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中德两国对秦始皇陵做核磁扫描,发现从未曾被披露的秘密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1974年,临潼县的一些村民在打井时,挖到了许多奇怪的陶片,起初无人在意,但继续挖下去,陶片越来越多,甚至挖出了陶制的人头。专家们听闻此事,纷纷前来考古,兵马俑自此重见天日。

兵马俑只是秦始皇陵的其中一个墓坑,只占整个皇陵的一小部分。为了见证更大的奇迹,人们跃跃欲试,想要挖开皇陵一探究竟。但周总理却下达指示:“十年内不得开挖秦始皇陵。”

皇陵至今也没有被挖掘,但为了一探究竟,中德两国于1996年用核磁扫描技术探测皇陵,终于发现了更大的秘密和更恢弘的景象。为什么秦始皇陵挖不得呢?中德两国通过高科技手段,又发现了什么秘密呢?

【神秘的秦始皇陵】

公元前247年,秦王政继位,作为新的秦王,嬴政此时才只有13岁。少年得志的他志向远大,坚信自己必定会大有作为、青史留名。因此,在继位之初,他就开始修建自己未来的陵墓,这一修便是几十年。

统一六国,秦朝建立之后,秦始皇陵仍未完工,对此,始皇帝也丝毫不着急,自己才四十几岁,往后的时间还长着呢。但意外很快到来,或许是为了求长生而服用了大量重金属,想要永生的秦始皇却在49岁时暴病而亡。

他去世后,儿子胡亥继续为自己父亲修建未完工的皇陵。经过两代人40余年的奋斗之后,秦始皇陵最终拔地而起,占地面积50多平方公里,规模可谓是空前绝后。

尽管如此,这还只是草草完工的皇陵,远没有达到始皇帝的预期,如果不是不足50岁就英年早逝,现在的秦始皇陵规模将会更加巨大。

历代以来,人们都对秦始皇陵抱有极大的兴趣,根据传言所说,皇陵的地下修建了一座新的地下城和地宫供始皇帝享用,长明灯照亮了整个陵墓,数不尽的机关和兵马俑镇守着皇陵,而始皇帝本人则躺在棺椁中,在水银河上飘来飘去以保证肉身不腐。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几十年的财富,都集中在秦始皇陵之中,这也引得很多人试图挖开皇陵,一来是一探皇陵究竟,二来则是占有其中的巨量财富。

项羽攻破咸阳之后,杀掉了秦三世子婴,火烧阿房宫,并试图挖开秦始皇陵。但此时正逢乱世,战事吃紧,平时打仗都嫌人少,哪来的人力去挖开如此宏大的皇陵。项羽挖皇陵这件事情,最终以不了了之告终。

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之后,为了证明自己是秦朝正统的接班人,下令保护秦始皇陵,禁止挖掘破坏。此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也对秦始皇陵进行保护。

尽管如此,皇陵仍旧有被毁坏的痕迹:西汉灭亡之后,刘邦颁布的禁令瞬间无人在意,赤眉军为了获取战争所需的铜材,而对皇陵进行了挖掘。

南北朝时期,羯族人石虎并不信奉汉族正统这一套说话,命人盗掘秦墓;此后又有一些军阀,为了筹集军费而对皇陵进行盗掘。

在这样的破坏之下,皇陵仍旧是保存完好,其原因便在于,这个修建了几十万人修建了几十年的陵墓,上面是骊山镇守,下面的地宫又深埋在地下几十米处

普通的盗墓者无力盗墓,军阀等虽有着大量的人力,但受限于技术发展,也只能向下挖十几米,再往下挖就会出现供氧不足、窒息而亡

【不得挖掘的禁令】

但到了现代,秦始皇陵却面临着一个最大的危机。古人没有技术去挖掘,而现在我们有了足够的技术:重庆红土地地铁站深114米,我们连在地下一百米处修建地铁都足以完成,挖一个不到100米深的皇陵,自然是轻轻松松。

凭借着先进的技术,郭沫若就向国家请示对古代陵墓进行考古发掘,最终获准可以对明朝万历皇帝的定陵进行考古发掘。这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一件事情。

历代的皇陵,除宋陵被异族统治者挫骨扬灰之外,其余大多都被继任者所保护。封建社会的皇帝们为了证明自己是接替上一个王朝的正统政权,都对之前的皇陵保护有加,秦始皇陵更是如此。但如今我们早已不再是封建社会,皇帝早已被推翻,没有这一文化负担。

就这样,定陵成为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主动挖掘的皇陵。随着爆炸声传来,定陵的石门成功被炸开。郭沫若等人涌进定陵之中,眼前的景象令众人惊呆了:

