在亚太的军事投资再多,也是打水漂。

这些军事专家们只谈军事即可,谈政治太过于幼稚,如果任何人误以为美国可以在台海肆无忌惮地胡作非为,就必然会大失所望。

就像美国那些野心家们所说的一样,台海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是连接东北亚和东南亚的枢纽,可以成为中国进入太平洋的门户,但台海战略位置再重要,跟美国没有关系,这是中国的领土。

对美国来说,插手台海问题违反国际道义,也会成为投资负累。

美国政客勾结“台独”,看似是“以台制华”,其实是掉进了霸权陷阱当中,即便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国,也要懂得顺势而为,在不该涉及的问题上牵扯太深,否和代价会让美国无法承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新喀里多尼亚   美国   台海   中国   华盛顿   中美   错误   反制   太平洋   岛国   法国   欧洲   中法   矿产   手里   方向   战略   关系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