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50岁校长强奸3名少女6年,致1人怀孕流产,被抓抵死不认!


----前言----

2019年,山东济南一女生报案称自己曾长时间遭受校长的侵犯。

警方经过调查发现,受害者不止一人。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校长,居然从2013年就开始这种恶行!

短短六年时间,他就强迫了三名女学生,甚至曾让其中1人怀孕流产!

----案例详情----

济南中级法院对一宗备受瞩目的案件进行了二审宣判。在此案中,一位名叫吕某的50多岁男子因犯下多项罪行被判处了12年有期徒刑。值得一提的是,之前他担任学校校长一职,却多次对女学生实施了强奸行为,其中一起甚至导致了一名女生的怀孕和流产。

可以说,这位校长天性败坏,道德价值沦丧,思想淫邪。他利用自身身份作为校长,通过社交软件与未成年女学生联系,并发送不雅信息引诱她们;

亦或使用胁迫手段逼迫她们不得已,多次在学校内对女学生进行性侵犯。更进一步的是,警方在校长办公室的抽屉中搜到了女性用的催情药、安全套以及验孕棒等物品,这进一步证实了他的罪行。

吕某曾任职于济南市莱芜区一所学校,而他对女学生进行性侵的行为往往发生在学校教师宿舍内。

2013年的下半年,
在开学之后,吕某开车带着小米外出招生,不料途中吕某声称要寻找一家饭馆。
小米并未多加怀疑,却不料吕某却将她带到了一家宾馆。

小米此时已经来不及逃跑,吕某却以"女儿在闹脾气"为借口将她硬扯进了房间。

事后,吕某以自己担任"校长"的身份威逼小米保持沉默。

此后,小米多次在学校宿舍遭受吕某的暴力威胁和强迫性行为。

期间,小米曾一度怀孕,但出于无法启齿的困扰,她只能悄悄前往医院接受流产手术。

在2017年的寒假里,小衣接到吕某的电话,告知她材料出了问题,需要立刻返回学校的教师宿舍与他见面。

然而,当她到达目的地时,小衣还来不及反应,就遭到了吕某的性侵犯。

之后,小衣并未公开此事,她觉得这一经历非常丢脸。

为什么一直没有报警呢?

小衣解释说:“我们家并不富裕,如果因为这件事退学,那不仅钱白花了,还没有毕业证。这将是一种浪费。而且,我不想让父母担心,也不愿让校长将来找我的麻烦。”

根据小衣的回忆,在校园内,吕某也多次强迫她与他发生关系。

另一位受害者小优声称,从2017年9月开始,她也遭到吕某的骚扰。

吕某以与骚扰小衣类似的方式,通过电话、QQ等联系方式与小优进行沟通。

小优说:“校长发送给我的信息非常露骨,几次见面,他还对我出手不轨,幸亏我反应快,及时逃脱了他的魔爪。他曾试图以暴力威胁我,但没有成功。”

随后,小优提供了二人的聊天记录作为物证之一,这也成为了定罪吕某的证据。

纠结的证词

面对三名受害者的控诉,法院一审判决吕某犯强奸罪,判有期徒刑14年。

在这个案件中,受审的吕某对自己的行为持有不同的看法。他提出考:作为被害人小优并非报案人,与其发生的事情是否真的构成了侵犯?毕竟他对小优的侵犯没有成功。

吕某进行了对其他受害人的辩驳,称自己与小衣本来就有着情侣的关系。他提到了聊天记录中的内容,并认为这与法律关系不大。

但同时,他也清楚自己对小衣差距太大,曾经想离开她,但是小衣哭闹着不想离开他。

李某坚称自己在小米的案件中并没有犯下强奸罪。他表示,与小米的关系只是一段情侣关系的破裂,并提供了许多证据来证明他们曾有过一段恋情。

他声称自己和小米已经分开四年的时间,并且对方并非主动指控他强奸。而随着法院对案件进行深入调查,隐藏的细节逐渐浮出水面。原来小米当初试图瞒着家人私自堕胎,结果被发现。知道真相以后,直接领着她找了李某。

而最终自己赔偿了20000块才解决此事。所以他觉得自己跟小米明明就是和平分手。

再次审判

2019年10月,该案件的二审终于举行。


对于吕某的辩解,二审予以充分考虑。

小优出庭陈述称与吕某未发生关系,法院认为吕某仅仅处于犯罪行为的前步骤,尚未实质性侵害对方。

因此,法院裁决第二起案件中吕某的强奸指控不成立,相关证据不再采纳。

至于第一起和第三起案件,法院经过讨论决定:维持原判!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强奸妇女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即使吕某事后对其中一名被害人进行了赔偿,也不能改变吕某先前行为的本质。

相关机关对吕某办公室进行搜查,在其中发现催情药、安全套等物品,进一步说明了吕某平日里的罪行。

最终,法院认定除小优的相关证据外的所有证据为有效,维持原判,判处吕某有期徒刑12年。

----结语----

教育工作者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应该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态度,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然而,案件中出现的校长的背叛行为,对于三个少女的侵犯,令人深感愤恨。

教育工作者是承载着社会期望的群体,他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教育工作者应该怀着服务于教育事业的胸怀,积极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态度,勤恳踏实,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个别教育工作者的行为背离了这一理念,对于整个职业群体来说,这是一种背叛。

案件中的校长利用自己的职权和身份,对三个少女进行侵犯,这种行为是对教育事业的背叛,更是对受害者的伤害。这种背叛不仅仅是对个人的背叛,更是对整个教育系统的背离。教育工作者应该是学生们的榜样和引路人,他们应该为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然而,校长的行为却违背了伦理道德,对学生们造成了深刻的伤害,这是对教育事业的背叛。

在这一事件中,我们不仅应该对校长的行为感到愤恨,更要深入反思教育系统中的问题。教育工作者的选拔、培养和监管机制是否存在漏洞?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伦理教育是否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改进。

对于受害者而言,这种背叛的行为给她们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心理创伤。我们应该为她们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帮助她们走出阴影,重建自己的生活。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受害者的保护,建立完善的机制,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对于整个教育系统而言,这一事件是一个警钟。我们不能因为个别人的背叛而否定整个教育事业,但我们必须正视问题,加强对教育工作者的管理和监督,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和伦理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保护学生的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教育工作者应该怀着服务于教育事业的胸怀进行工作,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态度。然而,案件中的校长的背叛行为让我们对整个教育系统产生了反思。我们需要加强对教育工作者的管理和监督,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和伦理意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保护学生的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同时,我们也应该为受害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帮助她们走出阴影,重建自己的生活。


上述文章由真实案例改编,图片来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校长   原判   教育工作者   济南   有期徒刑   罪行   小米   职业道德   受害者   责任心   伦理   案件   证据   法院   少女   关系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