无数的书画、珍宝陈列其中,躺在棺椁之中的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个妃子,皆是几百年肉身不朽。但很快,众人看到了墓内的异常,瞬间就慌了手脚。

里面已经密闭了几百年,现在有新鲜空气进入后,墓内空气成分发生剧烈变化,龙袍、书画作品等迅速化为灰烬,万历本人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腐烂。在这一过程中幸免于难的,仅有那些成分稳定的金石玉器制品。

定陵遭遇的挫败,令众人灰心不已,但很快,他们就打起精神振作起来,总结教训和经验,为开掘秦始皇陵做好准备,并向上级提出新的申请。

一生中保护了无数人的周总理,此刻决定去保护一座陵墓。他看到了当今技术的落后,拒绝了郭沫若的申请,并给出回复:“十年内不得开挖秦始皇陵”。在周总理的保护之下,秦始皇陵得以完整保存,没有遭到破坏。

随着我国相关经验的积累,我们逐渐意识到:现如今的技术根本不足以发掘古代陵墓,再过几十年、一百年,大概也不会有成熟的技术。这些陵墓应被严格保护起来,谨慎开发,作为一笔财富留给子孙后代。

【核磁扫描的结果】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我们逐渐有了可以探测皇陵却不会毁坏皇陵的新技术,那就是核磁扫描。通过核磁扫描,我们可以在不挖开秦始皇陵的前提下知晓其内部结构,就如同给人做B超一样,无需开刀就能看清五脏六腑。

1996年,为了保险起见,我国联合了核磁技术更先进的德国,对秦始皇陵进行了谨慎的扫描。给始皇帝做的这次“B超”,披露了很多前人未曾发现的秘密。

通过核磁扫描,我们得以看清地宫的布局。传来的结果显示,地宫布局错落有致,十分整齐,关于地宫内有着人造的山川河海、城市宫殿的传言,在这一天被正式证实

根据史官记载,秦始皇陵内部有着一个庞大的地下世界,用水银做成的长河流淌在其中,始皇帝的棺椁则漂流在“银河”上。

对此,很多人都抱有怀疑态度,认为凭借秦朝的技术,是不可能做成“水银江河”的。这件事情哪怕放到技术发达的现在,同样也如同痴人说梦一般。

但在此次探测中,中德专家震惊地发现:皇陵内部充满了超高浓度的汞蒸汽,里面的水银多达几百吨,这证明了“水银河”的存在。更令人兴奋的是,水银具有极好的防腐效果,躺在飘在水银河棺椁中的嬴政,肉身极大概率完好无损,我们有机会一睹始皇帝的真容

皇陵地宫的城墙厚达4米,且没有任何损坏,这足以表明,两千年来,皇陵内部的地宫没有遭到任何破坏。

而历代盗墓贼都没有成功盗挖秦始皇陵,一来是因为地宫的厚度难以被挖穿,另一方面则是缺氧加剧毒的汞蒸汽,所有试图进入其中的盗墓贼,都以死亡告终。

这次的结果也警告着我们,皇陵内部有着大量的汞,其中不少为蒸汽状态。在准备不充分的条件下开挖秦始皇陵,当地的自然生态必将遭到灭顶之灾。

在探测中,最大的成果莫过于发现了新的陪葬坑。前面提及过,兵马俑坑只是秦始皇陵的其中一个陪葬坑,周边还有着别的陪葬坑。此次核磁扫描,我们发现了一座“军械库”。

和兵马俑坑都是将士不同,新发现的陪葬坑里全都是铠甲等武器。制作于秦朝的铠甲,由此重见天日,将为我们研究当时的战争、武器等带来新的突破,历史价值极高。

在中德合作结束不久,2002年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用更为先进的遥感技术,再次对皇陵进行了探测,这下更为准确地探测出了整个秦始皇陵的结构,并为此构建了详细的三维模型,供想要一探皇陵究竟的人们参考。

遗憾的是,截止目前,我们仍旧没有技术去开凿秦始皇陵,而里面的各种文物,当今的技术也是探测不了的。即使技术成熟,对作为中华民族象征之一的秦始皇陵,我们也是抱着尊敬的态度去保护,绝不贸然打开。

有传言称秦始皇在皇陵里埋了大量的古籍,失传的古籍有重见天日的可能,我们也会因此对自己民族的历史更加了解。相信随着技术的成熟,我们能更好地保护与开发秦始皇陵,通过神秘的皇陵来寻找我们民族的真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秦王   郭沫若   项羽   棺椁   地宫   秦朝   重见天日   皇陵   陵墓   水银   兵马俑   肉身   正统   历代   秘密   发现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